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8篇
  免费   907篇
  国内免费   1080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76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1058篇
口腔科学   584篇
临床医学   2081篇
内科学   1236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414篇
特种医学   3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06篇
综合类   3980篇
预防医学   943篇
眼科学   258篇
药学   1528篇
  19篇
中国医学   879篇
肿瘤学   424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775篇
  2008年   880篇
  2007年   765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920篇
  2004年   749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540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红细胞膜ATP酶及离子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24例正常未孕妇女,38例正常孕妇及3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细胞膜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离子浓度。结果ICP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Ca^++ATP酶及Mg^++ATP酶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ICP患者红细胞内Na^+,Ca++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  相似文献   
922.
本文应用活体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CA)试验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MN)试验,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诱变活性进行为期1WK、2WK及4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BFGF处理的实验各组微核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提示,其与对照组比较显示出一定的诱变活性。CA及MN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无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23.
924.
目的:获得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非融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以人胎儿脑组织的总RNA克隆出hbFGF基因,再以此为模板,设计引物,对hbFGF的TIR(翻译起始区)部分碱基进行改造和降低G C含量,最后将该新基因克隆于质粒载体pET-3C,转化于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非融合rhbFGF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占总蛋白量的30%以上.采用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后,生物活性与标准蛋白一致.结论:非融合rhbFGF及调整TIR区域的碱基序列能有效提高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925.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号通路对血管升压素(AVP)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胶原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应用羟基脯氨酸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CaN活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①CF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随着AV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10^-7mol/LAVP和10^-6mol/LAVP组羟基脯氨酸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在0.5μg/mlCaN的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共同干预下,羟基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随着AVP浓度的升高,CF内CaN活性亦随之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7和10^-6mol/LAVP组细胞内CaN活性显著增高(P〈0.01)。③在10^-7mol/LAVP作用下,随着细胞内CaN活性的升高,CF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随之增加,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5):④在10^-7mol/LVI受体拮抗剂[d(CH2)5-Tyr2(Me)]AVP和10^-7mol/LAVP共同作用下,CF中CaN活性和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与单独10^-7mol/LAVP作用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aN信号通路在AVP诱导CF胶原合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该通路的激活可能是通过V1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926.
卢书成  安听  王效东 《医学综述》2006,12(4):250-252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雌性SD大鼠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表达规律,以此拟描述不同年龄人类女性个体成骨细胞内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生理曲线。方法以不同月龄雌性SD大鼠为标本,二次酶消化法收集成骨细胞并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形态,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OCN)检测对成骨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二次酶消化法获得的成骨细胞,形态呈多边形,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染色率80%,不同培养时间的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上清液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相比较成骨组明显高于成纤维组。结论二次酶消化法可获得较多的成骨细胞,符合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成骨细胞相关研究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27.
bFGF和IGF-Ⅰ对人PDL细胞在牙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人牙周膜(PDL)细胞在离体牙根面上附着、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计数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法,观察细胞因子作用离体正常和牙周病患牙根面上PDL细胞附着和增殖的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率为80·0%,而病变对照组为50%。加入bFGF和IGF-Ⅰ后,正常牙根面细胞附着数量比正常对照增加22·2%和37·26%,比病变根面多36·4%和37·6%,病变根面组比病变对照组增加12·34%和25·03%;正常牙根面组增殖率为212·8%和205·5%,牙周病牙根面增殖率为185·7%和177·0%。扫描电镜下病变牙根面上PDL细胞数量少,形态细长,突起伸展不够充分,边缘皱缩,附着较松散;经生长因子作用后,细胞附着较为紧密,数量有所增加,状态明显改善。结论无论是否加入生长因子,PDL细胞在正常牙根面上的附着数量均明显多于病变根面;生长的因子能有效促进PDL细胞在牙根面的附着和增殖。  相似文献   
928.
目的观察前列冲剂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用蓖麻油造模。其余40只中,10只为模型组,另30只为实验组,给他们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4ml/kg)诱导前列腺增生,实验组(分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前列冲剂(2.5ml/kg,5ml/kg,10ml/kg)灌胃。5周后将大鼠处死,摘取前列腺,称体重及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测定大鼠血清睾酮(T)、雌激素(E2)、总酸性磷酸酶(ACP)、非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NPAP),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AP)。结果中剂量和大剂量前列冲剂明显降低血清PAP,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明显拮抗实验性前列腺增生大鼠血清T水平升高(P<0.01),对血清E2水平无明显影响。中剂量(5ml/kg)和大剂量(10ml/kg)前列冲剂可以明显减少前列腺湿重和减小前列腺指数。结论前列冲剂有明显降低实验性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清PAP的作用,可以明显拮抗血清T水平的升高。前列冲剂抑制良性前列腺组织增生的作用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29.
目的观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5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服他莫昔芬20mg/d,对照组服倍美力0.625mg/d+安宫黄体酮2.5mg/d,治疗并观察半年(本课题总疗程为1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行骨密度、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测定,并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腰椎(L2~4)、股骨颈(FN)及大转子(GT)、Ward's的骨密度均升高,两组疗效相近(P>0.05),BGP及ALP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子宫内膜增厚、乳房胀痛及阴道点状出血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他莫昔芬能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对子宫内膜刺激轻,对乳腺组织无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93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bFGF)对创面的促修复作用并探计其促修复作用机制。方法38例共45个慢性难愈合创面,其中,创伤性溃疡18例(22个创面),压迫性溃疡10例(13个创面),糖尿病溃疡8例,不明原因者2例。所有创面经清创后用bFGF治疗(150U/cm2创面,1次/d)。结果所有经bFGF治疗的创面都产生了明显愈合,其中2周内愈合者27个创面,3周内愈合者7个创面,4周内愈合者8个创面,超过4周愈合者3个创面。4周内总愈合率为93.3%。结论bFGF可以显著地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