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儿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214篇
临床医学   315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83篇
综合类   589篇
预防医学   81篇
药学   189篇
  5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髋臼骨折系关节内严重创伤,常需手术治疗,但若复位不良,可影响预后。作者所在医院1990年2月至1998年1月手术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23例,其中6例复位不良。分析原因为:①延迟手术增加复位难度;②对损伤程度估计不足;③未按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手术进路;④对处理复杂骨折经验不足,复位方法不当。特提出讨论,以总结经验,提高复位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2.
髋臼后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后壁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髋臼骨折,大约占所有髋臼骨折的1/4~1/3,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最近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1].Letournel报道,后壁骨折手术例数占23.7%(223/940例),疗效较好.本研究从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对23例后壁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3.
背景: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对于术后假体的活动范围及防止脱位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髋臼假体植入位置不良将会导致聚乙烯假体磨损率的增加、骨盆周围骨熔解,髋臼假体移位(无菌性松动),但目前对于髋臼植入位置仍无明确的统一标准。目的:探讨臼杯在何种置入角度下髋臼周围应力分布最为合理,验证臼杯置入角度的合理范围,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手术中臼杯置入的位置提供理论标准。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关节二科。材料:健康成人男性新鲜尸体骨盆骨一具由吉林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科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取新鲜人体骨盆标本,行螺旋CT断层扫描,得到CT数据二维图像,采用GE medical systems软件系统处理,人工识别骨盆边缘轮廓,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olidworks计算机软件建立人体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髋臼假体采用天津华北医疗器械厂生产的φ48生物型假体,应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测量仪器研究所生产的CLY系列单臂三维测量仪对髋臼假体进行测量,导出坐标数据,利用三维CAD软件SliodWorks2003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化建模。模拟人体单足站立状态,而后对重建的人体骨盆模型进行力的加载与约束,分析髋臼内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分布情况,预测术后假体失效的力学危险性。主要观察指标:不同髋臼植入位置下髋臼内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人体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103043个节点,69271个单元。在髋臼假体外翻角为40°~50°的范围内,假体外翻角的变化对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及剪切应力变化无影响(P>0.05),当髋臼假体外翻角<35°或>55°时,假体外翻角的变化对界面间的Mises及剪切应力将产生显著影响。在5°~30°范围内,髋臼假体前倾角的变化对界面间Mises及剪切应力变化无影响(P>0.05)。结论:臼杯外翻角在40°~50°的范围内,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均匀,不存在因臼杯位置的不同而出现的应力过大或过小区,是臼杯置入理想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994.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59例。所有骨折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分型,其中后壁骨折20例,后柱骨折5例,前柱骨折6例,横形骨折5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例,"T"形骨折3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7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手术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36例,髂腹股沟入路21例,前后联合入路2例。结果:根据Matta影像学复位标准,解剖复位42例,良好复位12例,差2例,关节轮廓复位3例。所有病例随访1~5年,平均3.2年。根据Merled’Aubigne的临床评定标准,临床疗效优良率73%(43/59),解剖复位和非解剖复位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8%(37/42)和35%(6/17)(P<0.01)。结论:髋臼骨折手术疗效与复位质量密切相关,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切口入路、手术顺序和内固定植入位置是提高复位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背景:影响髋关节发育的因素很多,目前有关Y形软骨、盂唇等损伤对髋臼发育影响的报道较多,但有关髋臼软骨及周围骨膜受损对髋关节发育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探讨髋臼软骨及周围骨膜损伤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自身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对象为20只4~5周龄日本大耳白兔。干预:随机分组后,取右侧髋关节为手术侧,分别切除其部分髋臼软骨(A组)及臼缘上方骨膜(B组),左侧髋关节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2天,3,6,9,12周行X射线检查,测量双侧Sharp角及臼头指数。术后12周处死动物,行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侧全部出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半脱位发生率:A组80%,B组40%,术后12周Sharp角B组(62.30&;#177;3.37)&;#176;与A组(58.70&;#177;3.50)&;#17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臼头指数A组在3,6,9,12周,B组在6,9,12周与对照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或0.05)。组织形态学可见髋臼变浅,股骨头变扁,关节软骨层变薄,部分骨细胞呈坏死样改变。结论:髋臼软骨及臼缘上方骨膜破坏可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半脱位。  相似文献   
996.
