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233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18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2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年龄、步速和下肢形态对4~6岁幼儿步态的影响,为幼儿步态的评估以及助行机器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4岁、5岁以及6岁幼儿,共157名受试者。采用三维拍摄技术采集幼儿的步态参数,同时测量幼儿的形态指标(包括下肢长A、小腿长、大腿围、骨盆宽、转子间宽、足长、足围及足宽)。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与性别幼儿之间的步态差异,采用回归分析研究步速与其他步态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幼儿步态发展与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1)6岁幼儿的步态周期、步长以及步速显著高于4岁与5岁幼儿(P<0.05),6岁幼儿的摆动相百分比显著高于4岁幼儿(P<0.05),而6岁幼儿的支撑相百分比与步频显著低于4岁幼儿(P<0.05)。(2)随着步速的增加,幼儿的步长、步频以及摆动相百分比呈线性增大,步态周期、双支撑相百分比以及支撑相百分比均呈线性减小。(3)4~6岁幼儿的下肢长A、小腿长及转子间宽与步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对于4~6岁幼儿,随年龄增长其步态不断发展,表现为步长、步速、步态周期以及摆动相百分比不断增大,步频与支撑相百分比减小;步速与步长、步频以及步态周期等步态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下肢长、小腿长和转子间宽度是影响步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2.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45岁,以"反复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5年,加重伴行走不稳半月"于2008年7月入院。患者于5年前在午饭前劳累后突发表情淡漠、发呆不语,继之嗜睡,约1h后意识转清,不能回忆其过程,始每年发作3~4次,渐频繁,曾多处就诊,考虑"癔病",未予治疗,半月前劳累后上述症状发作1~2次/d,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A组,随机分为A1、A2两个亚组,镇痛液分别为罗哌卡因0.075%、0.1%,均复合2μg/ml芬太尼,于宫口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0.8%利多卡因,5 min后给负荷量8~10 ml镇痛液,确定镇痛平面,疼痛明显减轻后接希腊力美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药液6~8 ml/h,单次按压量3 ml,间隔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停药.30例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B组.记录观察产妇BP、HR、SpO2、产程、胎心、宫缩的变化及缩宫素使用率,同时评价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下肢活动度:采用改良Bromage(MBS)评估.结果 产妇BP、HR、SpO2平稳.A组用药10 min后疼痛明显减轻,均达到满意镇痛,A1、A2两个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A2两个亚组对下肢运动及产程无明显影响,其催产素使用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和0.1%罗哌卡因分别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均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不影响产程、产力.  相似文献   
114.
人体所有的器官,都有存在的意义,没作用的器官早已经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淘汰。眉毛的存在,也是有作用韵。眉毛被流传得最广的作用,是配合人类的直立行走姿态,防止汗液、雨水等刺激源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侵害眼睛。除了进化出的原始功能外,眉毛对于人类而言,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用,就是表达“心意”。总体来讲,眉毛的运动和形态,可以分为5种。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医院就诊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  相似文献   
116.
郭宇红  于龙  齐晓 《中医药导报》2019,25(4):130-132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理念指导的运动康复护理对尪痹患者关节活动度、11点疼痛数学等级量表(PI-NRS)评分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106例尪痹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子午流注理念指导的运动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前后关节活动度、PI-NRS评分、行走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痛指数、血沉、DAS28评分及晨僵时间均低于较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5 m步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与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P0.05)。结论:子午流注理念指导的运动康复护理利于改善尪痹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行走能力,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并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7.
周奕珩  夏荣慧  王敏 《新中医》2020,52(14):131-132
<正>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with Polyangiities,EGPA),既往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1]或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llerg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AGPA),是一种常累及中小血管,以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血管炎。EGP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样,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受累,易误诊、漏诊。急性期进展快,死亡率高,其1年生存率为90%,5年生存率仅为62%~75%[2]。本科室收治1例EGPA患者,以针药并用辨证论治,疗效良好,故加以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8.
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股骨颈骨折比较常见,多发于老年人[1],因老年人股骨颈骨质萎缩,疏松、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骨关节置换术作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陈旧骨折、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或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9.
郭琳娜  孙娟  王英杰 《河北医药》2008,30(9):1349-1349
患者,男,69岁.诉双小腿、足部无力半年于2007年4月28日入我院治疗.患者自半年前开始觉双小腿、足部无力,逐渐行走困难,卧床,伴双小腿、双足疼痛明显、麻木、怕冷,双小腿肌肉萎缩,全身皮肤颜色逐渐变深、干燥、变硬,易脱屑,腹胀逐渐明显,阴囊逐渐肿大.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查体:低热,体温为37.5℃.全身浮肿,皮肤颜色变深、干燥、脱屑,心肺未见异常.腹壁浮肿,肝脾无肿大,腹水征( ),阴囊重度水肿,L5-S1右椎旁压痛( ),右坐骨神经走行压痛,双小腿部压痛( ),股神经牵拉试验左( ),右( ),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Ⅳ ,足背背屈、跖屈不能,双侧袜套样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120.
《针刺研究》2007,32(2):92-92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德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针灸疗法能减轻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和行走困难症状。以前的试验已经显示出针灸疗法能缓解关节疼痛,但很多试验的规模都很小,科研人员很难确定针灸的这一效果究竟是不是一种安慰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