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73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47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07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408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2180篇 |
内科学 | 255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61篇 |
特种医学 | 39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916篇 |
综合类 | 3580篇 |
预防医学 | 517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1349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956篇 |
肿瘤学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92篇 |
2022年 | 270篇 |
2021年 | 354篇 |
2020年 | 301篇 |
2019年 | 253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225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355篇 |
2014年 | 628篇 |
2013年 | 726篇 |
2012年 | 868篇 |
2011年 | 953篇 |
2010年 | 961篇 |
2009年 | 904篇 |
2008年 | 925篇 |
2007年 | 765篇 |
2006年 | 742篇 |
2005年 | 693篇 |
2004年 | 559篇 |
2003年 | 466篇 |
2002年 | 395篇 |
2001年 | 339篇 |
2000年 | 276篇 |
1999年 | 248篇 |
1998年 | 171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69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32.
明明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7,(10):10-10
按摩对偏瘫肢体的恢复十分有利,不仅可刺激神经营养功能,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放松肌肉,降低肌张力,减少肌肉挛缩和萎缩,同时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作用增强,血清补体效价增高。 相似文献
33.
报告儿童外固定不当引起缺血性挛缩18例(小夹板11例、石膏7例),认为外固定不当,儿童较成人更易发生缺血性挛缩且后果更为严重,预防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外固定适应证,及时复位骨折,外固定操作规范、正确,及时发现和早期处理缺血性挛缩。 相似文献
34.
臀肌挛缩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冯宗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23):1633-1635
1970年Valderrama首先报告臀肌挛缩症后 ,国内马承宣于 1978年系统报告了此类病例。早期的报道多集中在臀大肌、臀筋膜等软组织病变方面 ,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 ,近年来重症臀肌挛缩症 ,尤其是骨盆倾斜型臀肌挛缩症日益引起重视 ,现综述如下 :1 病因及发病率至今许多文献报道趋向于反复接受臀部肌肉注射所致 ,也有人认为与儿童易感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性别因素、外伤、营养不良、地面不平坦有关。一般报道发病率为 3 %~ 5% ,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冯宗权[1]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年龄 3~ 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农村发病率为 4.2 % ,… 相似文献
35.
36.
将国产小型模拟硅凝胶乳房假体、硅胶膜和硅凝胶分别置入大白鼠体内,经一段时间后取出,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其周围包膜的组织成分和结构特点。结果显示包膜由存在炎性细胞浸润的纤维组织构成,具有收缩特性。假体周围包膜是由硅胶膜、外渗的硅凝胶颗粒和假体的机械作用共同刺激所致。假体肌下置入包膜挛缩较轻,是肌肉对包膜的持续压力与包膜挛缩相对抗之故。 相似文献
37.
38.
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是困扰骨科的一大难题。由于许多患者年纪轻、活动量大,临床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能达到一次手术终身受用的要求[1]。近年来,我院运用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该类疾病,近期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单侧4例;年龄27~48岁,平均41岁;关节假体由Corin公司提供的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器械。1.2方法5例6髋手术连硬麻醉下行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毕放置负压引流,术后48 h后拔除引流,常规应用抗生素3 d。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术中… 相似文献
39.
吡柔比星腔内灌注致膀胱挛缩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7岁。因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于2005年3月28日入院。膀胱镜检示三角区大量滤泡增生,呈“铺路石”样改变。活检病理示腺性膀胱炎。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术,术后第5天开始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20mg加30ml蒸馏水,保留30min,1次/N。前5次灌注顺利,第6次灌注后患者自行保留4h排出,随即感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灼痛,每次尿量约100ml,伴下腹部胀痛,排尿后减轻,服用泌尿灵、可乐必妥、诺石帕等药物治疗3周症状无好转,于2005年6月1日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