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5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91篇 |
基础医学 | 98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8篇 |
内科学 | 20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69篇 |
综合类 | 295篇 |
预防医学 | 10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75篇 |
中国医学 | 137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乙醇对小脑颗粒细胞感觉信息传递的影响,揭示急性酒中毒对小脑皮质感觉信息传递与整合影响的部分机制。方法 ICR小鼠(6~8周龄)经腹腔注射乌拉坦(1.3 g/kg体重.)麻醉后,在小脑Crus II相应部位行直径为1~1.5 mm的开颅术,除去硬脑膜,脑表面暴露部位持续灌流人工脑脊液(ACSF);三叉神经感觉刺激选用吹风刺激同侧触须垫,电生理记录选用GC场电位记录,通过膜片钳放大器及数据采集软件记录感觉刺激诱发GC场电位变化;电生理实验数据分析采用Clampfit 10.1软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1)吹风刺激(60 ms,50~60 psi)小鼠触须垫,可诱发小脑Crus II区颗粒细胞高保真反应。(2)小脑表面灌流乙醇对诱发反应的潜伏期没有明显影响,但可逆性地抑制颗粒细胞的感觉刺激诱发反应。(3)乙醇对小脑颗粒细胞的感觉刺激诱发反应的抑制作用有浓度依存性,最小抑制浓度为0.5 mmol/L,最大抑制浓度300 mmol/L。(4)高浓度乙醇(500 mmol/L)明显降低P1振幅中值(half-width)、振幅下面积(area)、P1上升参数(rise tau)和衰减参数(decay tau),表明高浓度乙醇严重影响递质传递与信息传导。(5)阻断GABAA受体活性增强P1振幅,同时完全阻断乙醇对GC感觉刺激诱发反应的抑制作用,表明乙醇通过增强GABAA受体活性来抑制GC感觉刺激诱发反应。结论乙醇通过增强GABAA受体活性对小脑颗粒细胞感觉刺激诱发反应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乙醇抑制小脑颗粒细胞对感觉信息的传递,提示急性酒中毒对小脑运动调节功能的损害可能与乙醇抑制小脑皮质感觉信息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102.
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前,由于成熟的卵泡分泌的雌激素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下丘脑大量释放GnRH,刺激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出现LH/FSH峰。LH峰使卵母细胞重新启动减数分裂进程,初级卵母细胞成熟为次级卵母细胞,在LH峰作用下排卵前卵泡黄素化,产生少量孕酮,LH/FSH排卵峰与孕酮协同作用,激活卵泡液内蛋白溶酶活性,溶解卵泡壁隆起尖端部分,形成排卵孔,从而完成排卵过程。排卵障碍占女性不孕因素的25%, 相似文献
10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为主、多种代谢异常导致的异质性临床综合征.PCOS患者双侧卵巢有大量窦卵泡存在,但是不能周期性产生成熟卵泡,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原发性、内在性卵泡生长异常可能是引起PCOS不排卵及临床内分泌改变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内在性的卵泡发育异常可能与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调控失常有关.通过对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研究,为PCOS病理机制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讨麒麟丸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卵巢颗粒细胞KGN,采用雷公藤多苷诱导建立KGN细胞损伤模型,给予麒麟丸水提物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抗苗勒激素(AMH)、Smad2、Smad3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细胞上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2.5~10 mg·L-1麒麟丸均能促进受损KGN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上调AMH、Smad3蛋白表达,提高E2分泌水平(P<0.01);2.5 mg·L-1麒麟丸可促进Smad2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麒麟丸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Smads信号通路保护卵巢颗粒细胞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h2(简称Rh2)在脂多糖(LPS)致人卵巢颗粒细胞瘤细胞系KGN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西洋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以200 ng/mL LPS作用KGN细胞6 h诱导炎性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KGN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2’,7’-二氯双氢荧光素双乙酸酯(DCFH-DA)染色法测定活性氧(ROS)的水平;40μmol/L Rh2作用KGN细胞24 h后,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LPS诱导的KGN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西洋参的主要化学成分11个、潜在靶点144个、治疗PCOS的靶点13个,其中Rh2与下游靶基因mTOR是西洋参抗PCOS的关键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Rh2能抑制LPS导致...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患者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s),研究POF病理机制,预测潜在治疗靶点。方法 选取GEO数据库中与POF相关的基因芯片,利用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颗粒细胞中差异表达LncRNAs。通过mircode数据库和miRNA靶基因预测网站预测靶基因,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基因交互作用网络模型。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 110个差异表达LncRNAs(P<0.01,|log2FC|≥1.0,FC为差异倍数),其中上调基因905个,下调基因205个,其靶基因主要与金属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DNA与转录因子结合能力、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相关,并且主要富集于PI3K-Akt、MAPK、Rap1、Ra... 相似文献
107.
