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7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67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544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365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2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09篇
综合类   1442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485篇
药学   525篇
  4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1040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音     
《癌症康复》2005,(3):2-2
谢贵荣 59岁 恶性黑色素瘤 抗癌9年 虽然手术后我只剩下一只眼睛,但我坚持不断地练气功和太极拳,使和精力充沛,身体健壮硬朗,骑车,干活,摄影等工作照样行,生活质量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山豆根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BL6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RMPI1640培养基进行处理,处理组分别采用含有400μg/ml、500μg/ml、600μg/ml、700μg/ml、800μg/ml山豆根提取物的RMPI1640培养基进行处理。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黏附实验、侵袭重组基底膜实验、趋化性运动实验观察山豆根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增殖、黏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山豆根提取物终浓度为700、800μg/ml时,B16-BL6细胞增殖生长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2.526,4.371,P0.05);山豆根提取物终浓度为500、600、700、800μg/ml时,黏附能力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4.856,8.515,8.926,12.357,P0.05),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661,9.824,12.460,16.300,P0.05),趋化性运动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2.698,3.906,6.012,7.974,P0.05)。结论山豆根具有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增殖、黏附、侵袭和转移的能力,且与药物剂量呈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一例腭粘膜黑斑存在史8年,先后冷冻治疗10次未治愈,最后转为恶性黑色素瘤并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通过文献复习,认为发生在腭部的粘膜黑斑恶变机率高,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切除。并对口腔粘膜黑班的发生部位、恶变倾向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了13例恶黑患者进行了规范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4',5,7三羟异黄酮处理黑色素瘤B16细胞1~4天后,以生长曲线反映其增殖活力,以B16细胞形态、黑色素含量及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等观察三羟异黄酮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结果:用10、30、9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作用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P<0.05~P<0.01).表现为黑色素生成能力增加,细胞生长缓慢,可使B16细胞阻断在S期.结论:三羟异黄酮不同剂量对体外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eferentiallyexpressedantigenofmelanoma,PRAME),是第一个被分离出的人类黑色素瘤抗原,也表达于某些血液恶性肿瘤,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多发性骨髓瘤等。近来的研究证实PRAME基因是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DR)监测的一个有效标志,并且PRAME作为特异性靶抗原用于血液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和血液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罗哌卡因(ropivacaine,RPC)对黑色素瘤M21细胞生长,运动和上皮间质形态转换的影响。方法:采用0、0.25、0.5、1 mmol/L剂量罗哌卡因处理M21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RPC 0 mmol/L组、RPC 0.25 mmol/L组、RPC 0.5 mmol/L组和RPC 1 mmol/L组进行后续试验。EDU染色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侵袭细胞数;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显微镜观察上皮间充质转化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Rac1、JNK1、p-JNK1、FAK、p-FA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与RPC 0 mmol/L组相比较,RPC 0.5、1 mmol/L组EDU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上皮间充质转化受到抑制,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Vimentin、N-cadherin、Rac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JNK1/JNK1、p-FAK/FAK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抑制Rac1/JNK1/FAK通路的活化调节黑色素瘤M21细胞生长,运动和上皮间质形态转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28例,分析其CT和MRI表现,并结合手术病理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常见,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症状最多见,其次是视力障碍和意识丧失。肿瘤体积较大,多见于脑外或髓外、脑内或髓内邻近表面。肿瘤为实质性肿块,大小不一,瘤内成分复杂,常见出血、坏死、囊变等。CT和MRI表现根据肿瘤的成分不同而异,典型者为CT高密度类似出血,MRI呈现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FLAIR和DWI亦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常有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强。囊变/坏死或出血无强化。有轻度至中度瘤周水肿,有时伴有脑组织浸润。MRS呈现肿瘤波谱,但并不典型。结论:颅内黑色素瘤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结合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瘤胃肠道转移临床上较少见,至今文献报道近50例,以个案报道为多,现将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5例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77岁,中位年龄61岁。肿瘤部位:胃部3例,直肠2例,分别以腹痛、纳差、消瘦、血便、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20d至1年,中位时间6个月。5例患者仅有1例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汪晨 《抗癌之窗》2015,(3):24-25
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生物,尤其是人类的生存,都离不开太阳光。阳光中包含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UVR),俗称紫外线或紫外光。紫外线波长为100~400nm,最短波长与电离辐射相交,最长波长处与可见光相接。根据一般规律,波长愈短能量愈大,生物学作用愈强,紫外辐射也不例外。根据UVR的波长和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分成三个波段:UVA波长320~400nm,UVB波长275~320 nm,UVC波长230~275nm。后者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