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19篇
  免费   4432篇
  国内免费   3067篇
耳鼻咽喉   253篇
儿科学   1174篇
妇产科学   700篇
基础医学   6988篇
口腔科学   1412篇
临床医学   4196篇
内科学   8120篇
皮肤病学   1808篇
神经病学   6633篇
特种医学   13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948篇
综合类   923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5123篇
眼科学   593篇
药学   17787篇
  16篇
中国医学   6922篇
肿瘤学   2401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1010篇
  2022年   1719篇
  2021年   2214篇
  2020年   2104篇
  2019年   1781篇
  2018年   1708篇
  2017年   1993篇
  2016年   2167篇
  2015年   2286篇
  2014年   4098篇
  2013年   4947篇
  2012年   4051篇
  2011年   4450篇
  2010年   3356篇
  2009年   3228篇
  2008年   3378篇
  2007年   3428篇
  2006年   3014篇
  2005年   2696篇
  2004年   2384篇
  2003年   2046篇
  2002年   1700篇
  2001年   1473篇
  2000年   1301篇
  1999年   1156篇
  1998年   1100篇
  1997年   1039篇
  1996年   1002篇
  1995年   940篇
  1994年   841篇
  1993年   710篇
  1992年   705篇
  1991年   649篇
  1990年   642篇
  1989年   608篇
  1988年   561篇
  1987年   500篇
  1986年   522篇
  1985年   780篇
  1984年   726篇
  1983年   537篇
  1982年   536篇
  1981年   499篇
  1980年   456篇
  1979年   316篇
  1978年   239篇
  1977年   189篇
  1976年   167篇
  1975年   1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查文献,从适应证、营养状况评定、组方、配制、药物的加入、输入、监测及及时过渡到肠内营养几个方面综述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结果:营养状况的准确评定、科学组方、合理配制、规范输入、准确监测、以及及早过渡到肠内营养,是全静脉营养液合理应用的重要环节;结论: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对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功地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尿酸酶法测定30例冠心不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冠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浓度,同步测血脂。结果 冠心力衰竭组血清尿酸均值明显高于冠心病无心力衰竭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增高可能为心血管系统严重受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3.
离体牙多次粘结托槽的抗张强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研究牙面多次酸蚀粘结托槽抗张强度的变化。②方法 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前磨牙为实验样本 ,分为 3组 ,每组 10颗牙齿。第 1组为首次酸蚀粘结托槽 ;第 2 ,3组为第 2 ,3次酸蚀粘结托槽。以材料力学实验机分别测定其抗张强度 ,统计每一牙面上的粘结剂残留量进行ARI计分 ,并对各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③结果  3组粘结托槽抗张强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F =0 .175 ,P >0 .0 5 ) ;3组粘结剂残留指数 (ARI)计分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c=2 .2 38,P >0 .0 5 ) ;电镜观察 1,2次酸蚀的牙釉质表面 ,其蜂窝结构在不断增多。④结论 牙面的第 2 ,3次酸蚀粘结托槽仍能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是否能够逆转人乳腺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DR)。方法 采用MTT法对DHA和阿霉素合用时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率 (IC50 )进行检测。结果 DHA(10 μg/ml)组能提高MCF 7/R细胞株对阿霉素敏感性 3.2倍 ,DHA(2 0 μg/ml)组提高 5 .1倍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DHA能部分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SV40 T抗原转基因(TG)小鼠晶状体自发肿瘤的抑制作用,阐明其抑癌的分子机制。方法:SV40 T抗原TG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药物处理组(n=25),对照组小鼠正常喂食,药物处理组小鼠出生3周后开始喂食添加十全大补汤的饲料,记录每只小鼠生存时间。在喂食十全大补汤8周和15周时,随机抽取各组小鼠(n=3)尾静脉血,检测血清氨基酸水平。取血后小鼠麻醉致死并取出肝脏,利用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与核糖体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生存分析,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TG小鼠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氨基酸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喂食十全大补汤8周时,药物处理组TG小鼠血清中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肌氨酸、瓜氨酸、鸟氨酸和羟赖氨酸水平升高(P<0.05),胱硫醚、牛磺酸、甲基组氨酸、肌肽和乙醇胺水平降低(P<0.05);15周时,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TG小鼠血清中苏氨酸和瓜氨酸水平升高(P<0.05),其他氨基酸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基因芯片杂交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TG小鼠肝组织表达的9 083个基因中与核糖体功能相关的13个基因发生改变(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能改善TG小鼠血清氨基酸水平,增强肝脏核糖体蛋白合成,通过改善肝脏功能明显延长TG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ICR小鼠的抗焦虑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2.5 mg·kg-1SchB组、5.0 mg·kg-1SchB组和10.0 mg·kg-1SchB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SchB)。