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7篇
  免费   904篇
  国内免费   1080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76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1058篇
口腔科学   584篇
临床医学   2080篇
内科学   1235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414篇
特种医学   3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06篇
综合类   3971篇
预防医学   942篇
眼科学   258篇
药学   1528篇
  19篇
中国医学   879篇
肿瘤学   42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775篇
  2008年   880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920篇
  2004年   749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540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目的:研究在隔膜条件下引导性骨再生过程中成骨细胞的来源,进一步认识引导性骨再生的机制.方法:以成年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在双侧挠骨中段制作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用硅胶膜成管状包裹一侧骨缺损,另一侧无特殊处理为对照.术后分别进行X线检查、常规HE染色以及SP方法BMP、BGP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硅胶膜在骨缺损处形成隔离密闭的腔室,将周围组织阻挡于骨缺损之外.早期骨端骨内膜、骨髓基质细胞大量增殖,形成肉芽组织占据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学特征:骨痂表面为2~3层成骨细胞,骨缺损中央为肉芽组织,两者之间为数层细胞形成的移行区,细胞排列疏松.早期骨端骨内膜、骨髓基质细胞BMP、BGP呈强阳性染色,骨痂生长过程中,移行区部分细胞呈阳性染色.结论:结果表明在隔膜条件下骨再生的成骨细胞在早期来源于髓内的骨内膜和骨髓基质细胞,骨痂形成后,成骨细胞则来源于骨内膜、骨髓、骨膜增殖细胞共同形成的肉芽组织中的间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探讨转染同源盒第7基因(HOXB7)siRNA质粒表达载体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对2周后形成的瘤块进行分组干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阴性质粒组、HOXB7质粒组,观察转染后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比较瘤体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OXB7质粒组的裸鼠移植瘤块生长慢、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134±0.039)cm3比(1.006±0.235)cm3,P<0.05],而阴性质粒组瘤块体积大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929±0.157)cm3比(1.006±0.235)cm3,P>0.05].HOXB7质粒组裸鼠体内肿瘤MVD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8±1.9)比(19.9±5.6),P<0.05],阴性质粒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18.1±5.5)比(19.9±5.6),P>0.05].结论 针对HOXB7 siRNA质粒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A375细胞裸鼠体内肿瘤生长和瘤内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3.
目的:将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bFGF)的C端连接,构建出既可与肝素结合,又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活性的融合蛋白,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方法:将PCR扩增hEGF全基因与PCR扩增hbFGF5端的231bp的片段连接,克隆到表达载体pJN,构建出含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pJRH。将pJRH转化BL21(DE3)表达菌株,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菌株pJRH(BL)。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免疫学活性。表达产物上肝素亲和柱和分子筛进行纯化。结果:融合蛋白表达产量为30%,融合蛋白不仅能与肝素结合,而且具有促细胞增殖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有EGF的免疫活性。融合蛋白的等电点为5.2。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hEGF和hbFGF的C端的融合蛋白,该蛋白基本保持了两者原有的生物活性。作为一个新的活性因子,本研究为探讨活性因子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卵巢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浸润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及 b FGF单克隆抗体 (b FGF monoclonal antibody,b FGF- MAb)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接种于 2 4孔板 ,加入不同浓度的 b FGF,每日行结晶紫染色后测定光密度 (D4 90 )值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将 SKOV3细胞团接种于铺设有细胞外基质凝胶的 4孔板 ,每日测定癌细胞在凝胶中的浸润距离 ;建立 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每周两次分别将 b FGF、b FGF-MAb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移植瘤周围 ,8周后测量肿瘤体积 ;对移植瘤组织切片行 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结果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 ,实验第 5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 D4 90 值是对照组的 1.0 9倍和 1.2 1倍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浸润并呈浓度依赖 (P<0 .0 5 ) ,第 7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浸润距离分别是对照组的 1.5 3倍和2 .4 5倍 ;b FGF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1.80倍和 1.4 6倍 (P<0 .0 5 ) ,b FGF- MAb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6 3.7%和 6 2 .8% (P<0 .0 5 )。 结论 b FGF能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5.
