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753篇
  免费   22603篇
  国内免费   20262篇
耳鼻咽喉   1852篇
儿科学   3651篇
妇产科学   2419篇
基础医学   23557篇
口腔科学   4602篇
临床医学   57626篇
内科学   38838篇
皮肤病学   2082篇
神经病学   9353篇
特种医学   197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5篇
外科学   59041篇
综合类   135657篇
预防医学   20655篇
眼科学   7401篇
药学   52877篇
  717篇
中国医学   44410篇
肿瘤学   9904篇
  2024年   2443篇
  2023年   9032篇
  2022年   8133篇
  2021年   10466篇
  2020年   10973篇
  2019年   10952篇
  2018年   5384篇
  2017年   9949篇
  2016年   11508篇
  2015年   13416篇
  2014年   22213篇
  2013年   22689篇
  2012年   29572篇
  2011年   32750篇
  2010年   29912篇
  2009年   29647篇
  2008年   31541篇
  2007年   28094篇
  2006年   26185篇
  2005年   26027篇
  2004年   22545篇
  2003年   19802篇
  2002年   15313篇
  2001年   13423篇
  2000年   10400篇
  1999年   8260篇
  1998年   6577篇
  1997年   5364篇
  1996年   4909篇
  1995年   4254篇
  1994年   3315篇
  1993年   2297篇
  1992年   1774篇
  1991年   1614篇
  1990年   1224篇
  1989年   1327篇
  1988年   414篇
  1987年   354篇
  1986年   257篇
  1985年   182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1例。A组采用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B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麻醉相关药物用量、镇痛补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B组麻醉时间和输液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黄碱和舒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而右美托咪定用量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补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用于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显著提高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改善麻醉效果,且有助于预防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  相似文献   
82.
仲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33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8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经皮微创内固定(A组,n=40)与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n=4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选取病例手术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优良率为92.5%,B组为8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部骨折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痛苦轻,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可加快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代谢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参加研究。所有参与者随机接受叶酸和维生素B12(n=40)或安慰剂(n=40)治疗。在干预前的基线及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均下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各组间血清维生素B12、骨钙素、CTX的变化均有显著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及骨代谢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5.
尿路结石与骨质疏松均存在钙代谢异常,且发病率高,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高钙尿症通过骨吸收增加等,或为两者发病机制间的关键桥梁。对遗传因素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许多与两者有关的基因,主要为腺苷酸环化酶10基因、1,25-(OH)2D3-24羟化酶基因、钙敏受体与紧密连接蛋白14基因。但对上述一些基因变异与尿石症和骨质疏松的研究尚存在不同结论,且其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雌激素缺乏通过骨丢失、减少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V5表达,造成高钙尿、低骨量,导致尿石症及骨质疏松。高蛋白、高钠、低钙等饮食因素也能影响两者的形成,笔者综述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探讨后外侧结构重建对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关节脱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行后外侧入路初次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根据术中是否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分为重建组(33例:舌形切开关节囊,术中将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原位缝合在大转子后方及臀中肌肌腱附着处)和对照组(27例:切除关节囊后,术中未进行外旋肌群修复重建)。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近期关节功能情况。结果重建组的手术时间为(45.0±15.3) min,长于对照组的(35.0±12.4) min (P <0.05)。重建组术腔引流量为(200.0±80.0) m L,少于对照组的(420.0±120.6) m L (P <0.05)。重建组的早期脱位率为0.000%(0例),与对照组的7.407%(2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组术后Harris评分为(92.0±3.4)分,高于对照组的(88.2±5.0)分(P <0.05)。结论在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行后外侧结构重建能够有效减少术腔引流量,提高髋关节Harris评分,对维持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正2012年1月~2018年3月,我科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三钢板治疗10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胫骨平台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54岁。患者均为过伸位损伤。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均为V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6~14 d。1. 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腰麻下手术。取近端胫骨内侧入路做长约12 cm切口,术中胫骨近端可见约2 cm平台整体骨折后移并且塌陷,给予复位后先克氏针临时固定。再取近端胫骨外侧切口约12 cm,显露骨折端见胫骨外侧平台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创伤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钙尔奇D、维生素D和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骨密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疗效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方在治疗创伤骨折后的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对骨密度的恢复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