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57篇
  免费   3612篇
  国内免费   3156篇
耳鼻咽喉   277篇
儿科学   504篇
妇产科学   303篇
基础医学   3724篇
口腔科学   2535篇
临床医学   14979篇
内科学   4246篇
皮肤病学   695篇
神经病学   1241篇
特种医学   39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18136篇
综合类   27009篇
预防医学   5539篇
眼科学   922篇
药学   9934篇
  195篇
中国医学   12908篇
肿瘤学   1698篇
  2024年   616篇
  2023年   2003篇
  2022年   2450篇
  2021年   2743篇
  2020年   2429篇
  2019年   2304篇
  2018年   1160篇
  2017年   1954篇
  2016年   2199篇
  2015年   2685篇
  2014年   4652篇
  2013年   4892篇
  2012年   6124篇
  2011年   6800篇
  2010年   6385篇
  2009年   6256篇
  2008年   6947篇
  2007年   6236篇
  2006年   5783篇
  2005年   5933篇
  2004年   4638篇
  2003年   3956篇
  2002年   3173篇
  2001年   2822篇
  2000年   2386篇
  1999年   1906篇
  1998年   1664篇
  1997年   1517篇
  1996年   1338篇
  1995年   1165篇
  1994年   1002篇
  1993年   649篇
  1992年   520篇
  1991年   465篇
  1990年   355篇
  1989年   380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背景与研究目的: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显上升。因Barrett食管患常常是食管腺癌的前期病变,因而有人倡议应对患有Barrett食管的这类高风险病变患进行监测,以便发现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但这种监测是否对食管腺癌患的存活有影响还不清楚。该研究旨在经过对一组认为有进展性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高风险患进行监测后,以确认该监测对食管腺癌患死亡率的影响。患与方法:在Medline上搜索1985-2004年发表的有关胃食管反流性疾病、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献,作对其中假设的100例高风险患(男性、50岁以上的Barrett食管患,但在入选时未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分析监测的意义。结果:其中4例患在监测的过程中发生了腺癌,2年时存活率为78.9%(95%CI 64.9%~88.5%),5年时为78.6%(95%CI 62.8%~89.2%)。同时,约有515~2060例Barrett食管患未能纳入该项监测或调查,其中有16~61例发生了腺癌,而存活率在2年时只有37.1%(95%CI 25.4%~50.3%)。5年时只有16.7%(95%CI 9%~28.3%),比受监测的存活率低得多。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逆行神经追踪法研究大鼠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通路。方法: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非交感神经切除组(A组)和交感神经切除组(B组),每组15只,交感神经切除组切除左侧L1以下椎旁交感干。两组左侧骶髂关节注入30%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20μl,72h后取出双侧的L1-S1背根神经节(DRG),TMB法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RP阳性神经元细胞并计数。结果:两组左侧L1、L2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HRP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左侧L3-S1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1-S1神经节含有支配同侧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元,同侧椎旁交感干可能是骶髂关节到L1-L2神经节重要的传入神经旁路,而不是到L3-L5神经节的传入旁路或重要的传入旁路。  相似文献   
83.
曾晓峰  赵建宁 《人民军医》2006,49(9):546-548
1 关节内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关节内骨折的诊断要遵循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全面、细致地进行体检,这是避免漏诊误诊的基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通过CT、MRI、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和关节镜检查等手段,对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软骨下微小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移位等做出及时、全面和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84.
皮皮 《健康之友》2006,(12):110-111
在成年以后,人体的所有器官都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维持期,并逐渐走向老化。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让关节提前变老的“后备力量”。如果再有以下几种情况,那关节“提前退休”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5.
陶月梅  周玉玲 《新疆医学》2006,36(2):150-151
为了减少膝关节术后关节粘连,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CMP下肢关节被动活动器,对下肢损伤病人术后早期合理进行功能锻炼,使股四头肌及膝周围软组织迅速恢复其弹性,防止粘连,减少肢体功能障碍或二次手术,共19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在初次关节成形术中无诊断价值 关节成形术术后闭式引流在许多医院已非常普遍,为研究在膝和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与术后伤口表浅和深部感染诊断的相关性,澳大利亚的Weinrauch近期完成了一项临床研究,他将初次接受单侧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使用闭式引流的387名患者的引流管尖端取出并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伤口存在感染的患者引流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而引流管尖端培养为阳性的患者无一存在伤口感染。由此研究人员认为,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对于初次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的诊断无实际价值(ANZ,Surg,2005,75:887~888)。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下颈椎的屈曲程度与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已施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病例的术前颈椎过屈位X线像,测量C2~C7间的角度,复习手术经过,分析可完成螺钉固定的颈椎曲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在已完成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75例患者中有58例屈颈侧位X线像显示下颈椎呈后凸状态,后凸角平均为17.25°;另17例屈颈侧位片见下颈椎呈前凸状态,但这些病例都是体形瘦长者。结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仅适合于下颈椎可以很好屈曲及体形瘦长的病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利用单纯后路复位,同时行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既不需要颅骨牵引,也不需经口腔齿状突切除.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病人20例,手术前后利用CT及MRI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价脱位及脊髓延髓受压程度.根据是否合并寰枕融合分别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技术3例及C2椎弓根~枕骨螺钉技术17例.手术中向前推压C2棘突或通过C2椎弓根及枕骨螺钉间撑开将齿状突向前、下牵拉以恢复齿状突与C1前弓的解剖关系.结果 20例病人随访6-48个月,1例术后1周因基底动脉内血栓形成死亡,其余19例均明显改善.手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脊髓延髓均获彻底减压,合并脊髓空洞的5例病人,空洞均明显缩小;各项影像学测量指标均明显好转(P<0.01).1例于术后3个月时CT提示复位部分丢失,但螺钉位置良好,脊髓延髓减压良好,脊髓空洞继续缩小,6个月时骨性融合.结论 首先选择后路复位及固定,而不是前路经口腔齿状突切除减压,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简单有效,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上胸椎前方解剖关系复杂,由浅及深为肌层: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骨性结构:胸骨柄,胸锁关节;血管性结构:左、右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左无名静脉,左、右头臂静脉,甲状腺下动脉,胸导管;神经组织:喉返神经,交感神经链;其他深层组织:食管,气管,甲状腺,胸腺。这些器官和组织相互交错,互为邻里,错综复杂。此处椎体或脊髓前方病变时,前方入路可直接暴露病变部位,术野清晰,手术直接,效果明确,但易损伤以上相邻组织,严重者损伤胸髓,导致患者高位截瘫。  相似文献   
9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9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76髋)进行了平均5.6(2.5~10.5)a的随访。[结果]至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6.8(4~51)分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85.2(55~94)分,优良率为89.5%。1例感染行Ⅱ期翻修;2例在扩髓时出现股骨颈或股骨距裂缝骨折,但未到达小粗隆以下,未予特殊处置;1例出现足下垂,术后3个月后恢复,1例深静脉血栓,余病例无假体松动、断裂以及脱位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9.2%(7髋),但对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与其它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