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71.
"循环针法"是本院已退针灸专家黄清志医师独创。临床运用50余年,疗效颇丰。内科杂证(如:不寐、遗精、心悸、健忘、眩晕、头痛、脏躁、中风后遗症等,常规针刺疗效不佳时选用该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法包括四组穴位,分别位于头体部、背部、腰部、腹部。每天针刺一个部位,4天针刺完所有的部位。所选取的穴位通过调理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之功能,使十二经经气循环如常,疾病自除,故将此针法命名为"循环针法"。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72.
《灵枢·经脉》详细描述足少阳胆经的循行、是动病、所生病,阳陵泉是其上腧穴,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根据所在腧穴的主治规律,阳陵泉具有广泛的临床作用。以《灵枢》为基础,对路绍祖老师运用阳陵泉穴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根据临床病例,通过经络理论探讨其治病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3.
本工作比较了电针“足三里”及“阳陵泉”对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放电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电针上述二穴均可抑制上述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放电活动,但二者抑制程度有明显差异,电针“足三里”抑制上述放电的作用比电针“阳陵泉”更大。这一结果表明,不同经穴在功能上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74.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的分支与阳陵泉的关系。方法:解剖观测80例腓总神经及其分支。结果:在小腱上段上区,腓骨头前下方趾长伸肌深面,有扇形分布的胫骨前肌支和膝关节支:在小腿上段中上区即腓骨头下方平均2.15cm ̄4.99cm.胫骨前缘外侧2.26cm ̄5.62cm有腓深神经的肌腓骨管段。结论 阳陵泉窗略下方有腓总神经的胫骨前支和腠关节支,此穴后下方为腓深神经的肌腓骨管段。  相似文献   
275.
针刺阳陵泉缓解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γ—氨基丁酸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针刺阳陵泉为主作观察组 ,针刺足三里为主作对照组 ,观察了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 (CSF)γ-氨基丁酸 (GABA)的影响。结果 :临床抽搐控制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但总有效率无差异 ;对 CSF中 GABA的影响 ,观察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针刺阳陵泉能较好地缓解痉挛状态 ,同时能提高 CSF中 GA-BA的浓度。  相似文献   
276.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笔者近几年来对59例患者进行了针灸治疗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7.
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自威 《陕西中医》1994,15(4):175-176
结合病因辨证和经络辨证来选取穴位和药物,以强的松龙、当归注射液等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痛56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此法有温经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278.
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60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毕振宇 《陕西中医》2006,27(6):726-727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以针灸(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加中药离子导入(防己、草鸟、牛膝等)治疗;对照组60例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膝阿是穴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P>0.05)。2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9.
温针合穴注射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平 《陕西中医》2003,24(11):1031-1031
目的 :观察温针合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 :急性期对病变处相对应夹脊穴 2~ 4个 ,注射强的松龙、利多卡因、Vit B12 混合液并结合温针。结果 :共治疗 1 2 0例 ,总有效率为 95 %。提示 :本法对本病可以更迅速地抗炎、消肿、促进神经根周围的炎性水肿的吸收 ,减少神经纤维的水肿和变性 ,取效快捷 ,并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0.
The acupoint Yanglingquan (GB 34) has the effects of normalizing the functions of the liver and gallbladder, clearing away damp-heat, and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and tendons. In clinic, it is commonly used for treating hemiplegia, paralysis, pain and numbness in the lower limbs, swelling and pain in the kn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