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56篇
  免费   5875篇
  国内免费   5324篇
耳鼻咽喉   1634篇
儿科学   723篇
妇产科学   245篇
基础医学   5918篇
口腔科学   6260篇
临床医学   15790篇
内科学   6444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神经病学   2260篇
特种医学   57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25078篇
综合类   31629篇
预防医学   4762篇
眼科学   742篇
药学   11270篇
  228篇
中国医学   9225篇
肿瘤学   1714篇
  2024年   818篇
  2023年   2906篇
  2022年   2524篇
  2021年   3241篇
  2020年   3350篇
  2019年   3327篇
  2018年   1633篇
  2017年   2618篇
  2016年   3243篇
  2015年   3773篇
  2014年   5835篇
  2013年   6340篇
  2012年   7754篇
  2011年   8297篇
  2010年   7296篇
  2009年   7283篇
  2008年   7300篇
  2007年   6623篇
  2006年   6057篇
  2005年   6195篇
  2004年   5364篇
  2003年   4941篇
  2002年   3907篇
  2001年   3479篇
  2000年   2673篇
  1999年   2117篇
  1998年   1879篇
  1997年   1781篇
  1996年   1609篇
  1995年   1322篇
  1994年   1119篇
  1993年   822篇
  1992年   609篇
  1991年   530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493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9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76髋)进行了平均5.6(2.5~10.5)a的随访。[结果]至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6.8(4~51)分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85.2(55~94)分,优良率为89.5%。1例感染行Ⅱ期翻修;2例在扩髓时出现股骨颈或股骨距裂缝骨折,但未到达小粗隆以下,未予特殊处置;1例出现足下垂,术后3个月后恢复,1例深静脉血栓,余病例无假体松动、断裂以及脱位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9.2%(7髋),但对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与其它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2.
2001年2月-2004年8月收治下肢长管骨骨折后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导致骨不连者13例,采用原位植骨。内服外用中草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3.
对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CT片进行骨性结构测量,结果示前筛内外径0.79±0.06 cm,后筛内外径1.71±0.08 cm,筛板至鼻底部4.01±0.10 cm,筛顶至鼻底5.18±0.11 cm。该数据与经颅骨测得的数据近似,可以作为鼻窦手术的参考数据。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各鼻腔发病率不等,鼻道窦口复合体发病率(91%)最高,认为与其解剖部位狭窄有关,提示临床医生通过阅CT片掌握鼻腔、鼻窦微细解剖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4.
近年来由于交通及煤矿事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多,股骨下段骨干并髁上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有所增多,属影响了关节面的骨折,对它的治疗必须进行手术处理,但以往难以找到可靠的处理方法,我科于2001年2月到2005年2月共收治了26例,采用了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取髂骨植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5.
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8"字钢丝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在肘内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10月,对17例肘内翻患者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暴露肱骨远端,于肱骨髁上行顶端朝向内侧的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屈肘中立位上肢石膏托固定,4周后拆石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3.0年,平均2.1年,截骨部位均于术后6~10周获骨性愈合,10~12周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术前水平。术侧提携角由术前平均内翻22.4°恢复至术后平均外翻10.2°,随访末期2例矫正度数有少许丢失,分别为2°及4°。按巴英伟制定的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肘内翻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软组织刺激少及术中便于调整截骨角度等优点,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较快恢复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6.
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加压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与临床疗效。方法1994~2004年分别使用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内固定组43例)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46例)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共89例,随访并比较分析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内固定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与置换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患者获得24~56个月(平均48.5个月)的随访;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内固定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79.6分,置换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90.4分,两组术后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rdenⅢ型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65岁)宜首选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年龄相对较大(>65岁)的GardenⅢ、Ⅳ型患者宜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37.
患者男,48岁,因右手掌侧肿物伴环指屈伸活动受限1年而入院。患者1年前右手环指无明显诱因出现伸屈活动不利,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予局部封闭、理疗处理,症状好转。近期因再次复发来我院就诊,以狭窄性腱鞘炎收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手第四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一约1cm×2cm大小肿块,质硬,边缘不清,无移动,压痛明显,环指屈伸功能受限,环指末梢血运,感觉正常。局部麻醉下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环指指屈肌腱与掌骨之间见一约1.5cm×2.0cm白色肿块,表面欠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质硬,血供不丰富,钝性分离周围组织,完全摘除…  相似文献   
138.
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8位患者,86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30个月),通过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和踝足功能的AOFAS评分对治疗效果作分析评价.[结果]86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术后X线示复位满意.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OFAS评分优良率91.86%.[结论]对于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钢板内固定更加接近解剖复位,足部功能恢复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9.
口内入路下颌角弧线形截骨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吴一  李伟  邓颖  赵纲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63-1164,I0006
目的:探索更好的下颌角肥大截骨缩小术式。方法:为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我们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将弧形截骨线延长到颏神经处,并对颏结节进行打磨,使截骨线延续流畅,伴小颏者同时行隆颏或颏截骨前移。结果: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长弧线形截骨术矫正320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口内入路延长弧形截骨术缩小下颌角可以获得更好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对鼻中隔骨折的诊治。方法:45患者就诊时均行鼻窦内镜检查、鼻骨侧位片和鼻窦CT检查。均在鼻窦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和鼻中隔成形术。结果:1例患者术后鼻外形改善不明显外,其余均得到治愈。结论:鼻窦内镜检查并酌行CT扫描是确诊鼻中隔骨折的主要手段,鼻骨骨折整复术同时可行鼻中隔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