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93篇 |
免费 | 1953篇 |
国内免费 | 7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52篇 |
妇产科学 | 100篇 |
基础医学 | 390篇 |
口腔科学 | 191篇 |
临床医学 | 1615篇 |
内科学 | 1076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101篇 |
特种医学 | 38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414篇 |
综合类 | 2651篇 |
预防医学 | 1100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030篇 |
36篇 | |
中国医学 | 1037篇 |
肿瘤学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349篇 |
2022年 | 414篇 |
2021年 | 602篇 |
2020年 | 468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261篇 |
2017年 | 378篇 |
2016年 | 401篇 |
2015年 | 453篇 |
2014年 | 628篇 |
2013年 | 545篇 |
2012年 | 672篇 |
2011年 | 741篇 |
2010年 | 529篇 |
2009年 | 574篇 |
2008年 | 585篇 |
2007年 | 407篇 |
2006年 | 449篇 |
2005年 | 512篇 |
2004年 | 495篇 |
2003年 | 421篇 |
2002年 | 395篇 |
2001年 | 357篇 |
2000年 | 246篇 |
1999年 | 208篇 |
1998年 | 164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评估绝经后早期妇女维生素E水平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人体测量数据,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维生素E血清水平,和其他可能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血清参数。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32名绝经后早期女性骨质疏松症与年龄、绝经年龄、体质量指数、骨钙素、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E(分别以25羟维生素D和α-生育酚:脂质比率测定)、骨碱性磷酸酶、吸烟状况、体力活动和饮酒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多变量逻辑回归中,较低的维生素E:脂质比率与骨质疏松症相关。在腰椎BMD作为因变量的多变量线性模型中,维生素E:脂质比率与腰椎BMD明显相关(F比率=6. 28,P=0. 001)。腰椎的BMD在维生素E:脂质比率的最高三分位数中显著高于最低三分位数。使用多变量调整的BMD后,绝经后女性(3. 1±0. 5μmol/mmol)的绝经后女性(3. 6±0. 6μmol/mmol)的平均维生素E:脂质比率显着低于正常(无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减少)。结论本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能会增加健康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前臂骨密度测量和同时做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体检人群,共计1878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超声诊断标准:分为动脉正常组587例,男性330例、女性257例;动脉硬化组1291例,男性912例、女性379例。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性53岁,女性49岁。按性别、每十岁年龄段一组,分别计算每一年龄段两组间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方式表示,两组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正常组与动脉硬化组男、女性峰值骨量均出现在30至40岁之间;女性峰值骨量明显低于男性;50岁后女性骨量丢失高于男性;动脉硬化于40岁后明显增加,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动脉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之间骨密度值高、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发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两者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发病机理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人体瘦组织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进行D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分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瘦组织指数将女性和男性患者平分为高瘦组织指数组和低瘦组织指数组,比较二组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结果 54例高瘦组织指数组女性瘦组织指数为16.9942±1.2634 kg/m~2,54例低瘦组织指数组女性瘦组织指数为14.2981±0.7956 kg/m~2;26例高瘦组织指数组男性瘦组织指数为19.5200±1.0863 kg/m~2,26例低瘦组织指数组男性瘦组织指数为16.0654±1.4077 kg/m~2。男女高瘦组织指数组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均显著高于低瘦组织指数组(P0.05)。结论高瘦组织指数女性和男性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甲状腺功能减患者骨密度及骨生化、代谢影响的影响。方法初次诊断为未绝经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70 mg/周,为期12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腰椎1-4(L_(1-4))、左侧股骨颈BMD及血Ca~(2+)、血P~(3+)、1,25-(OH)_2D_3、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以及血清骨钙蛋白(bone gla-protein,BG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生化、代谢指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腰椎1-4(L_(1-4))及股骨颈BMD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ALP、ICTP及BG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的BGP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ALP及ICTP升高程度明显大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Ca~(2+)、血P~(3+)、1,25-(OH)_2D_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以明显提升甲状腺功能减患者骨密度,改善骨生化和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45.
