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9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耳鼻咽喉   141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509篇
口腔科学   278篇
临床医学   1304篇
内科学   836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10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868篇
综合类   3435篇
预防医学   1961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987篇
  6篇
中国医学   554篇
肿瘤学   827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1087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924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581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本研究从1kg牛长骨中提取出部分纯化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160mg.电泳显示其主要区带分子量在33.7~13.4ku(34.0~13.5kd)之间,包括bBMP的生物活性成份18.1ku(18.2kd)蛋白质。将bBMP植入NIH小鼠肌肉内,5天诱导出软骨细胞,10天形成骨组织,14天出现骨髓。软骨或骨的诱发率87.5%。作者观察到bBMP诱导成骨的方式是软骨内成骨,其过程可分为间质细胞增生期、软骨细胞演变期和骨形成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开颅术中减少脑脊液(CSF)鼻漏产生的措施及治疗原则。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240例桥小脑角区手术后CSF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8例CSF鼻漏,均因颞骨气腔区骨质破坏,CSF经咽鼓管流出所致。结论掌握颞骨气腔区形成的解剖特点,减少骨质破坏,加强封闭可能的漏口,可有效地减少鼻漏发生。  相似文献   
23.
程学军  于艳 《抗癌》2005,(2):46-46
尽管美国临床医生每年利用放射疗法减轻骨癌疼痛的患者超过10万例以上,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一疗法的作用机制。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应用实验性放射模型,对通过减小骨肿瘤体积减少癌症引致的骨质破坏以缓解疼痛的放射疗法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前颅底骨质缺损的钛网修复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前颅底骨质缺损用钛网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出现术后短暂脑脊液鼻漏,1例出现无症状性颅内少量积气,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6个月~2年,钛网裸露于术腔者,用鼻内镜随访观察,一般在3~6个月被粘膜覆盖。结论钛网加邻近带蒂肌骨膜瓣修复前颅底骨质缺损,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王洪林 《医学动物防制》2002,18(12):696-697
在人类疾病的媒介生物中 ,蚊类占有重要地位。我们防治蚊虫的目的是既要控制蚊媒病 ,又要防止或减少蚊虫的吸血骚扰 ,把蚊虫密度降到不足为害的水平 ,从而为保障人体健康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控制蚊虫的危害 ,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本地区蚊类种群和密度消长情况 ,现将我市 1 997~ 2 0 0 1年成蚊的密度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 .1 监测点布点情况 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成蚊密度调查的要求 ,我市在 4个区各设一个成蚊密度监测点 ,每个点连续调查 4个人房 ,天宁区、钟楼区为市区点 ,戚墅堰区、郊区为市郊…  相似文献   
2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985年至1986年手术治疗的109例乳腺癌的原发灶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EGF强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52.2%)和病理分级明显高于弱表达且(23.5%,P<0.05);随VEGF表达强度的增加,生存率(5年、10年、15年)呈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差异;VEGF与肿瘤大小、绝经状况、雌孕激素受体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VEGF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趋势,是估计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p63基因作为p53基因家族的成员,参与肿瘤的发生过程,其剪切体之一△P63具有癌基因的作用,为了探讨△NP63和肿瘤生长的关系,我们用CD105作为微血管密度判断指标。分析了△NP63表达和肿瘤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29.
我们应用选取目前胶质瘤相关基因调节通路中的95个基因制成的低密度表达谱芯片(MFC)通过高通量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阐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并希望能找到一种更简单、有效的能高通量检测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Resina  D  尚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1):719-719
构建了一株可在P.pastoris甲醛脱氢酶1基因的启动子(PFLD)转录控制下,表达稻根霉脂肪酶基因的毕赤酵母重组菌,以研究该表达系统可否用于无需甲醇诱导的高细胞密度流加补料培养技术生产重组蛋白。使用PFLD系统开发了简单可靠的流加补料技术,在诱导期分别用甲胺和山梨醇作为氮源和碳源。在3种恒定生长速率下分别进行3项流加补料发酵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