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在牙齿后期的固定矫治器治疗中,前期的扩弓效果是否可以得到保持?扩弓过程中导致的下颌后旋是否能够改善?高角病例是否适合使用快速扩弓器? 目的:就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技术对牙牙合颅面三维方向、软硬组织、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及其长期的稳定性等做一综述。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PubMed数据库学术期刊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扩弓”“固定矫治”“高角”“稳定”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应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 结果与结论:快速扩弓能有效地扩大牙弓,增加牙弓的宽度,提供排齐牙齿所需的足够间隙。固定矫治器在三维空间上能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精细调整牙位,使牙列排成理想牙弓形态。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使矫治器的效能优势互补,缩短了矫治疗程。扩弓引起的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和下颌平面角增大,随着上下颌固定矫治器的使用,可以更加精细的调整上下颌的咬合关系,下颌第一磨牙随上颌磨牙颊向移动,重新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使下颌平面角减小。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适当应用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治疗牙弓狭窄的高角患者。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的颅底形态特征。方法:选取恒牙初期的正常牙合和Ⅱ1错牙合均角型、高角型、低角型的X线头颅侧位片各30张,男女各半,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Ⅱ1错牙合3种骨面型和正常牙合的颅底形态变化。结果:Ⅱ1错牙合3种骨面型均表现为颅基底角(Ba-SE-FMS)增大,高角组尤其表现在颅前基底角(FMS-SE-PM)增大,均角组、低角组颅中基底角(Ba-SE-PM)增加更为明显。Ⅱ1错牙合颅底的有效垂直高度从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依次减小。结论:颅基底角可能更准确反映颅底的曲度,体现Ⅱ1错牙合不同骨面型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究影响成年女性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拔牙掩饰治疗后软组织颏部突度变化的软硬组织因素以及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规律,为其疗效评估和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拔牙掩饰治疗的成年女性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患者48例,依据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上软组织颏前点(Pos)矢状向的位移量将患者分为Pos后移组和Pos前移组,测量2组治疗前后的牙性、骨性及软组织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以及各组治疗前后的硬组织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下颌中切牙矢状向位置(L1-H)、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倾斜度(L6-MP)、上下唇及软组织颏部矢状向位置(UL-H、LL-H、Po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os前移组治疗前后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关系(ANB)、下颌平面角(MP-SN)、上下颌中切牙矢状向位置(U1-H、L1-H)及上下颌第一磨牙矢状向位置(U6-H、L6-H)、上下颌中切牙唇舌向转矩(U1-SN、L1-MP)、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倾斜度(L6-MP)、上颌中切牙和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应用微种植支抗关闭正畸拔牙间隙对下颌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解放军306医院患者20例,将应用微种植支抗的高角正畸拔牙患者进行5项与下颌垂直位置有关的指标测量,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U1)治疗前后【(33.01±2.43)、(30.70±2.53)mm】垂直向位置变化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第一磨牙(U6)平均压低治疗前后『(23.93±1.99)、(22.78±2.02)mm]垂直向位置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下颌平面角及合平面角(GOGN—SN、FNA、Oc.cp—FH)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种植支抗辅助高角拔牙正畸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呈现一定程度压低,下颌平面角及合平面角减小,下颌产生一定程度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25.
26.
一、全方位垂直向控制的概念及意义高角病例全方位垂直向控制的概念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即针对磨牙的后部垂直向控制和针对上前牙的前部垂直向控制。  相似文献   
27.
刘金仙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799-799
目的探讨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比较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9例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矫治。结果9例患者在不同的疗程,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面型得到改善。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牙的代偿性移动,即上牙列整体前移,下牙列的后方移动,来建立正常的牙[牙合]关系,可以有效地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28.
目的:旨在探讨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低角型女性患者的颅面部特征及其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正畸科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高、低角型女性患者各30例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30项头影测量项目分析.结果:低角组SNA显著增加,高角组SNB显著减少,下前牙倾斜度(L1-GoGn)两组均明显增加.结论:低角组上颌相对前突,高角组下颌相对后缩,两组下前牙均出现明显牙代偿.  相似文献   
29.
颌骨与牙包含三个维度:矢状向、横向和垂直向,以往临床上错畸形的矫治常聚焦于前突或后缩问题,而易忽略垂直向问题。垂直向问题往往对矢状向产生影响,如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多呈现高角骨面型,易引起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形成骨性Ⅱ类错畸形。早期由于相应的矫正手段有限,正颌手术一直是骨性Ⅱ类高角面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种植支抗的出现及应用,使用微钛板和(或)微螺钉种植体可以提高单纯正畸治疗的垂直向控制效果,减小了部分轻、中度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的治疗风险和创伤。本文旨在回顾近年关于正畸代偿及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矫正成人骨性Ⅱ类高角病例的研究,从不同方式的控制效果、稳定性分析以及临界病例的治疗方式等方面,对应用垂直向控制纠正骨性Ⅱ类高角错畸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0.
王思  李煌  杜娟  陈金林 《口腔医学》2016,(9):809-812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加舌刺矫治替牙期伴舌习惯的高角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适应证患者接受前牵引加舌刺的矫形治疗,采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软硬组织矫治前后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建立正常的覆盖,正常或稍浅的覆。上颌骨向前发育,下颌骨后退,下颌平面角无明显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鼻唇角减小,面型明显改善。结论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加舌刺能有效治疗替牙期的伴舌习惯的高角骨性Ⅲ类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