董坤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218-221
目的探讨维生素K_2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5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钙剂治疗,治疗组给予维生素K2联合钙剂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所有对象治疗前后髋部及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BGP)和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以及细胞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6(IL-2、IL-6)],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D、BGP、PINP及IL-2、IL-6和IG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髋部及腰椎的BM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GP、PI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6和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K2可以明显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提高IL-2表达且降低IL-6和IGF-1水平,对骨质疏松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唑来膦酸结合钙尔奇对患者骨密度、生化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02例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51)及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钙尔奇治疗,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1~4(L1~4)、股骨颈骨密度及血钙(Ca)、血磷(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osteocalcin,OC)、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1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β-CTX)、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1N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1~4(L1~4)、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PTH、OC、P1NP、BALP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25(OH)D3及β-CTX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C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钙剂提升COPD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状态,可以安全有效地防治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LADA患者43例,作为LADA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钙、血磷、24 h尿钙、24 h尿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微量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水平,并检测腰椎2~4BMD及股骨颈BMD进行比较。同时研究L2~4BMD及股骨颈BMD与代谢指标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L2~4BMD及股骨颈BMD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受检者血磷、24 h尿磷、AL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LADA组FPG、2hPBG、HbA1c、24h尿钙及MA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DA组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ADA组L2~4、股骨颈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2~4BMD与HbA1c、MAU呈负相关(r=-0.351、-0.242,P0.05),与血钙呈正相关(r=0.396,P0.05);股骨颈BMD与HbA1c、MAU呈负相关(r=-0.462、-0.118,P0.05),与血钙呈正相关(r=0.411,P0.05)。结论LADA患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性别、血钙、MAU为L2~4BMD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血钙、MAU为股骨颈BM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评价绝经后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绝经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女性80例,年龄45~92(65.2±10.9)岁。按照KellgrenLawrence诊断标准将Ⅰ、Ⅱ、Ⅲ、Ⅳ级KOA分为A、B、C、D等4个组。将胫骨内侧及外侧选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分别标记为ROI 1,ROI 2。采用GE Lunar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两个ROI骨密度,同时测量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结果共纳入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ROI 1平均骨密度值0.66±0.24 g/cm~2,ROI 2平均骨密度值0.46±0.19 g/cm~2,腰椎平均骨密度值0.76±0.15 g/cm~2,股骨颈平均骨密度值0.75±0.14 g/cm~2。ROI 1、ROI 2、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值与KOA分级比较后发现,ROI 1、ROI 2、股骨颈骨密度值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与KOA分级、年龄、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与KOA分级、年龄呈负相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随KOA的进展,胫骨软骨下骨皮质终板硬化,但其下方的松质骨骨密度减低。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索阿法骨化醇(alfacalcidol,ALF)在伊班膦酸钠(ibandronate,IBN)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期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BN组和IBN/ALF组;IBN组给予IBN治疗,IBN/ALF给予IBN联合ALF,治疗为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女性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个月后两组骨转换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IBN/ALF组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pr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P1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和尿I型胶原N末端交联(urinary type I collagen crosslinked amino terminal peptide,NTX)水平明显低于IBN组(P0.05)。IBN/ALF组6个月和IBN组12个月时腰椎(L_(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均显著增加(P0.05)。12个月时IBN/ALF组(4.7%)的L-BMD显著高于IBN组(2.9%)。IBN/ALF组的全髋(H)-BMD从6个月开始显著增加,而IBN组的H-BMD改善不明显。IBN/ALF组(4.3%)的H-BMD在12个月时显著高于IBN组(2.7%)。结论 ALF有助于IBN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索雷公藤内酯对睾丸切除雄性大鼠的骨丢失保护作用。方法 30只3月龄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ham组)、睾丸切除组(CON组)和雷公藤内酯治疗组(LGT组),每组10大鼠。行双侧睾丸切除手术或假手术,LGT组术后给予雷公藤内酯治疗12周,并在实验结束时安乐死大鼠,获取血清和大鼠胫骨。这些治疗的效果通过生物力学测试、Micro-CT扫描和血清生化分析进行评估。结果与CON组大鼠相比,雷公藤内酯的全身给药显著降低骨代谢指标[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CTX-1)],增加大鼠胫骨骨密度,改善骨小梁参数(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和骨小梁分离度),增强胫骨极限载荷、能量和刚度,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能有效保护双侧切除睾丸大鼠诱导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