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7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41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35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1226篇
预防医学   710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442篇
  2篇
中国医学   353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实验用 4~ 5月龄和 15~ 16月龄的 app/ ps1dtg小鼠各 5只 ,同龄野生型小鼠每个年龄组各 5只 ,用β-NADPH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刚果红组织学染色显示神经炎性斑 ,无偏性体视学计量皮质和海马神经炎斑的总体积 ,研究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在 app/ ps1双转基因 (app/ ps1dtg) AD模型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异常分布 ,探讨其在该模型小鼠及 AD患者脑内病理改变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n NOS阳性神经元在各组小鼠皮质和海马内的分布没有区别 ,4~ 5月龄 app/ps1dtg小鼠皮质和海马可见神经炎斑 (NP)和营养不良性 NOS阳性神经突 (DTN) ;15~ 16月龄 app/ ps1dtg小鼠皮质和海马内NP的体积分别是 4~ 5月龄 app/ ps1dtg小鼠皮质 NP的 5倍 (P<0 .0 0 5 )和 8倍 (P<0 .0 0 1) ;15~ 16月龄 app/ ps1dtg小鼠皮质内 DTN的体积明显增大 (P<0 .0 1) ;且伴有 NOS阳性神经元形态的改变及海马 CA1 区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减少 (P<0 .0 5 ) ,DTN的形成与 NP呈正相关关系 (r=0 .85 ,P<0 .0 5 )。本实验结果表明 ,app/ ps1dtg小鼠能够模拟 AD患者脑内 NOS阳性神经元的病理改变 ,DTN的形成可能与 Aβ的毒性作用有关 ,DTN产生的 NO可能参与 app/ ps1dtg小鼠和 AD的神经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2.
癫(疒间)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迄今对癫(疒间)发病机理和抗癫(疒间)药物(AED)的研究主要依靠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建立携带人类淀粉样前体蛋白瑞典型突变(Swedish mutation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SWE)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将人类APPSWE转基因导入C57及昆明种小鼠受精卵内,然后将注射后保持完整的受精卵移植到假孕母鼠的输卵管内,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荧光原位杂交及逆转录PCR分析子代小鼠中外源基因的整合及表达情况。结果 注射后卵的存活率和幼子出现率分别为76.62%和10.38%;外源基因整合率为35.29%;共获得6只首建小鼠,已稳定传3代,PCR检测共55只阳性;提取阳性小鼠心、脑、肝、肾组织及骨骼肌以人类APPSWE基因外显子特异的引物进行逆转录PCR分析,结果发现其心、脑组织及骨骼肌中具有人类APPSWE基因的表达。结论 说明携带淀粉样前体蛋白瑞典型突变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已制备成功。  相似文献   
54.
细胞色素P450 1A1cD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CytP4501A1cDNA片段亚克隆至哺乳动物细胞高表达型穿梭载体中,酶切图谱显示片段被正向克隆于多克隆位点中。运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入人羊膜FL细胞中国仓鼠CHL及V79细胞中,经G418筛选3周后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并扩大成系。  相似文献   
55.
鼠源轮状病毒vp7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费蕾  李晋涛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2003,19(2):93-96,100
目的:构建表达鼠源轮状病毒抗原基因vp7的植物表达载体及植物转化研究。方法:抗原基因vp7经PCR扩增后直接克隆到PUC-T载体,双酶切目的片断和植物表达载体,以T4连接酶将目的片断与载体相连接,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结果:以重组农杆菌为介导将靶基因转入到马铃薯外植体。成功地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并转入到农杆菌中;以农杆菌为介导获得抗性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结论:通过PCR检测,初步确定轮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vp7已成功地整合到马铃薯植株中。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转基因小鼠高表达的FasL对Sertoli细胞在睾丸局部感染时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溶脲脲原体 (UU)分别注入FasL转基因及野生型小鼠膀胱 ,模拟上行性感染的途径。分别在感染后 1、2和 3wk处死小鼠 ,分离睾丸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 ,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UU感染前后 ,Ser toli细胞上FasL和TGF β、IL 1α、IL 6的表达及分泌格局的差异。从野生型小鼠睾丸组织中分离高纯度的Sertoli细胞 ,与未感染UU的对照组相比 ,观察UU感染后FasL Sertoli细胞介导Fas Jurkat细胞的凋亡能力的变化。结果 :UU感染组的转基因小鼠 ,睾丸组织发生的病理改变比野生型更为明显 ;两种小鼠感染后Sertoli细胞分泌的调节因子变化格局不同 ;感染后Sertoli细胞对Jurkat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结论 :在抗感染免疫中 ,转基因表达的FasL可影响Sertoli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格局 ,进而影响睾丸局部的免疫平衡。过高表达的FasL对机体的抗感染应答并非一定有利。  相似文献   
5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x基因(HBx)是HBV复制和扩散所必需的基因,在乙肝慢性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建立研究HBx基因功能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并在体内研究X蛋白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CMV启动子和HBx基因开放阅读框的HBx基因表达载体pcDNA3-HBx,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表达人干扰素,探讨用植物细胞表达人类基因的可行性。方法:用PCR从pBV889扩增人干扰素α2b(hIFN-α2b)编码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载体和pBI121,进而构建植物细胞表达载体pBIFN。用冻融法将pBIFN导入根瘤农杆菌LBA4404,经卡那霉素和利福霉素筛选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将hIFN-α2b基因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经G418筛选,形成阳性细胞。用PCR、RT—PCR、Western blot和WISH/VSV系统检测转基因组织。结果:经PCR检测表明hIFN-α2b基因已成功整合到人参愈伤组织细胞基因组中。RT-PCR证明存在hIFN-α2b基因的转录产物。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能有效表达hIFN-α2b蛋白。WISH/VSV系统检测分析表明表达的hIFN-α2b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本研究利用转基因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成功地表达了人干扰素,为进一步提高口服干扰素的疗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9.
自从1992年Roybholds从成年鼠脑纹状体中首次分离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后,其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神经干细胞为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成为多种类型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能力。对神经系统的修复,神经干细胞有巨大的治疗前景,其逐步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由于神经干细胞是良好的靶细胞及转基因治疗载体,  相似文献   
60.
HBsAg中蛋白与IL-18联合核酸免疫HBsAg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转基因小鼠鼠系所进行的HBV核酸疫苗免疫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1,2〕 提示核酸疫苗有治疗潜力。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在白细胞介素 18(IL 18)的辅助作用下 ,HBV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免疫HBsAg转基因小鼠的效果。材料与方法质粒构建 :引物设计 :上游引物 :5′ GTACTGCAGGCCATGCAGTGGAATTCC 3′ ;下游引物 :5′ GTAGATCTGAGAGTAACCCCATCTCTTTG 3′。PCR法扩增HBsAg中蛋白基因序列 ,将PCR产物亚克隆至pGEMTeasy载体 (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