颗粒骨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髋臼翻修中,很多情况下需颗粒骨植骨。许多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颗粒骨植骨与半球形无骨水泥假体修复髋臼腔隙性和内壁骨缺损的疗效非常满意,随访已超过10年,因此,只要髋臼骨况许可,这种方法应该首选。病灶刮除植骨、更换内衬、保留假体似能有效阻止溶骨的进展。骨松质植骨与髋臼重建环或网罩的疗效各家的结论不尽一致,其适应证以及假体驻留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报道切开复位重建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结果。[方法]按照Judet—letournel分型.后柱合并后壁骨折17例,前壁骨折10例,前后壁均骨折3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17例,髂腹股沟入路10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复位满意后用预弯的重建钛钢板内固定。术后3~5d行CPM被动关节训练,3个月后负重。[结果]随访2~5年按照Matta标准.优14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80%。[结论]根据髋臼骨折类型选择入路.骨折复位满意,重建钛钢板塑形内固定可靠,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国外已有分叉钢板的力学性能研究,但其运用的骨折模型为同心圆型粉碎骨折模型.本组实验运用生物力学方法观察分叉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力学特征.方法:实验于2005-11/12在上海大学上海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完成.①材料:选取9具经防腐保湿处理成人骨盆,由苏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死者生前自愿捐献遗体,家属均知情同意.内固定钢板由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②分组:髋臼后壁范围为从髋臼顶点至髋臼后壁与坐骨枝相交处,将其等分为两部分,上部为A区,下部为B区.将骨盆从中锯开分成两个髋关节,共18个髋关节,随机分为A区截骨组,B区截骨组,A,B区截骨组,每组6个.其中3个髋关节采用6孔髋臼重建钢板固定,另外3个髋关节采用重建钢板 分叉钢板固定.截骨厚度为髋臼后缘至坐骨切迹之间厚度的1/2.③测试方法及评估指标:采用WE-5型万能材料试验机,从150 N开始等级加载至600 N,加载速率为1.4 mm/min,髋臼和股骨头按常规布置岛精度小标距应变片,骨块移位由高精度精显光栅位移计测定,应变由YJ-14数显应变仪记录.结果:①600 N载荷下,各组重建钢板 分叉钢板固定后,分离位移和应变均低于重建钢板固定(P<0.05).②600 N载荷下,采用分叉钢板固定的平均强度和平均轴向刚度较重建钢板组分别高出13%和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B区骨折模型的平均强度和平均轴向刚度也较A区和AB区骨折模型大.结论: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证实了分叉钢板的使用可增加髋臼后壁骨折的内固定强度,尤其适合后壁粉碎骨折的固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压配型髋臼假体置换术后骨性髋臼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小梁应力分布模式及松质骨是否参与承载负荷。方法应用显微CT扫描骨性髋臼的骨小梁,建立骨性髋臼的三维微有限元模型。计算压配型髋臼假体置换后骨性髋臼骨小梁的应力和应变,分析骨性髋臼骨小梁应力、应变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当压配型金属髋臼假体植入髋臼后,骨性髋臼外表面的最高应力区位于耻骨区,最高应力为1.389 MPa。在臼顶区,高应力区的面积最大。在骨性髋臼内部的松质骨,高应力区主要分布在臼顶区,分布区域相对较广。当施加1.372 k N载荷后,骨性髋臼外表面面积较大高应力区位于臼顶区域和耻骨区域,臼顶区的最高拉应力为0.604 MPa,耻骨区骨小梁出现微损伤。在骨性髋臼内部的松质骨,面积较大高应力区主要分布在臼顶区和耻骨区。结论高应力区沿着骨性髋臼外表面呈现3点式环形分布,集中分布于耻骨区、坐骨区、臼顶区;髋臼内部松质骨骨小梁通过形变导致应力分布更加均匀。髋臼松质骨具有承受载荷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我院骨科自 1992年 4月~ 2 0 0 2年 6月共行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18例 ,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中 ,男 2例 ,女 16例 ;年龄 3 2~ 44岁 ,平均年龄 3 6 7岁。共行 18例 ( 2 0髋 ) ,其中 2例分期行双侧髋臼旋转截骨术。患者均有类似病史 ,无特殊诱因而产生行走后髋部疲劳、酸痛 ,继而髋痛逐渐加重 ,有些病人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跛行 ,双侧者行走摇摆、步行距离逐渐缩短 ,部分重症患者需持拐行走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术前X线测量 :Sharp角 46~ 5 7°(正常 3 3~ 3 8°[1] )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