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1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44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578篇
口腔科学   84篇
临床医学   1441篇
内科学   58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4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046篇
综合类   3303篇
预防医学   1087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364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14篇
肿瘤学   27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732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1536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725篇
  2005年   833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PCBP1:一种在多水平上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 (poly C binding protein-1,PCBP1),属于RNA结合蛋白亚家族,因其具有同RNA的多聚胞嘧啶(poly C)区域特异的结合活性而得名.目前该亚家族共有5个成员:hnRNP 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PCBP1、PCBP2、PCBP3和PCBP4.PCBP1蛋白在多个水平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如转录、mRNA加工、mRNA的转运、mRNA稳定以及翻译水平调控等.本文对PCBP1基因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2.
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骨折类型、力学分布、冲击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的力学行为表现,冲击载荷为0~8000N,峰值8000N,时间自0~40ms,分析主应力值、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主应力方向上骨盆单元的位移。结果:冲击载荷作用于单侧髂前上棘时,0~10ms主要的应力沿髂后上棘到髂前上棘分布,在冲击后期10ms以后,骶髂关节、髋臼和耻骨支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分布;作用于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时,0~20ms主要的应力沿髂骨纵行传导,应力分布并没有在冲击峰值10ms时达到最大,而是从20ms之后,应力开始向骶髂关节、双侧耻骨支、坐骨支以及髋臼等部位传导并可见到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各部位应力分布以及骨盆各个单元在应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有助于临床上进行骨盆损伤内固定力点的选择以及进一步明确骨盆内在应力值分布。  相似文献   
93.
Ozkan  T  张成钢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5,26(5):319-319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肱骨近端骨折已经成为3种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在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中,甚至比髋部骨折更为常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各种技术层出不穷。对于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被广泛接受;对于移位的不稳定骨折,尤其是三部分或四部分骨折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争论的焦点。目前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有各式各样的内固定器械可供选择,其临床疗效却不满意。近年来,  相似文献   
94.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部骨折,1814年由Abraham Colles首先描述。Colles’骨折指桡骨远端2.5cm以内的骨折,远骨折端向背、桡侧移位,伴旋后畸形及尺侧副韧带损伤或尺骨茎突骨折。骨折分类多采用Frykman法,“AO”系统分类法则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27类,比较复杂。对于一些重度移位、涉及关节面的不稳定骨折或粉碎骨折,按常规治疗后再移位可能性较大,治疗要求高,处理方法要综合考虑,否则将产生一系列骨折后并发症,造成腕、手指乃至整个上肢的病废。参阅近几年文献,笔者将介绍除常规复位、固定外的各种治疗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5.
KohDM,Dzik—Jurasz A,Tait D等人应用骨盆相位阵列MRI技术对肛管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效果评价。15例肛管肿瘤的患者在化疗前、后进行T2加权和短反转时间恢复序列影像检查。肿瘤反应的评估是通过记录肿瘤大小和信号强度的改变进行的。在6个月的监测中肿瘤区域的MRI信号异常比例的下降幅度[平均54.7%(46%~62%)]较之刚治疗后的下降幅度[平均38.6%(30%~46%)]有大幅增高(P=0.002,t检验)。其中7/12例在1年后肿瘤区域的T2信号稳定减少,  相似文献   
96.
由于一些社会因素以及巨大儿、胎位异常、骨盆狭窄、惧怕分娩疼痛等原因,常有一些孕妇择期进行剖宫产术分娩。本文应用地塞米松术前1天及术前1/2小时分别给药,在预防可能出现的新生儿湿肺、新生儿窒息及产妇产后出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  相似文献   
97.
空心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环损伤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骨盆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对48例不稳定骨盆环损伤患者,分别行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按Tile分型:B1型4例,B2.1型8例,B2.2型10例,B3型4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4例。39例前后环损伤均固定,4例仅固定前环损伤,5例仅固定后环损伤。以术前骨盆的三位x线片(前后位、入口位及出口位)及CT片判断骨盆的稳定性及移位情况,术后以x线片及CT片评估复位情况及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手术时间15~95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15~150ml,平均60ml,术中及术后无输血。48例患者共植入空心钉157枚,每人2~8枚,平均3.3枚。术后行骨盆CT检查42例(共植入135枚空心钉),发现123枚空心钉位置准确,占91.11%;7枚空心钉因偏向或超长而侵入盆腔或髋臼(但均〈0.5em);5枚位置偏差干扰骶管或骶孔,但均未引起任何症状。随访8~49个月,平均13个月,45例患者骨盆环移位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均Ⅰ期愈合。40例恢复原工作,4例末次随访时尚处康复期,其余4例因坐骨神经损伤或下肢截肢而不再工作。参照Lindahl改良的骨盆损伤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10例,可3例,平均得分78.7分。结论:在对骨盆环及其毗邻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透视引导,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8.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血糖的波动、不稳定,给患者的治疗、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危险。使用血糖检测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给患者和临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本文通过对360例次微量血糖检测,发现有许多因素可影响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只有明确影响因素、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血糖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骨盆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及早期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急诊应用外固定架固定,X线辅助下于髂嵴两层皮质骨板之间穿针,闭合复位固定骨盆环,视情况不追求一期复位效果.结果 2例因多发损伤死亡,另外14例复苏后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减轻.10例外固定持续至骨折愈合拆除,其中3例于术后3~10 d予以二期复位及外固定架调整;4例进一步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论 外固定架可以作为早期复苏措施的一部分,快速有效地稳定骨盆环,便于合并伤的诊查处理,急诊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00.
刺五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刺五加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82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男性32例、女性9例.治疗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2.7±5.6岁、1.5±1.3年,对照组年龄及病程分别为53.2±5.7岁、1.5±1.2年.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检测结果提示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后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