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9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656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273篇
内科学   430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221篇
特种医学   4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994篇
综合类   2615篇
预防医学   701篇
眼科学   493篇
药学   932篇
  26篇
中国医学   924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对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GNB)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经病理证实为纵隔NB(13例)和GNB(17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均于术...  相似文献   
72.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与Cowden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LDD)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探讨LDD与Cowden综合征(C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6例LDD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根据国际CS协会(ICC)标准体检,并与1例CS患者比较。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3-56岁,平均39岁,常见症状为颅内压增高、小脑征及颅神经麻痹表现。CT示后颅等密度和低密度占位,部分钙化,MRI表现为特征性的“虎纹征”;病理特征为小脑层状结构紊乱,颗粒细胞和浦肯野细胞减少,而异常神经节细胞增多。患者术后预后多良好。随访到的5例LDD患者中3例(60%)符合CS诊断标准,1例CS患者未合并LDD。结论LDD为小脑的少见良性病变,MRI为最佳影像学诊断手段,全切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LDD可能为C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相似文献   
73.
申小年  彭俊宇  杨光  王星禹  徐颖  郑超 《中草药》2024,55(13):4445-4454
目的 通过观察葛根素对硝酸甘油诱导的慢性偏头痛模型小鼠行为学、三叉神经节细胞钠离子电流抑制率和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取6只雄性C57BL/6小鼠,处死后分离三叉神经节细胞,检测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对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电流的抑制率。建立硝酸甘油诱导的慢性偏头痛小鼠模型,给予药物干预后,qRT-PCR检测三叉神经节细胞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基因(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α1-subunit gene,SCN1A)mRNA表达;用膜片钳记录各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的动作电位参数。结果 葛根素对正常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的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抑制率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9.96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0~30、30~60、60~90、90~120 min各时间段抓头次数及2 h内抓头次数总和显著增加(P<0.05、0.001),三叉神经节细胞中SCN1A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和静息膜电位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50、100、200 mg/kg)组30~60 min抓头次数和2 h内抓头次数总和显著减少(P<0.05、0.01),葛根素(200 mg/kg)组90~120 min抓头次数显著减少(P<0.001);葛根素(100、200 mg/kg)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中SCN1A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葛根素(50、100、200 mg/kg)组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和静息膜电位显著下降(P<0.001)。结论 葛根素通过阻断三叉神经节细胞钠离子电流和SCN1A mRNA表达,降低动作电位静息膜电位和发放频率,减少慢性偏头痛发作,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慢性偏头痛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节段性回肠炎对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节段性回肠炎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阳和汤加减联合美...  相似文献   
75.
眼眶部副神经节瘤极为罕见,多属非功能性肿瘤.本病例为1位中年女性,以右眼眼睑抬举无力为主诉就诊,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发现右眼眼眶内肿物,手术完整切除,结合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组织学诊...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矩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近节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直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矩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完全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术指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直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矩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可更有效促进手指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及促进骨折完全愈合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LSS合并DLS 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96例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椎体高度、Cobb角角度、肢体功能、日常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肢体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obb角角度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椎体高度、肢体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均高于传统组,Cobb角角度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低于传统组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降低Cobb角角度,恢复肢体...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C)伴双侧颈动脉体瘤(CBT)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病例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PCC伴双侧CBT的CT、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右侧肾上腺PCC于平扫CT上密度较均一,增强后明显强化,内见低强化区。CBT于头颈部血管CT(CTA)上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团块影,高分辨MRI(HR-MRI)呈混杂信号团块影,其内有多发血管流空信号。病理结果显示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B(SDHB)(+)。结论 肾上腺PCC合并双侧CBT临床罕见,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SDHB(+)可能与病灶的多发性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8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疗效、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复发例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虽无明显差异,但可降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