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07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622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848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470篇
特种医学   212篇
外科学   549篇
综合类   453篇
预防医学   586篇
眼科学   149篇
药学   245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11篇
  197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的BMI与其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25629例初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状况,经调整主要预后影响因素,以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年龄亚组中BMI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联。结果:BMI与年龄均为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与BMI的关联模式有所不同。在年龄小于35岁组观察到死亡风险与BMI呈现“J”型的关联,BMI为20.16kg/m2的患者死亡风险最低;在年龄35~60岁组观察到BMI在23kg/m2以下的患者死亡风险随着BMI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BMI在23kg/m2以上的患者死亡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年龄大于60岁组观察到死亡风险与BMI呈现“U”型的关联,BMI为23.86kg/m2的女性死亡风险最...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66例膀胱结石患者的年龄分布及其与局部伴发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结石占同期尿路结石24.5%,其中小于10岁的儿童患者占总数日9.4%,50岁以上患者占33.3%,伴有局部因素者占42.4%,且以老年性前列腺肥大者居多。提示了我区膀胱结石不发病现状和高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93.
153例乳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林红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4):257-258,278
目的探讨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诊治的15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癌的发病年龄30~49岁者占61.4%。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确诊率为93.46%(143/153)。术后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横切口组低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获得随访的患者116例,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108/116)和82.7%(81/98)。结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有所提前。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横切口是较好的手术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特点并分析其术后生存时间。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施行18岁以上成人首次肝脏移植1424例。将年龄≥60岁的211例受者分为老年组,其余的1213例受者为成年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指标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及术前血清胆红素总量、凝血酶原时间低于成年组,手术过程和无肝期时间较成年组略短。老年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3.27%)和再次移植率(0.95%)低于成年组(19.37%,P=0.035;3.96%,P=0.028)。成年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4年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67%、85.52%、77.53%、75.52%、73.77%和70.9%,老年组术后6个月、1年、2年及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91%、83.42%、78.70%和40.14%,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恶性肝病(P=0.000)、合并肝肾综合征(P =0.021)、供肝热缺血时间(P=0.046)以及术后发生感染(P=0.000)。结论高龄不再是肝移植的禁忌证,合理筛选适宜手术的老年受者可获得与成年受者相近的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5.
背景卵巢低反应(POR)患者较差的妊娠结局一直是生殖医学领域难题之一,但目前关于年龄对POR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活产率的阈值效应的研究少见。目的分析年龄对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方法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助孕中心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接受常规体外授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助孕治疗的女性共19 185例,选取其中诊断为POR者共3 33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控制性促排卵方案,同时采用IVF/ICSI进行胚胎移植并给予黄体支持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活产婴儿情况,年龄对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平滑拟合曲线、进行阈值效应分析。结果3 337例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1 134例,未活产婴儿2 203例,活产率为33.98%(1 134/3 3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20,95%CI(0.902,0.939),P<0.01〕。建立平滑拟合曲线发现,年龄与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呈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下降的折点为32岁,即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不受年龄影响〔OR=1.000,95%CI(0.998,1.012),P=0.38〕,但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OR=0.800,95%CI(0.799,0.823),P<0.01〕。结论年龄是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中血药浓度和药效学的影响,为临床丙泊酚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武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60例经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腹部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不同将其分为3组。对所有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警觉/镇静观察(the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评分进行常规监测,在给予患者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后,即刻进行OAA/S评分,并记录不同OAA/S评分时,患者的BIS、MAP及丙泊酚血药浓度情况。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过程中3组患者不同OAA/S评分时,其BIS、MAP、血药浓度达标需要时间。结果 各组患者MAP、BIS值随着OAA/S评分降低逐渐降低,丙泊酚血药浓度及达到OAA/S评分需要的时间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评分点下,75岁以上组患者的MAP、BIS值均明显高于其他组,丙泊酚血药浓度及达到OAA/S评分需要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 随着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年龄的增加,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血浆浓度降低,麻醉起效较快,临床应用时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大鼠对维生素D3和尼古丁诱导血管钙化的反应性,以利于血管钙化动物模型制备的合理选择。方法:不同月龄大鼠用维生素D3肌肉注射(300 000 IU/kg)和尼古丁灌胃(25 mg/kg)处理后6周,测定各组大鼠颈动脉血压和心功能、血管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用Von Kossa染色方法检测血管钙沉积;用竞争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主动脉骨标志蛋白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质Gla蛋白(matrixGla protein,M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ule actin-α,α-SMA)水平。结果:2、8和16月龄钙化组大鼠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分别升高了20.7%、29.4%和22.2%(P<0.05);左心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分别升高13...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患者,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施。方法选取昌吉州2006年1月~2010年12月院前急救患者14806例,根据院前急救的季节、疾病种类、年龄、性别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昌吉州院前呼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上升最为明显。各年龄组意外伤害所占比例均较高,其中以车祸、高处坠落伤、自杀和中毒、溺水、电击等为主要病因。结论建立一个组织结构严密、行动迅速、高效的院前急救队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急诊医学发展步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9.
邓伦旭 《中国医疗前沿》2012,(7):65+46-65,46
目的分析非特殊类型湿疹的临床特征及引起该病的临床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4例非特殊类型湿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非特殊类型湿疹患者,夏天发病的占总数的51.9%(28/54),秋季次之,约占总数的27.8%(15/54);在发病部位上面,皮疹首发部位以四肢最多见,占总数的51.9%(28/54);其次为躯干,约占总数的24.1%(13/54)。不同年龄组非特殊类型湿疹患者在发病年龄、发病性别及发病季节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特殊类型湿疹是由外界刺激与内在身体因素共同导致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的任何部位,为防止进一步加重,应对其致病源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