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7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95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434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283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59篇
综合类   1148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388篇
药学   4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828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临床上多数葡萄膜黑色素瘤容易诊断.位于前葡萄膜的黑色素瘤较位于后部者更容易发现,可行虹膜切除术或虹膜睫状体切除术,因此可提供组织学的肯定诊断.可是后部葡萄膜的病变不容易取得活体检查,以致临床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972.
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告原发性女性尿道恶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3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过程、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73.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分析口腔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进一步探讨。方法收集2001~2006年间收治的88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术后临床病理资料,对其发病特点、好发部位以及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病例资料显示,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治疗,其好发部位为腭和上颌牙龈黏膜。病理结果显示,有68例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占77.3%),转移的患者中颈淋巴结的部位主要在Ⅰ和Ⅱ区(占所有转移部位的78.9%),其次为Ⅲ区,转移至Ⅳ区者只有3例;出现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者4例,主要发生在原发灶冷冻不彻底、病史较长或多次复发者,转移部位也主要在Ⅰ和Ⅱ区。结论口腔黏膜原发性恶黑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部位主要在Ⅰ区和Ⅱ区,初步认为原发灶冷冻和颈淋巴清扫等综合治疗是治疗恶黑的有效途径,颈清的方式宜以肩胛舌骨上清扫为主。  相似文献   
974.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简称恶黑。好发于皮肤,原发于鼻腔的较少见。Valerdiz报道仅占全身发病的1%以下,占鼻腔原发肿瘤的0.57%,约占头颈部恶黑的4%。该肿瘤细胞形态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尤其是无色素性恶黑,病理诊断较困难,易误诊。笔者为了准确认识鼻腔恶黑,在日常工作中掌握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复阅了30例鼻腔恶黑的组织学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女贞子多糖对黑色素瘤细胞B16BL6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女贞子多糖对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力的抑制作用,分别将琼脂糖和Matrigel铺于细胞板中,用女贞子多糖作用后,MTT法观察女贞子多糖对B16BL6黏附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女贞子多糖对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女贞子多糖抑制了黑色素瘤细胞的粘附能力,抑制黑色素瘤粘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结论女贞子多糖具有抑制黑色素肿瘤细胞的黏附,破坏了肿瘤细胞的整体性,利于女贞子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76.
977.
孟磊 《健康人生》2008,(1):47-47
痣,又称色素痣。是皮肤上长的青色、红色或黑褐色的斑块或小疙瘩。不少人认为,痣只要不影响美观就不去管它,但有时因疏忽也会酿成悲剧。  相似文献   
978.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肿瘤,较少见,易发生转移。诊断较困难,存活率较低,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组仅对黑色素瘤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作一综合性论述。  相似文献   
979.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天棋  聂继跃 《江西医药》1997,32(3):151-152
回顾性分析了1975 ̄1996年间收治的1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和影响预后因素等资料,发现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22.86m,2年生存率为37.5%,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m,2年生存率为0%,因此,对于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宜采取广泛根治性手术,有利于改善病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80.
傅荣萍  刘玉萍  张毕桥  陈云艳  蒋祥亮  陈彦 《中草药》2018,49(23):5541-5547
目的制备大蒜素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微乳(DATS-MEs),评价该微乳载药系统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HS15为乳化剂,PEG400为助乳化剂,DATS作为油相,水滴定法制备DATS水包油微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评价DATS-MEs对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评价DATS-MEs对LLC细胞及B16BL6细胞体外水平移行能力的影响。结果制备的DATS-MEs稳定,外观澄清透明,分散良好;粒径为(16.72±0.22)nm,多分散系数为0.03±0.01,Zeta电位为(-4.98±0.11)m V,DATS在微乳中的包封率为82.89%,载药量为6.28%,在水中的溶解度与裸药组相比增加了约2 367倍。10、30、50μmol/L的DATS-MEs与大蒜素裸药均能有效抑制LLC细胞和B16BL6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DATS-MEs的药效强于DATS裸药。结论将DATS制成微乳,可提高其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DATS在水中溶解性差的问题,对LLC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B16BL6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能力及迁移抑制能力,具有更好的抗肿瘤增殖及转移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