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2篇
  免费   1105篇
  国内免费   842篇
耳鼻咽喉   325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58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4570篇
内科学   3377篇
皮肤病学   145篇
神经病学   2084篇
特种医学   14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492篇
综合类   7585篇
预防医学   1169篇
眼科学   261篇
药学   2839篇
  53篇
中国医学   1340篇
肿瘤学   383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678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811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1571篇
  2013年   1501篇
  2012年   1804篇
  2011年   1962篇
  2010年   1828篇
  2009年   1733篇
  2008年   1691篇
  2007年   1496篇
  2006年   1367篇
  2005年   1245篇
  2004年   1033篇
  2003年   838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591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本文对近期手术切除的咽侧隙神经鞘瘤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讨论有关超微结构的临床病理意义。发现神经鞘瘤的超微结构为排列致密的梭形细胞与散在分布的多形细胞,二者常混合存在,也可见异形性细胞及细胞器高度发达的细胞。并可在不同类型的神经鞘瘤细胞之间可见巨噬细胞,说明神经鞘瘤可能会有过渡形。但本文支持具有相同来源的神经鞘瘤可能相当于光镜下的Antoni A型和B型。  相似文献   
142.
巨大食管粘膜下神经鞘瘤1例肖大伟,林开荣,孙淑明,林莹食管粘膜下神经鞘瘤非常少见,国外只有少数病例报告,国内未见明确报告,我院于1995年6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女,48岁。因吞咽梗阻16个月,加重4月余,以食管肿瘤入院。X线钡餐检查:钡剂...  相似文献   
143.
颈外动脉滴注抗栓剂治疗脑梗塞的操作与护理(摘要)杨玉琴(青岛市中医医院)关键词脑血管意外;纤维蛋白溶解剂;颈动脉.外;护理我院采用颈外动脉滴注抗栓剂治疗脑梗塞100例,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人准备与方法向病人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和紧张...  相似文献   
144.
颈动脉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和I或颈内动脉以及颌面部难控制大出血时对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000年行颈总或I和颈内动脉结扎、切除术的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66岁。其中颈部复发性转移癌浸润颈总动脉、颈内动脉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溃疡侵犯颈总动脉1例,上颌骨中央性血管瘤大出血1例,鼻咽纤维轿管瘤术中、术后大出血1例。单纯结扎、切除颈总动脉4例,颈总及颈内动脉同时结扎、切除2例。经随访,术后短暂性肢体偏瘫2例,脑梗塞、永久性偏瘫1例,无任何并发症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颈动脉切除术对已累及颈动脉的颈部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颌面颈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大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单纯切除颈总动脉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同时切除低;而已先期或同时切除颈外动脉,出现并发症的机会更大。术后酌用抗凝或溶栓药物对于脑血栓、脑梗塞的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5.
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脑供血不足患者 ,用通心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给予 5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 4粒 ,每日 3次 ,疗程为 4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 ,并与 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 (V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或 P <0 .0 1 ) ,且多数血管搏动指数 (PI)升高 (P <0 .0 5) ;治疗后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的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 (P <0 .0 5) ,且PI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结论 通心络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供血 ,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6.
作者收治了10例鼻神经鞘瘤,发生在鼻腔和鼻窦各5例,其中上颌窦4例,额窦1例,同时累及鼻腔和筛窦1例。原发于鼻腔者症状出现早,易误诊为息肉;而鼻窦者则较晚,以窦腔扩大及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的症状为主,均有局部麻木或疼痛,多数发生囊性变,有3例上颌窦者发生恶变,2例属网状型伴囊变。作者发现肿瘤囊变区均位于AntoniB区。10例均作了手术治疗,认为对恶变者首次手术力求根治。  相似文献   
147.
气管肿瘤教科书上记载占2% ,神经鞘瘤则更少见 ,目前众多CT著作中还未见有气管神经鞘瘤的图谱。我院接诊一例 ,报告如下。患者男 ,42岁。声嘶8个月 ,呼吸困难逐渐加重3月余 ,于2001年3月21日入院检查。体检 :一般情况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胸骨上凹区域触及肿块 ,颈静脉无怒张。X线片 :心肺 (一 ) ,纵隔无增宽。CT平扫 :主动脉弓上缘层面见气管前壁 (偏右 )向腔内和腔外凸出一哑铃状软组织块影 ,3.6cm×3.3cm ,边缘较光整 ,腔内占位2/3左右 ,CT值51Hu,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考虑气管良性肿瘤 (图1)…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高血脂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medison-8000Ex高频超声对120例高血脂患者及120例血脂正常者两组,观察其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血脂升高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彩超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情况,对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预报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9.
神经鞘黏液瘤(NSM)是由周围神经鞘或神经支柱起源的良性肿瘤,最早于1969年由Harkin和Reed发现报道,Gallager和Helwig于1980年以“Neurothekeoma”的病名报道了53例相似的病例。临床常误诊为神经纤维瘤。我科收治左颈部NSM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0.
蔡丹辉  杨应明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4,36(1):379-381,封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SONOPET MODEL UST-2001超声乳化吸引系统,采用后入路方法,结合显微手术切除40例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结果 术中全部病例均在超声乳化技术辅助下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视野暴露清晰,椎板切除范围可控,无继发损伤发生,出血量为50~150 mL,平均出血量7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前后MR影像展示证实肿瘤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住院天数8~12 d,平均10 d,随访3月~4年,无脊柱不稳、根痛、复发等现象.结论 后入路椎管内脊髓腹侧及腹外侧神经鞘瘤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技术切除,是一种十分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特别是在骨窗形成和肿瘤全切除上,无物理性挤压、旋转撕脱伤及高温灼伤,且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脊柱的稳定,避免术后疼痛,能充分达到微创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