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5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253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357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533篇
内科学   207篇
皮肤病学   356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02篇
综合类   1404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471篇
药学   514篇
  3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01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原发性黏膜黑素瘤是一种起源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系统黑素细胞的潜在危及生命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相比,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分子生物学特征性等因素尚待确定.虽然几乎任何黏膜表面都可以发生黑素瘤,但是大多数起源于头颈部、肛门直肠、或者是外阴阴道的黏膜.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的特征,临床表现多样,易于漏诊及误诊,预后不良.手术仍然是黏膜黑素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2.
恶性黑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很高,但对于发病率相对较低的黄种人及其他有色人种,黑素瘤的常见病理类型和相应的遗传学改变和分子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白种人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非慢性阳光损伤型恶性黑素瘤,遗传学上以BRAF和NRAS基因突变多见,亚洲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肢端型及黏膜型恶性黑素瘤,以kit变异和CCND1扩增多见.通过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黑素瘤的遗传学改变的研究,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于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通过MTT法和HE染色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末端标记法和Annexin V-FITC双标记流式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均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达到一定浓度的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通过诱导A375细胞凋亡(主要是早期凋亡)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994.
995.
正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抗肿瘤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是所有细胞因子中唯一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因子。国外临床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软组织肉瘤的隔离肢端灌流,治疗有效率为70%-90%;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瘤的隔离肢端灌流有效率达64%-100%。国外还有尝试将肿瘤坏死因子用于肝癌的隔离灌注,取得了75%的有效率。因此,肿瘤坏死因子的局部给药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原发性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3例原发性黏膜恶性黑色素瘤,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原发性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结构及病理形态复杂多样。光镜下形态以多种细胞类型和组织形态混合存在为主要特征。细胞类型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小痣样细胞型、混合型。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表达S-100、KI-67、Vimentin均阳性表达,HMB-45、Melan-A分别为91%、86%。结论:原发性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组织结构和病理形态表现复杂,部分病例诊断比较困难,需借助免疫组化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着重讨论了影响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因素,化疗,免疫治疗。强调了米尔法兰在化疗中的重要作用;卡介苗,巨噬细胞激活因子,单克隆抗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8.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DA-7)/白介素24(IL24),是IL-10家族的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于人体脾脏、胸腺、外周血白细胞等免疫组织器官和正常黑色素细胞。IL24是一种独特的抑制肿瘤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方式调控,抑制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诱导凋亡,可以选择性的杀伤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放化疗增敏效应,而不伤害正常细胞。但是目前对于其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2—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例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均进行随访。所有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测定。结果:4例患者中1例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b1期,1例为Ⅱa期,2例为Ⅲa期。免疫组化检测:4例患者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S-100均为阳性,3例Vimetin阳性,2例Melan-A阳性。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辅以术后化疗,1例辅以术后放疗。3例患者因术后复发及转移分别存活6,25,40个月后死亡,1例患者术后随访34个月,至今仍无瘤存活。结论: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确诊需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且排除全身其他部位黑色素瘤,临床采用FIGO分期,治疗规范尚未确立,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