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91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87篇
综合类   944篇
预防医学   114篇
药学   303篇
  20篇
中国医学   44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多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多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之手术方式,尽可能减少因手术而造成的中远期并发症。如腰椎不稳、滑脱、硬膜囊神经根粘连的发生率。方法:手术采用脊旁入路,根据术前定位选择性多孔开窗潜行扩大减压。结果 通过22例经该术式手术治疗又得到随访的病例总结分析,多窗潜行扩大减压术式较全椎板术式有较大的优点,在;近期下床早,功能恢复快,远期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多间隙开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既达到了减压目的,又尽可能保存了脊椎中后柱结构的完整,减少了术后硬膜囊神经根粘连,以及腰椎不稳,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设计并临床应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 ,观察其疗效。方法 全椎板切除去除狭窄因素 ,彻底减压 ,棘突椎板复合体旋转 90°横架于减压处 ,重塑椎管 ,术后随访 ,复查腰椎 CT。结果 随访 32例患者中 ,优良率 96 .9% ,未发生术后腰椎不稳及医源性椎管狭窄 ,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该术式弥补了椎板切除术的不足 ,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及中央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在1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保留棘突腰椎板部分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症56例。结果:经2-10年临床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发生。结论: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中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传统术式是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椎管扩大。这种传统术式因减压彻底 ,近期疗效尚好。但广泛的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腰椎不稳 ,并易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鉴于此 ,作者自 1994年起采用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棘突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2 1例 ,随访 3年以上者 5 5例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5 5例中男 9例 ,女 6例。 30~ 40岁 6例 ,41~ 5 0岁 11例 ,5 1岁以上 38例。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2年 3个月。单纯腰椎管狭窄症 18例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7例 ,其中L4/ 5椎间盘突出 14例 ,…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20例患者进行微创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或经后侧椎间融合(PLIF)手术.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70岁,平均46.2岁.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不稳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2例所有患者行内窥镜下单节段减压椎间融合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其中L4、512例,L5S1 8例.旁中央经肌肉间入路,工作通道置于单侧关节突上.TLIF手术切除关节突,显露和切除椎间盘.PLIF手术按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操作.在METRx或X-tube系统下完成椎间隙处理、自体骨和椎间融合器植入,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100~165 ra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50180 ml,平均130 ml.术后住院时间7~15 d,平均11 d.患者术前腰痛和(或)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均有缓解.2例术后出现新[目的]神经根症状,1例为植骨移位压迫神经根,另1例为血肿形成.随访10~39个月,平均21.6个月.术前、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分别是42.05±8.36,21.33±6.37和12.31±3.75(P<0.01),VAS评分分别是7.12±1.42,2.66±0.79和1.13±0.52(P<0.01).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临床结果,优7例,良10例,可3例.末次随访时,放射学检查显示19例获得融合.[结论]内窥镜下单侧神经减压椎间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目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获得满意目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采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并CAPSTONE融合器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TLIF)对陈旧性创伤性腰椎管狭窄、腰椎轻度后突、椎间隙狭窄的后路手术治疗.[方法] 因创伤造成下腰椎椎管、椎间隙狭窄,腰椎轻度后突畸形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2~49岁,平均31.4岁.其中L3、44例,L4、5,10例,L5S16例.1例患者为伤后4年接受手术,3例患者为伤后9~15个月手术,6例患者为伤后3~6个月手术,10例患者为伤后1~3个月手术.所有病例均采用狭窄部位的椎板扩大减压,髓核摘除、椎体问植骨融合并CAP-STONE融合器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方法(TLIF)进行手术治疗.术后1周,病人配带胸腰髂支具下床活动.[结果] 经上述手术方法处理的病例,术后1周内病人的腰痛、下肢疼痛、肌力及感觉的减退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x线片证实,狭窄的腰椎间隙恢复,同时恢复了腰椎的生理弯曲.经1~3年的临床随访,2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平均Frankel分级改善1.4级.复查X线片,20例患者植骨均愈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弯曲角度没有丢失.[结论] 对陈旧性、创伤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恢复椎体原有的高度已不可能,在进行减压解除对神经压迫的同时,进行椎体间的植骨,同时植入椎问融合器,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既有利于植骨愈合,恢复椎间隙高度,恢复腰椎的生理弯曲,又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此方法简单,操作便利,临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颈腰综合征是指脊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椎病与腰椎病合并存在的病病[1].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临床疗效及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取8个新鲜腰骶椎标本,根据处理方法,分为3组。A组:8个完整腰骶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B组:A组测试后,切除L3-5 3个全椎板,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即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管扩大术(改良术式);C组:B组测试后,将保留的韧带复合体切除,即为传统术式。3组均行轴向压缩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及扭转实验。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30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其中男152例,女157例;年龄20~80岁,平均57.2岁。病程3个月~41年。单纯腰椎管狭窄症5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54例,其中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05例,L4~S1椎间盘突出56例,L5、S1椎间盘突出86例,L2、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7例。术后采用JOA下腰痛手术疗效评分标准、患者手术满意度及影像学观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轴向压缩实验:前屈时,A、B组应变、应力、轴向位移均小于C组(P〈0.01);轴向刚度大于C组(P〈0.01)。后伸时,A、B、C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实验:在相同弯矩下,挠度、倾角、弯曲刚度A、C组及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实验:相同扭角条件,B组承载的扭矩大于C组(P〈0.01);相同扭矩条件,B组扭角小于c组(P〈0.01),B组扭转刚度大于C组(P〈0.01)。临床应用结果:术中神经根牵拉伤7例;术后脑脊液漏5例,伤口感染4例,经处理后痊愈。30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根据JOA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6.0%;其中优163例,良112例,可34例,优良率89%。X线片未见椎体不稳。患者手术满意度为87%。结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术有利于保持脊柱的力学稳定性,疗效佳。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行手术治疗 ,并把骨质疏松症治疗作为术后康复重点。结果 经 8个月~ 7年零 6个月随访 ,19例腰腿痛症状消失 ,无间歇性跛行 ,腰腿活动自如 ,偶有劳累后腰腿疼痛不适 ,优良率 73.0 7%。结论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半椎板切除减压加侧隐窝 ,神经根管松解 ,效果较好 ,术后必须把骨质疏松症治疗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90.
腰椎全板减压术后顽固下腰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全板切除术后残留下腰痛的原因,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0年作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69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下腰痛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手术前后下腰痛程度的变化将病例分为无残存下腰痛(lowbackpain,LBP)组和残存LBP组,针对术前的临床和影像学参数,使用软件包SPSS13.0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残存下腰痛的临床预测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两组间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腰椎前突角、腰椎活动度和手术减压范围与术后残存下腰痛密切相关。残存LBP组患者术前腰椎生理前突和活动度分别为(22.27°±3.12°)和(22.91°±2.31°),显著低于无残存LBP组患者的腰椎前突和活动度(37.23°±2.19°)和(31.66°±1.52°),P值分别为0.000和0.002;而残存LBP组的减压节段(2.77±0.19节)明显高于无残存LBP组(1.70±0.10节),P值为0.000。[结论]对于术前腰椎前突减小,腰椎活动度下降的椎管狭窄症患者单纯施行多节段的腰椎全板减压容易导致术后顽固性下腰痛的出现,应引起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