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2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5篇 |
内科学 | 83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44篇 |
综合类 | 168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79篇 |
中国医学 | 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越来越受到重视。1966年Jenning提出IRI的概念。医疗工作者们致力于研究IRI的病理机制,以及限制IRI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其机制仍未明了。现将其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1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缺血时,无氧代谢占主导,使细胞内p H降低。 相似文献
62.
本实验观察了家兔创伤后胃粘膜损伤情况及川芎嗪的防治效应。发现动物创伤后目粘膜损伤严重.出现应激性溃疡.同时血浆和胃粘膜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商二醇含量增加,且胃粘膜细胞有明显的钙积聚。而应用川芎嗪防治的动物.脂质过氧化反应被明显地抑制,钙超载现象显著减轻.胃粘膜损伤轻微。提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自由基反应和细胞内钙超载有关,川芎嗪对应激性溃疡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芍药散精简方(FBD)含药脑脊液对不同因素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来探讨当归芍药散精简方(FBD)防治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以MTT法观察FBD含药脑脊液对谷氨酸、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和氯化钾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中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连续多次给药(1.62g生药·kg-1)后0.5h~2.5h的FBD含药脑脊液对过氧化氢损伤的PC1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0.01),其中以1.5h的FBD含药脑脊液保护作用最明显;该时间点FBD含药脑脊液对谷氨酸、连二亚硫酸钠和氯化钾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亦有显著保护作用,且随脑脊液添加量增加保护率捉高.结论FBD含药脑脊液对PC12细胞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对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和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电离辐射诱发的脑组织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成熟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硫酸镁实验用药组,用6MeV电子线对实验大鼠进行20Gy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分别于1、7、14和30d处死、取样,应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定量分析大鼠脑组织中钙、镁离子含量,用干一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了病理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大鼠脑水肿明显,脑组织中钙离子含量显著升高(P〈0.05),镁离子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硫酸镁实验用药组大鼠脑组织Ca^2+变化不大,脑水肿程度较前者轻(P〈0.05)。结论早期使用硫酸镁可抑制辐射引起的脑组织中钙离子的超载,减轻脑组织水肿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和探讨内向整流钾通道(Ⅰ_(K1))激动剂盐酸扎考必利(zacopride,Z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所致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氯喹干预组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观测各组全心质量/体质量比和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大鼠心室肌细胞电压门控钙电流(Ⅰ_(Ca-L))、静息膜电位(RMP)及动作电位时程(APD)的变化。选用新生1~3 d的SD乳鼠,用0.08%胰蛋白酶和0.04%Ⅱ型胶原酶消化心脏组织,经差速贴壁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纯化心肌细胞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Zac干预组、Zac+BaCl_2干预组和Zac+氯喹干预组,培养24 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Iso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心肥厚指数、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增加,膜片钳结果提示RMP减小APD明显延长;Zac干预组明显抑制心肌肥大,并增大RMP,缩短APD。同时应用低剂量Ⅰ_(K1)抑制剂氯喹可明显抑制Zac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并逆转Zac对RMP和APD影响。在乳鼠心肌细胞,Iso可使细胞表面积增大,细胞内[Ca~(2+)]_i增高;Zac干预后细胞形态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显著减轻钙超载。Ⅰ_(K1)阻断剂BaCl_2和氯喹可阻断Zac的效应。结论:Ⅰ_(K1)选择性激动剂Zac明显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为增强Ⅰ_(K1),进而增大RMP,缩短APD,从而阻断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依赖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6.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在AP的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认为,线粒体损伤与钙超载、细胞内ATP耗竭、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自噬受损等关系密切,这些病理变化共同参与AP的发生发展。此外,线粒体对腺泡细胞死亡途径的调控也在AP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AP中线粒体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对细胞内钙离子(Ca)的浓度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a/CaM/钙调蛋白激酶Ⅱ是心肌细胞CaM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之一。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一种重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2+酶,其表达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和电生理学特性。CaMKⅡ作为Ca调节通路的组成成分,在过度激活时会通过增加钙通道的开放频率而引发心律失常。而且在缺血再灌注初期,CaMKⅡ活性的增加可触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CaMKⅡ阻断剂对钙超载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综合分析钙离子的调节机制及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数据库1994~01/2010—01有关钙离子的调节机制及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载”;英文检索词包括“myocardialischemiaandreperfusioninjury,calciumoverload”。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相关文献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255篇相关文献,其中11篇文章符合要求。资料综合: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包括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产生、钙超载等机制。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钙超载机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过程极其复杂。钙超载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Na+-Ca2+交换器、钙泵活性降低、线粒体功能紊乱以及自由基生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具体作用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帕金森病猴模型红细胞内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猴模型红细胞内钙、镁离子浓度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间的相互联系。方法:采用逐日肌注MPTP法(0.1mg/kg/d)制造帕金森病猴模型,运用行为学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并划分病期。抽取不同病期的血样,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红细胞内的钙镁离子含量。结果:红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在亚临床期即表现为明显的增高(P<0.05)。临床早中晚期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增高(分别为P<0.01,P<0.01和P<0.001)。而红细胞内镁离子含量在亚临床期及临床早期明显低于对照(均为P<0.05),临床中晚期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降低(均为P<0.01)。结论:帕金森病猴模型红细胞内钙、镁离子浓度随着病情的发展呈现规律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