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64篇
  免费   4731篇
  国内免费   2058篇
耳鼻咽喉   528篇
儿科学   466篇
妇产科学   777篇
基础医学   2647篇
口腔科学   1097篇
临床医学   21947篇
内科学   6388篇
皮肤病学   886篇
神经病学   1806篇
特种医学   34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6195篇
综合类   56396篇
预防医学   11039篇
眼科学   1455篇
药学   27683篇
  698篇
中国医学   11402篇
肿瘤学   462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114篇
  2023年   2759篇
  2022年   3329篇
  2021年   5801篇
  2020年   3863篇
  2019年   3353篇
  2018年   1461篇
  2017年   3351篇
  2016年   3690篇
  2015年   4340篇
  2014年   8228篇
  2013年   7722篇
  2012年   9468篇
  2011年   9934篇
  2010年   9319篇
  2009年   8874篇
  2008年   9501篇
  2007年   8602篇
  2006年   8571篇
  2005年   9070篇
  2004年   8867篇
  2003年   8119篇
  2002年   6112篇
  2001年   5096篇
  2000年   3858篇
  1999年   2785篇
  1998年   2348篇
  1997年   2053篇
  1996年   1791篇
  1995年   1643篇
  1994年   1191篇
  1993年   761篇
  1992年   668篇
  1991年   592篇
  1990年   448篇
  1989年   514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药剂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4例于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患儿丙泊酚、芬太尼维持手术麻醉效果,对照组则采用丙泊酚、异氟烷两种药物进行研究对照。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呼之睁眼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8/42),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芬太尼两种药物进行手术麻醉维持,不仅有利于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还能明显减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并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胺碘酮单用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方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以及治疗有效分别为91.84%、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起效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P<0.05);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异丙酚"三明治"技术(PSAT)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8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静吸复合组(P组)、吸入麻醉组(S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静脉诱导,全程均使用瑞芬太尼,P组:术毕前约30 min,关闭七氟醚,异丙酚逐渐增加,BIS维持在40~60,订皮时关闭异丙酚;S组:在订皮时关闭七氟醚,氧流量开至6 L/min,浓度100%。围拔管期(拔管即刻,拔管后5、10、30 min)观察各组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及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结果在围拔管期(拔管即刻,拔管后5、10 min)P组在血流动力学及躁动方面较S组明显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组的拔管时间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三明治"麻醉技术能有效提高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苏醒的质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比全麻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于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瑞芬太尼以1μg/kg静滴进行麻醉诱导者为常规剂量组,以瑞芬太尼以2μg/kg静滴进行麻醉诱导者为高剂量组,每组40例。分析两组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过程中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清皮质醇(COR)均呈升高趋势(P<0.05),且入手术室及麻醉诱导时HR、SBP、DBP及血清CO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插管前及插管5min,高剂量组HR、SBP、DBP及血清COR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麻醉诱导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均于接受对症治疗后好转,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的过程中,高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可有效的降低麻醉过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可能与缓解患者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7.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惠杰  张湘茹 《癌症进展》2005,3(5):512-518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占肺癌的15%~20%,其98%的发病原因归于吸烟,因此有文献认为SCLC甚至是一个可预防的疾病[1].SCLC与NSCLC的共同点包括:发病均与吸烟相关;诊断时大部分病例已属晚期;化疗是晚期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能延长生存期;含铂方案仍是标准方案;三药联合疗效并不优于二药联合方案,但却明显增加毒性反应;维持治疗和高剂量化疗获益不明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生存期相似等.  相似文献   
38.
张连民 《北方药学》2018,15(7):18-19
目的:观察不同七氟醚诱导方式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全身麻醉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增加吸入浓度方式诱导,观察组使用高浓度快速吸入方式诱导,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皮、手术5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等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脑双频指数降低至60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全身麻醉患者使用七氟醚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所需时间较低浓度递增诱导方式短,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本文研究的是体检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方式及其检查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100例乳腺有肿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超声探头检验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体检联合超声检查方式,随后将患者转移至上级医院进行诊断,并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和上级医院诊断结果,总结两种检查方式的精确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检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适合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检查中.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真实世界数据,提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全国17家三甲医院HIV感染者病历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疾病特征及入院期间中西药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共收集451例HIV感染者资料,有年龄记录者261例,平均36岁,其中以18~65岁居多[90.4%(236/261)];男女比例为2.8∶1;HIV患者最常入住的科室为传染病科[66.96%(302/451)],其次为呼吸科[8.2%(37/451)]。患者入院方式以门诊为主[79.6%(359/451)],其中以急诊方式入院占20.18%(91/451)。患者多因感染性疾病住院,其中以结核病最多(8.29%),其次为细菌性肺炎(6.44%)。349例有完整用药记录,共使用西药399种,中成药80种。抗微生物药使用频率最高(11.86%),以复方磺胺甲噁唑最多(2.81%)。80种中成药以清热解毒剂最常用(19.27%),其次为解表剂(10.30%)、补益剂(8.97%)、祛痰剂(7.31%)。抗微生物药联合清热解毒剂是最常见的中西药组合。451例HIV感染者经中西药治疗,病情稳定,好转率达51.2%。结论 HIV感染患者中使用频率最高西药是抗微生物类药,使用频率最高中成药为清热类药物。抗微生物药与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联合应用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