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9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76篇
妇产科学   154篇
基础医学   430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1033篇
内科学   794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525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科学   435篇
综合类   124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168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377篇
  15篇
中国医学   465篇
肿瘤学   42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680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946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长托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将120例纳入研究的AOP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长托宁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的解毒恢复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AOPP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AOPP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OPP患者的M样症状持续时间(1.70±0.45)h、N样症状持续时间(6.38±2.09)h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时间(12.50±3.22)h均显著性短于对照组的(2.31±0.52)h、(10.25±4.88)h、(18.37±3.16)h(P<0.05);观察组AOPP患者所需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23.46±11.30)h、Ch E活性恢复时间(46.81±13.27)h、住院天数(7.03±2.85)d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的(40.58±12.35)h、(63.50±18.94)h、(11.52±3.06)d(P<0.05);观察组的AOPP患者出现心动过速、躁动、视力模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治疗AOPP比阿托品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65),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疗效优、良、中、差人数分别为21、32、8、4例,总优良率81.54%;实验组疗效优、良、中、差人数分别为27、35、3、0例,总优良率95.38%;实验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稍高于对照组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广,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3.
三七粉致荨麻疹合并过敏性紫癜1例。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中西医结合即中医解毒散结扶正法与调强放疗相结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鼻咽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疗:GTVnx及GTVnd剂量为68-72 Gy、66-70 Gy,CTV1和CTV2剂量分别为60-64 Gy和50-54 Gy.所有患者采用分割照射法,每周进行5次,共6~8w.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的同时加用祖国医学的解毒散结扶正法治疗:调强放疗法同对照组,放疗期间同时服中药汤剂,每日一付,早晚分服.结果:治疗后,对比2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毒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方面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解毒散结扶正法联合调强放疗能够提高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微信干预对急诊科肌肉骨骼损伤患者心境、应对方式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76例肌肉骨骼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急诊科常规引导、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引导、宣教的基础上,由急诊信息化研究小组通过微信推送肌肉骨骼损伤相关信息,通过网络通信进行个性化指导、回答患者疑问.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境、应对方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1周后,干预组简明心境量表[(41.55±8.40)分]、Grogan患者满意度量表[(83.45±8.07)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3±9.37)、(94.58±9.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面对应对、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运用微信干预能够改善急诊科肌肉骨骼损伤患者心境及医疗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61-16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乙肝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3例乙肝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起始端心理状态评分,分为不良状态组(≥50分,38例)和正常状态组(50分,6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3个月后均再次进行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评估。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开始时不良状态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状态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状态组(P0.05);治疗依从性也明显比正常状态组差(P0.05)。经过3个月心理护理后,不良状态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依从性也明显得到改善(P0.05);正常状态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心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乙肝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135-137+147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用药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及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满意率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症状积分优于常规组患者,且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及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均较高,患者症状及肺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应用心脏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和安全剂量,观察不同剂量的CT-1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副作用.方法 取Swiss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分别于胫神经切断术后连续腹腔注射重组小鼠CT-1(rmCT-1)40、60、80、100、120、140、160μg·kg-1·d-1,剩余1组腹腔注射等体积CT-1溶媒,28d后称量失神经侧腓肠肌、正常侧腓肠肌和心脏的湿重;测量胸主动脉平滑肌厚度;检测正常腓肠肌中α-actin和MHC Ⅱa以及心肌中β-MHC的表达、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α-actin的含量.结果 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当CT-1用量达到60μg·kg-1·d-1时,开始对失神经骨骼肌产生营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当给药剂量超过100 μg·kg-1·d-1后,出现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影响.给药剂量达到120μg·kg-1·d-1时,开始促进心肌β-MHCmRNA的表达,增加正常心脏的湿重.当给药剂量达到140μg·kg-1·d-1时,开始促进正常骨骼肌α-actin和MHC Ⅱ amRNA的表达,以及骨骼肌湿重的增加,同时提高了主动脉血管平滑肌α-actin的含量,增加了血管平滑肌的厚度.结论 腹腔注射CT-1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为60 μg·kg-1·d-1,最高安全剂量为100 μg·kg-1·d-1.当给药剂量达到120 μg·kg-1·d-1时,开始出现心肌肥厚,当给药剂量达到140 μg·kg-1·d-1时,可导致正常骨骼肌的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的增厚.  相似文献   
49.
Summary:  Introduction: Neurocognitive complaints may interfere with long-term antiepileptic drug (AED) treatment and are an important issue in clinical practice. Most data about drug-induced cognitive problems are derived from highly controlled short-term clinical trials. We analyzed such cognitive complaints for the two most commonly used AEDs in a clinical setting using patient perceived problems as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Method: All patients of the epilepsy center Kempenhaeghe that received topiramate (TPM) or levetiracetam (LEV) from the introduction to mid 2004 were analyzed using a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 automated medical fil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fter 6, 12, and 18 months of treatment.
Results: Four hundred and two patients used either TPM (n = 260) or LEV (n = 142); 18 months retention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vealing 15% more patients that continued LEV compared to TPM: 18 months retention 46% for TPM and 61% for LEV [F (1.400) = 3.313, p = 0.043]. Neurocognitive complaints accounted for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drug discontinuations and especially the high frequency of neurocognitive complaints in the first period of TPM treatment appeared to be significant different from LEV [F(2,547) = 3.192, p = 0.042]. In the remaining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in neurocognitive complaint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ognitive complaints are common in TPM treatment and frequently lead to drug withdrawal. The impact of LEV on cognitive function is only mild. This leads to a much higher (15%) drug discontinuation rate for TPM compared to LEV.  相似文献   
50.
胆囊切除术与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6月期间,11所医院对因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对术后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实际随访病例数10449例,其中胆囊切除术6750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3699例。保胆手术组除有9.76%胆囊结石复发外,其余并发症和不良反发应(胆道功能障碍、肝外胆管损伤、胆汁漏、术后肠梗阻、肝外胆管结石、结肠癌、术后腹泻、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道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胆囊切除术组(分别为0.84%vs.11.5%,0vs.0.61%,0.03%vs.1.90%,0.27%vs.2.01%,1.65%vs.5.67%,0.16%vs.0.84%,1.95%vs.12.19%,2.14%vs.5.72%,1.03%vs.3.84%)(均P<0.01)。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腹泻为胆囊切除术后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但可能为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