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0篇
  免费   694篇
  国内免费   301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807篇
口腔科学   902篇
临床医学   1594篇
内科学   556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203篇
特种医学   9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383篇
综合类   3527篇
预防医学   509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069篇
  34篇
中国医学   955篇
肿瘤学   348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577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韩冬 《医学信息》2006,19(1):148-148
右室双腔心是由一条或数条异常肌束跨过右心室腔,将右心室分隔为流入部分高压腔和流出部分低压腔,并引起血流梗阻的一种少见的先心病,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共手术矫治10例,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2.
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术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新型内固定术式———下胫腓钩板固定器 (Hook -platefixation ,HPF)的生物力学特性 ,与螺钉、钢板和带钩固定器三种内固定方式比较 ,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新鲜成人尸体足标本 6具 ,运用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和压敏片技术 ,测量不同内固定术式的远端胫腓骨强度、应变、负重面积、接触应力和足弓承载能力及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新型下胫腓钩板固定器内固定术式无论在胫腓骨强度和刚度、负重面积、接触压力、足弓的变形、移位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它三种内固定术式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 (HPF) ,既有利于提高生物力学性能 ,又有利于改善踝关节的稳定性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可减少一次手术 ,避免了断钉等并发症 ,且能有效地提高足部承载能力 ,是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的一种优良术式  相似文献   
93.
在78具成年尸体上详细观察了髂总动脉的分支。髂总动脉外侧支的出现率为30.76%,多起于髂总动脉远侧1/3段(43.33%),始端外径为2.38±0.06(0.90~4.20)mm.起自髂总动脉的髂腰动脉的出现率为10.26%,也多起于髂总动脉远侧1/3段,其始端外径为3.03±0.14(2.50~3.80)mm。记录了此两支动脉的走行和分布,并讨论了它们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4.
将HRP注入大鼠杏仁中央核(Ce)和基底外侧核(BL),发现在孤束迷走复合体(Sol/dmnx)尾段出现较多的逆行标记细胞。将WGA-HRP注入Sol/dmnx,在Ce和BL见到标记终末。用HRP逆行追踪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抗体进行的免疫组化染色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方法,发现从锥体交叉平面到最后区(AP)吻端平面,Sol/dmnx内有恒定的HRP逆行标记、TH样阳性和HRP/TH样双重标记的三种阳性神经元。双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连合核(solC)、内侧亚核(solM),少量的位于间位核(solI)、背侧亚核(solD)及dmnx的背侧缘等。闩至最后区平面较多。阳性细胞皆以小型为主,多为圆形、三角形,soll中的则为长梭形。双重标记细胞占TH样免疫阳性细胞总数的18.8%,占HRP逆标细胞总数的90%,同侧为主,对侧偶见。本文对其功能意义作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5.
正常情况下,人体下肢的动脉主干为髂外动脉。髂外动脉在股前区移行为股动脉,股动脉向下穿收肌管至窝上界续为动脉[1,2]。而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女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下肢股动脉终于股前区,股深动脉缺如;臀下动脉向下行于股后区,至腘窝上界移行为动脉(图1)。因此,髂外动脉-股动脉和由髂内动脉发出的臀下动脉共同成为其右下肢的供血动脉主干,现报道如下:图2股动脉发出膝降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1.髂总动脉2.髂内动脉3.髂外动脉4.股动脉5.髂外静脉6.旋股外侧动脉7.旋股内侧动脉8.膝降动脉9.缝匠肌10.股直肌11.长收肌图1臀下动脉移行为…  相似文献   
96.
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1989年至1993年,我科对65例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及其效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44例,女21例。年龄15~52岁,平均30.4岁。开放性骨折脱位10例,其余为闭合性损伤,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3例,双踝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54例,外踝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10例,外踝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内侧副韧带断裂1例。右侧30例,左侧35例。就诊时间2 h-9月。平地行走不慎摔倒伤及踝关节13例,骑自行车与他车撞击或不慎倒地伤及踝关节37例,行走和骑车被他车撞击致伤8例,砸伤4例,坠落伤2例,绞轧伤1例。  相似文献   
97.
应用微血管灌注透明法观察研究5具成人周围神经干标本.重点观察神经自然分束部位微血管形态和分支分布规律.神经干内有非常完兽的血供系统.手术中循神经自然分束进行追踪分离,不会对神经血供产生明显影响.但在张力下牵拉缝合神经,将对神经干血供产生严重影响.神经束膜缝合比神经外膜缝合更强调在无张力下进行.  相似文献   
98.
成人房室束、假腱索和节制索的亚显微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两例成人房室束、假腱索和节制索的亚显微构造。结果表明,在成人房室束、假腱索和节制索中均可见浦肯野细胞,细胞宽而短,肌原纤维和组成肌原纤维的肌丝均较少;核多为一个,核周肌浆中有大量线粒体,核附近偶见高尔基复合体;肌浆中亦见肌浆网、糖原颗粒和溶酶体等。另外在房室束中,还可见一般心肌细胞和介于浦肯野细胞与一般心肌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或称移行细胞)。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等分布在几种肌细胞之间。房室束浦肯野细胞的端与端之间有不甚典型的闰盘。相邻并列的过渡细胞之间见两种连接形式:一种是一个过渡细胞的分支与另一个过渡细胞的外侧面形成闰盘样连接;另一种是并列相邻的两个过渡细胞,以短的分支几乎呈直角互相连接。  相似文献   
99.
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30侧成人下肢标本,对腓骨短肌腱进行形态学观测.结果在踝关节平面上1cm处,腓骨短肌腱上长(12.5±2.2)cm,下长(9.5±1.0)cm,腓骨前后径为(2.1±0.5) cm,胫骨前后径为(3.4±0.4)cm,胫、腓骨前缘之间距离为(2.8±0.4)cm,腓骨短肌腱距腓骨外缘(1.3±0.3)cm,胫骨内缘距离腓骨外缘(5.3±0.4)cm.结论 部分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一种测量骨骼肌肌力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拉伸试验机,对7只大白鼠腓肠肌肌力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测量方法不仅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而且精确度容易控制.是肌力测量,尤其是实验动物肌力测量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