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29篇
  免费   4443篇
  国内免费   2105篇
耳鼻咽喉   824篇
儿科学   1076篇
妇产科学   201篇
基础医学   5974篇
口腔科学   7265篇
临床医学   4158篇
内科学   4755篇
皮肤病学   229篇
神经病学   976篇
特种医学   2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0763篇
综合类   694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1420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2149篇
  26篇
中国医学   1351篇
肿瘤学   2458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774篇
  2022年   1308篇
  2021年   1881篇
  2020年   1890篇
  2019年   1727篇
  2018年   1660篇
  2017年   1644篇
  2016年   1567篇
  2015年   1783篇
  2014年   3011篇
  2013年   4007篇
  2012年   2370篇
  2011年   2782篇
  2010年   2450篇
  2009年   2277篇
  2008年   2199篇
  2007年   2252篇
  2006年   2021篇
  2005年   1950篇
  2004年   1759篇
  2003年   1562篇
  2002年   1308篇
  2001年   1161篇
  2000年   927篇
  1999年   824篇
  1998年   684篇
  1997年   662篇
  1996年   622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457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159篇
  1984年   117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126篇
  1981年   95篇
  1980年   87篇
  1979年   87篇
  1978年   97篇
  1977年   66篇
  1976年   60篇
  1975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齿槽裂修复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查阅1950年至2006年有关齿槽裂修复的文献,归纳文献中报道的不同方法,并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 齿槽裂修复的主要目的:关闭口鼻瘘;建立稳定、连续的上颌骨牙弓;为牙齿萌出提供基础;为上唇和鼻底提供稳定支架。主要治疗方法:植骨术;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骨和生长因子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患者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是9~11岁时混合牙列期。结论 在9~11岁混合牙列期手术,以髂骨松质骨为移植材料被认为是修复齿槽裂的主要手段。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引导骨再生技术,将是齿槽裂修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2.
63.
64.
目的评价以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腹内斜肌双岛状瓣(简称同蒂双岛状瓣)修复下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应用同蒂双岛状瓣修复10例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包括下颌骨体部、下颌角和下颌骨升支及其周围软组织,其中有7例还包含髁突的缺损)。结果10例同蒂双岛状瓣移植均获成功,仅1例出现局部轻度感染,换药后二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颌面外形两侧基本对称,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且供区未见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同蒂双岛状瓣具有切口隐蔽、单一,对供区功能影响小,软硬组织复合缺损同期修复效果好等特点,是半侧下颌骨复合周围软组织大型缺损功能重建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头皮电烧伤骨外露用头皮扩张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早期扩创,保留部分坏死骨质,用邻近头皮扩张使带毛发的头皮面积扩大后移植覆盖创面,电性失活骨质在血循环良好的皮瓣覆盖下,为周边及基底健康骨质生长起到支架作用,皮瓣扩张到一定面积后移植到裸露骨质上,使其得以修复。结果:在治疗的9例中,除1例皮瓣边缘在1.5cm×1.5cm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创面均一次性封闭。结论:头皮电烧伤骨外露扩张后皮瓣带毛发修复,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外形较好,易掌握,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6.
小骨窗术和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颅内血肿小骨窗清除术和颅内血肿(钻孔)碎吸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7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小骨窗组(行颅内血肿小骨窗清除术)、碎吸组(行颅内血肿碎吸清除术)和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比较小骨窗组、碎吸组、保守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及3组的GCS评分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小骨窗组、碎吸组与保守组的GCS评分差比较均有差异(P<0.05);小骨窗组和碎吸组的GCS评分差比较也有差异(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碎吸颅内血肿清除术、内科保守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小骨窗术和碎吸术在治疗中均能提高疗效、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但小骨窗术较碎吸术能更好地发挥疗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7.
Reduced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was sporadically reported in patients with Marfan syndrome. This may or may not place the Marfan patient at increased risk for bone fracture. In comparing the BMDs of our patients with tho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t seemed that agreement between values, and hence the degree of osteoporosis or osteopenia reported, was dependent on the instrumentation us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tatistically assess this impression. Bone mineral density measurements from our previously published study of 30 adults with Marfan syndrome performed on a Lunar DPXL machine were compared with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1993–2000 measured using either Lunar or Hologic bone densitometry instruments. The differences of our measurem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made on other Lunar machin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did differ significantly with published results from Hologic machines (P < 0.001). Before progress can be made in the assessment of BMD and fracture risk in Marfan patients and in the evidence-based orthopedic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standardization of instrumental bone density determinations will be required along with considerations of height, obesity, age, and sex.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复合煅烧骨、β-TCP或直接植入裸鼠股部后的成骨能力。方法 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未经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在复合煅烧骨,或多孔β-TCP后植入裸鼠皮下,或直接制成细胞悬液注入,在4、8、12周诱导成骨和材料降解情况。结果 在裸鼠皮下,单纯生物陶瓷不能诱导成骨,而复合了未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的生物陶瓷均能成骨,成骨量为h-BMP-2基因转染组>OS液诱导组>未经诱导组(P<0.05),B-TCP可随骨长入而降解;注入裸鼠肌肉的OS液诱导的和h-BMP-2转染的BMSCs均能诱导成骨,而未经诱导MSCs则不能成骨。结论 复合人BMP基因转染BMSCs的β-TCP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成骨蛋白-2(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千细胞(BMSCs)胶原刮膜对兔股骨髁松质骨缺损的修复能力。方法 应用影像学、组织学、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法,观察未经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胶原刮膜植入兔股骨髁部直径6 mm、深12 mm松质骨缺损后的修复情况。结果 未经处理的兔股骨髁缺损不能自行愈合;细胞刮膜植入对股骨髁松质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在8和12周时hBMP基因转染BMSCs组>OS液诱导BMSCs组>未诱导BMSCs组(P<0.05),12周时hBMP基因转染BMSCs组的骨缺损区生物力学强度接近正常松质骨。结论 hBMP基因转染BMSCs胶原刮膜是治疗大块松质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没有一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不仅骨折愈合效果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并能早期功能调整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