钙调神经磷酸酶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活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大鼠不同器官组织中的活性和蛋白分布。方法:取正常大鼠不同器官组织,应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aN催化亚单位α亚型(CnAα)在各组织中的蛋白含量及分布,并用[32P]标记的底物肽测定各组织的CaN活性。结果:①Westernblot结果显示,CnAα在大鼠脑组织中有丰富表达,心脏、骨骼肌和肺中亦有表达,但肾脏及主动脉未检测出有CnAα表达。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鼠脑组织、心肌细胞胞浆内、肺内巨噬细胞及细支气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主动脉外膜、肾小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及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外壁中存在免疫反应阳性产物。③CaN活性在脑组织最高,其次为骨骼肌、心肌和肺组织,主动脉和肾脏最低。结论:钙调神经磷酸酶在体内具有广泛分布,可能参与多种器官组织的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76.
两种显示微血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立健  朱清仙  曾元凤 《解剖学杂志》2004,27(4):452-452,427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含有较丰富的碱性磷酸酶,常通过AKP法显示毛细血管以便测算血管的形态学参数。在显示肠壁毛细血管时常由于酶的扩散,还显示了其它的结构,给形态学计量带来了困难。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用碱性磷酸酶标二抗记的同时利用硝基四氮唑蓝(Nitro-blue tetrazolium,NBT)和5-溴-4-氯3-吲哚基磷酸(5-Bromo-4-chloro-3-indoly 1 phosphate,BCIP)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人精液中项体酶、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移换酶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参照WHO标准方法,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按精子密度、活动率不同分为(正常、<20、20~40、>40)4个组.采用改良的Kennedy法检测精子顶体酶(ACE)活性.用Singer法测透明质酸酶(HYD)活性.采用磷酸苯二钠法检测酸性磷酸酶(ACP).用以Glucana为底物动力学方法测定精液γ-谷氨酰基移换酶(GGT)活性.结果98例不育各组的ACE、HYD、ACP和GG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P<0.01),并且随精子密度和活动率减少而降低,随精子畸形率增高而下降.结论精液酶类的检测是评价精子成熟、活动率及穿卵受精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精液常规参数不可替代的,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8.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体外培养胚胎神经管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12天大鼠胚胎神经管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为bFGF组、EGF组、bFGF+EGF组及对照组:培养过程中观察干细胞的生长,培养2小时做nestin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培养第5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状况。结果:取材细胞大部分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可促进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分 化。免疫组化中,EGF使神经干细胞增殖成团,增加GFAP的表达(P<0.01);bFGF能明显增加NSE及GFAP的表达(P<0.01);两种因子联合应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均比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EGF和bFGF两类生长因子均能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在分化方面,EGF倾向于诱导干细胞增并向着胶质细胞分化,bFGF则诱导干细胞分 成更多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79.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蛋白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通路观察枳实、白术及其配伍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枳实组、白术组、枳实-白术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洛哌丁胺连续14 d灌胃(3 mg·kg-1·d-1)构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继续洛哌丁胺诱导外,正常组和自然恢复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胃,枳实组(1.35 g·kg-1·d-1)、白术组(2.7 g·kg-1·d-1)、枳实-白术组(4.05 g·kg-1·d-1)和莫沙必利组(1.56 mg·kg-1·d-1)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7 d。观察药物对大鼠粪便数量、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苏木素-伊...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神经氨酸苷酶对正常人及患者血清中ALP同工酶进行处理后进行琼脂糖等电聚焦。结果:121例肿瘤患者中的92例有一等电点为6.2的区带,其阳性率为76%。结论:琼脂糖等电聚焦法分离ALP同工酶在肿瘤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