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62篇
  免费   1618篇
  国内免费   1683篇
耳鼻咽喉   318篇
儿科学   508篇
妇产科学   499篇
基础医学   1850篇
口腔科学   585篇
临床医学   4503篇
内科学   2669篇
皮肤病学   155篇
神经病学   694篇
特种医学   10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148篇
综合类   10390篇
预防医学   1809篇
眼科学   1660篇
药学   4035篇
  62篇
中国医学   2813篇
肿瘤学   655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1030篇
  2021年   1085篇
  2020年   913篇
  2019年   812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612篇
  2016年   721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1328篇
  2013年   1348篇
  2012年   1828篇
  2011年   1950篇
  2010年   1724篇
  2009年   1835篇
  2008年   2412篇
  2007年   1913篇
  2006年   1782篇
  2005年   1888篇
  2004年   1536篇
  2003年   1507篇
  2002年   1308篇
  2001年   1284篇
  2000年   961篇
  1999年   805篇
  1998年   710篇
  1997年   642篇
  1996年   575篇
  1995年   570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266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SideropenicDysphagla (S -D)综合征膜性蹼产生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S -D综合征2 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影像学检查显示膜性蹼在颈段食道前壁呈 2mm深的模样陷凹。血液学检查为缺铁性低血红蛋白性贫血改变。结论 :缺铁性贫血是S -D综合征的原因 ,铁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2.
ABC转运蛋白及其介导的白血病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血病的治疗中临床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MDR)已成为阻碍其疗效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各种耐药机制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利于提高化疗疗效。白血病的耐药性是指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不敏感 ,它可以是天然存在(内源性耐药 ) ,也可以是由抗癌药物所诱发 (获得性耐药 ) ,多药耐药是获得性耐药最重要的一种耐药形式 ,主要是指对已经接触过抗肿瘤药物无论在功能上或结构上都不相关的多种药物具有获得性耐药。目前认为 ,肿瘤耐药机制[1] 主要有 :( 1)药理耐药 ( pharmacologicalresistance) :指由机体对药物的影响所导致的耐药 ,如药…  相似文献   
103.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膜糖蛋白是细胞黏附受体整合素家族的成员,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影响着GPIa/Ⅱa、GPIb—IX—V及GPⅡh/Ⅲa等受体的功能,并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危险因素。本文就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及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宋业强 《家庭健康》2005,(10):28-29
面膜具有独特的护肤、美肤功能,深受爱美者的喜爱。面膜使皮肤与外界空气隔绝,皮肤温度上升。毛孔扩张,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面膜中各种有效成分能更好地深入皮肤而起到护肤、养肤的作用:面膜的覆盖可防止水分蒸发,使皮肤变得柔软润泽:面膜干燥时的收缩能使皮肤紧绷、毛孔缩小、消除皱纹:面膜剥离时把面部的污垢、  相似文献   
105.
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 e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是现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常用的打开晶状体前囊膜的方法,其优点很多,但同时也可引发新的手术并发症,如晶状体前囊膜收缩综合征(capsule contraction syndrome,CCS)。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构建普遍适合性的膜表达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修饰并建立HSP 70表达并结合在细胞膜表面的肿瘤细胞.方法RT-PCR法从人胚肾中获取HSP 70的cDNA,扩增成带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选择载体pDisplay,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多克隆酶位点中.DNA测序证实后,以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用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结果酶切电泳和DNA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正确;目的基因的上游带信号肽序列,下游带跨膜序列.RT-PCR产物电泳、Westem Blotting、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证实大量HSP 70表达并结合在转染的黑色素瘤细胞膜表面.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膜表达HSP 70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黑色素瘤细胞后,细胞膜表面表达丰富的HSP70.转染细胞可以进一步制备新型瘤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晕可宁颗粒的主要药效学 ,为临床提供药效学资料及治疗学基础。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破坏豚鼠一侧膜迷路感受器模型 ,探讨受试药对眼震颤、摆头及旋转的影响 ;采用内淋巴囊和内淋巴管阻塞手术复制豚鼠膜迷路实验性膜迷路积水模型 ,研究内耳组织平均中阶面积 (SMA)增加率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抑眩宁阳性对照组、晕可宁颗粒 (8、16g/kg)模型给药组豚鼠眼球震颤次数减少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成功复制了不同程度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 ,表现为前庭膜重度膨出 ,前庭阶缩小 ,膜蜗管增大 ,SMA增加率变大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晕可宁颗粒灌胃后可减轻豚鼠实验性膜迷路积水的程度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MA增加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晕可宁颗粒可以减轻内淋巴囊积水程度 ,对梅尼埃病症状有对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用动物血栓栓塞模型显像评估99^Tc^m标记人源化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F(ab)2片段SZ21F(ab)2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体外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犬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估SZ21F(ab)2与血小板结合的亲和性和特异性。以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IT)法修饰SZ21F(ab)2分子的亚氨基,以99^Tc^m-葡庚糖酸钠(GH)转换络合法进行标记。分别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和ELISA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及生物活性。对3条肺动脉血栓和8条(包括上述3条)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比格犬模型进行显像研究。结果SZ21F(ab)2抑制ADP诱导的犬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聚集实验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2.49±1.88)μg/ml。ITLC法测得标记物的放化纯为90%~95%,ELISA测定结果表明标记后抗体保留了免疫活性。注射显像剂后1h,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均出现放射性浓聚。注射后3h,在体显像肺动脉血栓和后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模型的放射性靶/本底(T/B)比值分别为3.03±1.18和3.51±0.62。肺动脉血栓部位和后肢深静脉血栓部位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为0.083%ID/g和0.076%ID/g。体外检测结果表明:肺动脉血栓与正常肺组织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12.8,后肢深静脉血栓与血液的单位质量放射性比值平均为5.2,与肌肉的比值平均为127.0。结论99^Tc^m-SZ21F(ab)2与人血小板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有潜在的血栓显像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病情凶险,是临床上必须重视的危重症.总结近年来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对目前常用的一些治疗弥漫增殖性狼疮肾炎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0.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与健康人血小板功能的不同。方法 :检测 3 2例ACI患者和 18名对照组人群的血小板粘附率 (PAdT)、血小板聚集率 (PAg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ACI患者组PAdT、PAgT、CD41、CD62p和CD63的检测值分别为 ( 3 1± 13 ) %、( 4 0± 14 ) %、( 12 3 4± 3 3 1) %、( 7 82± 2 5 9) %、( 2 1 3 4± 6 63 ) % ;对照组上述检测值分别为 ( 2 2± 9) %、( 2 7± 13 ) %、( 8 98± 2 5 0 ) %、( 4 87± 1 79) %、( 17 87± 4 45 ) %。结论 :ACI患者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 ,血小板活化与ACI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