抗孕激素RU486和ZK98734对双池培养的颗粒细胞和内泡膜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RU486和ZK98734对培养在羊膜双池培养系统中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和内泡膜细胞在甾体激素生成过程中的影响。生长在羊膜两书侧的颗粒细胞和内泡膜细胞在加入或不加FSH、LH及不同浓度RU486或ZK98734的条件下培养48h。用RIA测定内、外池培养液中的孕酮(P)和雌二醇(E2)的浓度并与单独培养的结果相比较,同时亦与大鼠颗粒细胞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1.有FSH刺激时,两种抗孕激素均明显抑制双池培养中颗粒细胞的P和E2产量;2.不论有或无LH刺激,两种抗孕激素均显著抑制双池培养中内泡膜细胞的P产量;3.双池培养系统模拟了两种卵巢细胞在体内的旁分泌调节关系,比单独培养更加合理;4与大鼠相比,猪卵巢细胞体外培养是研究避孕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适合模型。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正常卵巢与多囊卵巢(PCO)颗粒细胞功能的异同.本研究对12例正常人卵泡期的25个卵泡和7例PCO的约60个卵泡的颗粒细胞进行了培养,用放免法测定卵泡液中雌二醇(E_2)和雄烯二酮(A)及培养液中E_2和孕酮(P)的含量.结果表明PCO的颗粒细胞对FSH和LH刺激更敏感,产生更多的E_2和P.FSH(10ng/ml)作用下PCO组产生的E_2和P分别比正常组高8.8倍(P<0.001)和2.6倍(P<0.05).LH(10ng/ml)作用下PCO组产生的E_2和P也分别高4.8倍(P<0.01)和2.0倍(P>0.05);PCO卵泡液中A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PCO的颗粒细胞甾体激素合成酶的活性增高,可能是PCOS病人的高LH和高INS血症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妇幼保健》2017,(13)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预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颗粒细胞WNT/CTNNB1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及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入IVF周期DOR的不孕患者9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DHEA预治疗前后IVF结果及卵巢颗粒细胞AKT、CTNNB1蛋白、WNT2 mRNA、CYP19A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既往IVF周期比较,DHEA预治疗后基础窦卵泡数目(AFC)显著增加,基础卵泡刺激素(FSH)、FSH/LH的水平明显降低,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EA预治疗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MⅡ卵子数、优质胚胎数显著提高(P0.05);DHEA预治疗后AKT相对表达量降低、CTNNB1蛋白和CYP19A1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治疗过程中,对DOR女性进行DHEA预治疗,可通过作用于WNT/CTNNB1通路相关信号分子改善卵巢微环境,进而提高卵巢的储备功能及反应性,改善IVF结果。 相似文献
110.
背景:建立稳定、高效的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可了解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的特点与基本生物学特性。目的:建立并优化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原代培养体系,探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细胞增殖与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分别培养于RPMI1640、HTF与BIO-AMF2培养系统,将分离得到的第3代颗粒细胞培养体系中添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进行干预。结果与结论:BIO-AMF2培养体系优于RPMI1640、HTF培养体系,原代培养第4天可见细胞汇合成片呈铺路石样生长,颗粒细胞C-kit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细胞周期测定表明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大部分处于G1期。在颗粒细胞培养后第2天,激素对颗粒细胞的增殖即显现促进作用,在第4天最为显著,但未发现激素对颗粒细胞的细胞形态与细胞骨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