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进行十字迷宫及零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取空白对照组及SchB 10 mg·kg-1组小鼠外周血及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水平,计算GABA/Glu比值;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GABAA受体α1亚单位(GABAARα1)与GABAA受体γ2亚单位(GABAARγ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和10.0 mg·kg-1SchB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的次数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开臂滞留时间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在高架零迷宫中进入开臂次数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开臂探头次数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mg·kg-1SchB组小鼠外周血及脑组织中GABA水平明显增加(P<0.01),Glu水平明显降低(P<0.01),GABA/Glu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中GABAA Rα1和GABAA Rγ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SchB对小鼠具有抗焦虑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和脑组织中GABA和Glu水平及脑组织中GABAARα1和GABAARγ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制备淫羊藿苷(ICA)@明胶纳米粒(GNP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ICA@GNPs-PLGA)缓释系统,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二步去溶剂法和S/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ICA@GNPs-PLGA缓释系统,检测投放的PLGA和纳米复合物的质量比和ICA的投入量等不同因素对微球包封率(EE)的影响以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复合物和微球的表面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微球EE及其体外释放结果。结果: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和纳米复合物均为白色粉末状;SEM下微球和纳米复合物表面光滑、圆整,粒径较为均一,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4~12 μm和150~200 nm。当GNPs投入量为6 mg,PLGA在二氯甲烷(DCM)中的临界浓度为0.5%~1.0%;当GNPs的质量上升至12 mg时,PLGA在DCM中的临界浓度升至1.0%~2.0%;当PLGA的浓度低于0.25%时,无完全包封的复合微球可以形成。在临界浓度内,ICA@GNPs-PLGA微球的EE高于(62.00±1.25)%,且EE和ICA的投入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24h时内微球累积释放率低于5.47%,40d时累积释放率为65.21%。结论:采用优化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较窄、载药率较高、低突释和长期释放的ICA@GNPs-PLGA微球缓释系统。  相似文献   
998.
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付力 《医学综述》2008,14(1):128-130
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它不仅是沙眼,也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婴儿肺炎等的病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主要取决病原学检查,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法、接种培养法、抗原抗体检测法、核酸检测法等。综述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研究现状,为临床检验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和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尿病模型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组(HCYDM)、大豆异黄酮组(SIF)、大豆异黄酮加叶酸处理组(SIFFA)各8只。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和腹腔注射HCY复制HCY糖尿病动物模型,SIF组及SIFFA组给予大豆异黄酮和叶酸进行干预。检测小鼠脏器/体质量比值、血清溶血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小鼠碳粒廓清试验。结果与NS相比较,HCYDM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校正碳廓清指数、血清溶血素值、碳廓清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等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HCYDM组相比较,SIF组和SIFFA组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强(P<0.05,P<0.01);SIFFA组校正碳廓清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SIF组增加不显著(P>0.05);与SIF组比较,SIFFA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和叶酸有协同作用,可提高DM模型鼠脾脏和胸腺指数,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较好的免疫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sublingual nodules for metastasi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sublingual nodules. Methods: The image data of 117 in-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n stage Ⅰ–Ⅳ in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9 to September 2011 were assessed retrospectively. All photos of patients' tongue were recorded by the digital camera of uniform type within 1 month after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regular re-examin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T. The presence of sublingual nodules was the positive standard. Chi square test and two-independent-sample test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value between the status of sublingual nodule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optimal cut-off of uric acid(UA) level to diagnose sublingual nodules was determined by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 analysis. Results: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sublingual nodules had a higher risk of recurrence and/or metastasis than patients without it(P0.001). Sublingual nodule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serum UA level(P=0.001). The optimal cut-off value of UA level to diagnose sublingual nodules was 290 μmol/L. Furthermore, the elevated serum UA level( 290 μmol/L)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or metastasis(P0.001). Conclusions: Sublingual nodules were potential diagnostic markers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e formation of sublingual nodules wa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level of serum U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