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18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7篇
综合类   871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30篇
  3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采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复合体(DVC)微量注射血管活性肠肽(VIP),观察胃黏膜血流量(GMBF)变化和电针对GMBF的调整作用。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中枢进行定位和注射,电针足三里穴,用氢气清除法测定GMBF;放射免疫法测量外周血中VIP含量。结果:DVC微量注射VIP后,血中VIP含量增加(P<0.01),GMBF明显增加(P<0.01)。电针(EA)足三里穴加强了GMBF放大效应。结论:DVC注射VIP对GMBF有放大效应,证实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NEIS)中VIP是重要的神经肽,DVC是VIP作用的社会中枢特异性部位之一,电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正>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是指在没有声源或电刺激存在下的一种声音感觉。据统计,人群中约10%30%的个体有过耳鸣的感觉,其中3%30%的个体有过耳鸣的感觉,其中3%4%的患者因此求医,60岁以上老人耳鸣患者率高达24.2%〔1〕。近年来随着电子音乐的流行,噪声引起的耳鸣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倾向,调查显示89.5%的在校大学生在接触强声音乐刺激后出现过短暂耳鸣,其中14.8%的人  相似文献   
103.
在一天中,老人最易突发急症的时刻就是夜晚,且一旦发作,通常就是比较严重的病症。脑血管病一到夜晚,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如果老人本就血管狭窄,则很容易发生血栓。此外,夜晚迷走神经的兴奋,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较大,并因此引发脑出血等问题。老人若在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等症状,应想到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心绞痛、心梗、心衰等心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易在夜晚发作的原因与脑血管  相似文献   
104.
王忠军 《当代医学》2014,(34):105-106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早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2组(n=36)。治疗组采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部分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手术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对患者损伤小等优点,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梗死与迷走神经张力异常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陈旧性脑梗死患者1483例,按脑梗死解剖部位将其分为基底节区组1045例与非基底节区组438例。对比分析2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及频域参数。时域参数包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代表R-R间期与平均R-R间期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参数为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结果基底节区组年龄69岁患者发病率显著低于非基底节区组患者(P0.05),而基底节区组年龄≥70岁的患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组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18.4%vs 13.9%,P=0.038)。基底节区组仅年龄≥80岁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56.8%vs 41.0%,P=0.031)。2组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与基底节区组非PAF患者和非基底节区组合并PAF患者比较,基底节区组合并PAF患者的SDNN、RMSSD、PNN50均显著增高、LF/HF则显著减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梗死呈增龄发病增加趋势,患者多发PAF,基底节区脑梗死合并PAF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相似文献   
106.
季冬英 《中国药房》2014,(18):1694-1696
目的:了解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2004-2012年报道的34例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AD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男、女比例(52.94%vs.47.05%)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患者发生ADR的比例(47.06%)高于其他年龄段,咬伤部位位于四肢的比例(67.65%)高于其他部位,ADR以全身性损害(52.94%)和神经系统损害(44.12%)为主。结论:临床应加强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ADR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7.
心脏介入术是通过外周血管穿刺途径将特质导管送至心脏相应的病灶部位直接治疗心脏疾患,对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和风心病等心脏疾患均有较好的效果,是当前国内外诊治心脏病必要的手段之一.但该治疗手段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是少见却极度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而又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0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采用单纯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3例则采用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穿孔修补术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h、48h、72h观察组基础胃酸分泌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痊愈率79.2%,观察组96.32%;对照组复发率17.0%,观察组3.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术+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情况,为临床预防该症状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时间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5例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在拔出动脉鞘管后的20 min之内,有3例发生在手术后返回病房时,还有2例发生在手术后的1 h之内。抢救之后有3例在5 min之内意识转清,有17例在30 min之内心率等恢复正常。结论心血管介入术治疗在术前和术后都需要积极的准备,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观察,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的处理和抢救,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0.
胃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临床主要应用胃癌根治手术治疗。为进一步地探讨胃癌根治手术的应用价值,笔者回顾分析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