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6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5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741篇 |
内科学 | 144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85篇 |
综合类 | 1058篇 |
预防医学 | 235篇 |
药学 | 421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119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235篇 |
2011年 | 279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207篇 |
2008年 | 222篇 |
2007年 | 249篇 |
2006年 | 265篇 |
2005年 | 240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位阿婆在早上准备出门时突然一头栽倒在地,急送医院,医生还是回天乏术,致其猝死的原因是她体内安装11年之久的心脏起搏器电池已经耗尽——今年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已经接诊和救治多位类似阿婆那样因起搏器电池耗尽就诊的患者。那么,能不能预测和判断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呢?听听该院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的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以起搏阈值增高为表现的起搏器电池耗竭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56岁,因间断性心悸、胸闷11年,加重1d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患者13岁时患白喉,未得到正规治疗,以后自述心率偏慢,但无不适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1994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于我院诊断为“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于19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经静脉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后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4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静脉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组),30例无经静脉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无起搏器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血浆凝血因子VmC舌性(FⅧ:C)、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植入起搏器组在植入起搏器前及植入后1、7 d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起搏器组和无起搏器组FⅧ:C、VWF和D-D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T: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起搏器组FⅧ:C、VWF和AT:A变化更甚.起搏器植入后第1天PT和PTT明显延长,FⅧ:C、VWF、FIB和D-D明显升高,AT:A和PLG:A明显降低(P<0.01):到第7天时PT明显缩短,AT:A和PLG:A明显升高,FIB和D-D还处于明显升高状态(P<0.01).结论:缓慢型心律失常惠者血液处于血栓前状态,植入起搏器手术时会使这一状况加深,但随后可有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44.
45.
老年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 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和老年患者自身情况,对26例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加强术后活动指导、心电监测、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26例患者中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病人生活质量,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1 临床资料 例 1女性 ,82岁 ,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室性早搏于右前胸安置 VVI型心脏起搏器 (Medtronic)。术中测得起搏阈值 0 .5 V,脉宽 0 .42 m s,感知灵敏度 2 .5 m V,起搏电压2 .5 V,频率 70次 / m in。术后常规服用普鲁帕酮 (心律平 ) 10 0mg,3次 / d,治疗室性早搏。出院后随访起搏器工作正常 ,室性早搏基本得到控制。 2年后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住院 ,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晕厥 ,抽搐 ,呼吸停止 ,心电监护示室颤 (图 1A) ,先后给予心前区拳击 ,利多卡因 10 0 mg静推 3次 ,无效 ,立即将除颤器电击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 相似文献
47.
患者,女,63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3年,再发1h于2004年4月17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6℃,P98次/min,R20次/min,BP130/70mmHg。神清,唇无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鸣音,HR140次/min,心律不齐,S1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提示:快室率心房颤动。当日夜间休息时出现心悸、头昏、胸闷、黑,监护仪显示:窦性心动过缓,bpm36次/min,阵发性房颤,140次/min。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型”,防止缓慢心律失常致晕厥、猝死,并利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于2004年4月21日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第7天,患… 相似文献
48.
起搏器囊袋血肿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局部加压胸带包裹或用注射器针头反复抽吸血肿.但对于囊袋内持续渗出,患者效果欠佳,我们采用自制猪尾引流导管经皮穿刺对起搏器囊袋血肿进行抽液;引流,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我院成功进行起搏器囊袋血肿穿刺引流术2例. 相似文献
49.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随着起搏治疗的开展,使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的寿命得到了延长。但老年心脏病人机体的应急能力差,起搏器置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又增加了其危险性。对这些病人如何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使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随访期,是值得关注与探讨的问题。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24例,经过精心医疗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双腔起搏器在植入后不同时期的工作状况及安全性.方法 对24例植入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即刻开启心房阈值自动测试功能,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心房起搏电压阈值的变化.同时进行手工测试电压阈值,并与自动测定的阈值比较.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起搏阈值变化为0.72~0.53V.随访期心电图未发现起搏失夺获及感知功能异常.对比1、3、6个月心房阙值自动测试和手工测试所得阈值变化,发现自动测试起搏阈值与同期手动测试起搏阈值数值及变化趋势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59±0.14 vs 0.55±0.12,P=0.195;0.58±0.13 VS 0.57±0.14,P=0.500;0.53±0.11 vs 0.52±0.13,P=0.909).同样.VCM测试结果与同期手工测试结果也未见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 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安全、可靠、有效,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患者的优化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