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01篇
  免费   19003篇
  国内免费   11265篇
耳鼻咽喉   3952篇
儿科学   2477篇
妇产科学   2782篇
基础医学   16535篇
口腔科学   4856篇
临床医学   37055篇
内科学   22860篇
皮肤病学   1409篇
神经病学   7740篇
特种医学   192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1篇
外科学   13757篇
综合类   91047篇
预防医学   30129篇
眼科学   2440篇
药学   39520篇
  587篇
中国医学   30308篇
肿瘤学   10671篇
  2024年   3146篇
  2023年   11050篇
  2022年   9439篇
  2021年   11204篇
  2020年   10708篇
  2019年   10161篇
  2018年   5312篇
  2017年   8999篇
  2016年   9584篇
  2015年   10003篇
  2014年   14470篇
  2013年   14122篇
  2012年   17596篇
  2011年   17853篇
  2010年   14971篇
  2009年   15705篇
  2008年   19132篇
  2007年   16180篇
  2006年   14836篇
  2005年   15477篇
  2004年   13122篇
  2003年   12814篇
  2002年   10863篇
  2001年   9218篇
  2000年   6689篇
  1999年   5835篇
  1998年   4781篇
  1997年   4175篇
  1996年   3709篇
  1995年   3145篇
  1994年   2667篇
  1993年   2224篇
  1992年   1920篇
  1991年   1708篇
  1990年   1416篇
  1989年   1491篇
  1988年   659篇
  1987年   464篇
  1986年   328篇
  1985年   201篇
  1984年   84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究3种检查方式(X线、CT、MRI)用于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检查方式( X线、CT、MRI)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X线组(40例)、CT组(40例)与MRI组(40例),3组患者治疗手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3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穿刺次数与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对比发现,CT组与MRI组PKP、PVP手术时间均短于X线组,并且穿刺次数与VAS评分分别少于、低于X线组,以上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 05).结论:CT与MRI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与PVP术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临床指导作用,故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收集藿香正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基于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以瑞德西韦为对照,探索藿香正气汤潜在治疗COVID-19的成分,并选出对接较好成分进行药理学机制预测,初探其药理学机制。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5种与新冠病毒3CLpro结合能力强于瑞德西韦的小分子成分。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抗病毒途径可能是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结论 成分C1-C5与3CLpro结合良好,推测其可能是潜在的3CLpro的抑制剂,为抗病毒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84.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1):107-109
目的:探讨高通量和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维持性透析治疗的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分别给予高通量或低通量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液钙磷水平。结果:单次透析后两组患者血钙、尿素氮、血清肌酐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磷水平下降比研究组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这两项指标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血钙、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磷、iPTH和β_2-MG水平与入组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维持透析相较于低通量透析来说,能够增加磷的去除,稳定血钙水平,降低血清iPTH水平,改善机体内钙磷代谢。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维生素C、维生素D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抽选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0例,回顾分析其基本资料,以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单用甲硝唑的对照组,联用甲硝唑、维生素D、维生素C的研究组,每组30例。对比组间治疗效果和停药1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研究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维生素D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显著疗效,能减少停药后的复发率,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预测全国和辽宁省2005—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收集全国和辽宁省2005—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数据,用灰色模型GM(1,1)进行预测。结果拟合全国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方程GM(1,1)为X(k+1)=544.294e~((0.10895k))-543.801,C=0.35,P=1.0,模型精确等级为优秀;拟合辽宁省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方程GM(1,1)为X(k+1)=953.269e~((0.04488k))-953.257,C=0.32,P=0.972,模型精确等级为优秀。结论灰色模型GM(1,1)能较好地预测全国和辽宁省2005—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趋势,可为手足口病防治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用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大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t dermatitis,IA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I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皮肤护理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除传统皮肤护理外加用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炎改善情况、皮炎愈合时间及皮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炎愈合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无痛保护膜联合造口袋治疗IAD,临床效果显著,且愈合快,复发低。  相似文献   
8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61-763
目的探讨肾动脉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检查在腹腔镜取石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拟行腹腔镜取石术治疗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3例。以术前未接受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检查者为对照组,以术前接受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检查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行腹腔镜取石术治疗时,建立皮肾通道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75.75%,而观察组93.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周围脏器副损伤发生率为90.90%,而观察组69.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取石术前应用肾动脉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检查可有效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术后副损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初步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重性抑郁障碍(M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17例首发MDD患者治疗前后及17名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GSK-3β、丝氨酸-9磷酸化GSK-3β(p-Ser9-GSK-3β)的蛋白水平及差异。结果 1患者组治疗前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8,P<0.05);经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后,GSK-3β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t=-2.176,P<0.05);治疗后的GSK-3β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2,P>0.05)。2患者治疗前p-Ser9-GSK-3β的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t=4.676,P<0.01);经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后,p-Ser9-GSK-3β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增加(t=3.892,P<0.01);治疗后p-Ser9-GSK-3β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5,P<0.01)。结论 GSK-3β可能参与了MDD的发生及发展;氟西汀分散片可通过磷酸化GSK-3β使其失活,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降调节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IVF-ET的患者。在选定长方案为分析对象中,1 822例输卵管因素患者,239例EMs,包括219例Ⅰ~Ⅱ期,20例Ⅲ~Ⅳ期,分析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的差异。另外,进一步分析Ⅲ~Ⅳ期组中不同降调节方案的IVF-ET结局,其中包括38个长方案周期,119个超长方案周期,29个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结果Ⅲ~Ⅳ期EMs组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比Ⅰ~Ⅱ期及输卵管组均高,而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数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但三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Ⅳ期EMs组中,行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组的Gn总量显著低于长方案及超长方案组,且获卵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三组的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超长方案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较其他两组有升高趋势。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EMs患者行IVF-ET可获得和输卵管因素患者相同的成功率;超长方案对于Ⅲ~Ⅳ期EMs的胚胎质量无明显改善,但有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