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4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243篇
基础医学   30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4664篇
内科学   2088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466篇
特种医学   11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147篇
综合类   9100篇
预防医学   1527篇
眼科学   471篇
药学   3396篇
  29篇
中国医学   1074篇
肿瘤学   44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1379篇
  2011年   1500篇
  2010年   1605篇
  2009年   1668篇
  2008年   1900篇
  2007年   1763篇
  2006年   1718篇
  2005年   1759篇
  2004年   1432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1126篇
  2001年   1050篇
  2000年   689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562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山东医药》2012,(19):3
"隔"与"膈"隔《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对其解释为"遮断;阻隔。如隔河相望、隔着一重山等"。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旧称横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15例。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 115个破裂动脉瘤中,38个(33.0%)位于前交通动脉,16个(42.1%)伴有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32个(27.8%)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最大直径2~17.5(6.72±3.32)mm。37个(32.2%)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72个(62.6%)动脉瘤最大直径<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体积13~2651(369.65±187.74)mm~3。63个(54.8%)动脉瘤体积<200 mm~3。24个(20.9%)动脉瘤长宽比≤1.8,91个(79.1%)动脉瘤长宽比>1.8。67个(58.3%)动脉瘤伴有子瘤。单发动脉瘤96例(83.5%);多发动脉瘤19例(16.5%),每例有1个责任动脉瘤即破裂动脉瘤,共19个,未破裂动脉瘤23个。破裂动脉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颅内破裂动脉瘤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进行保脾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3-01/2012-06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5例,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行保脾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先经热敷压迫,再用生物胶涂在损伤组织表面,后用大网膜片覆盖;19例患者行脾下部不规则切除,再行修补;5例患者行大部分脾切除后保留有边缘血供的残留脾.全部患者获得治愈,住院平均时间为22.6d±19.0d,发生并发症8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原则:(1)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2)儿童优先选择脾保留手术,且首选非手术治疗;(3)根据脾脏损伤程度、类型选择最佳术式,实施个体化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球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收治68例胸膜结核球临床资料。结果 68例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32岁,不正规化疗和未及时抽出胸水者62例,患者以咳嗽、胸闷及胸痛为常见症状,无症状者21例,胸CT示单发者61例,多发者7例;病灶与胸膜呈"D"字型类圆形59例,圆形6例,密度不均匀45例。病理检查:68例行CT定位下经皮穿刺活检62例,符合结核性病理改变49例。治疗及转归:54例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其中5例患者治疗过程出现病灶增大合并极少量胸腔积液,经抗结核治疗一月余病灶明显缩小,胸腔积液吸收;8例患者调整抗结核方案治疗;6例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全部病例经抗结核治疗并延长疗程,停药后两年门诊随访均未出现复发。结论胸膜结核球是结核性胸膜炎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一个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995.
沈查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728-1729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11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的46例病人,对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活检、液基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分别为63.0%、82.6%、91.3%.结论 胸膜活检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经胸壁针刺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性质的诊断作用.方法 采用COPE钩针对387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经胸壁针刺胸膜活检.结果 291例取得阳性病理结果,病理阳性率为75.2%.291例中,结核性为182例,占62.5%,为首要病因.其次为恶性肿瘤94例,占32.3%,其中肺鳞癌28例,肺小细胞癌9例,肺腺癌47例,肺腺鳞癌4例,乳腺癌胸膜转移5例,胃癌胸膜转移1例,卵巢胸膜转移1例,胸膜间皮瘤7例;炎症10例,占3.4%;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占1.7%.结论 结核性为胸腔积液首要病因,其次为恶性肿瘤.经胸壁针刺胸膜活检为一种操作简单、阳性率高、合并症少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胸腔积液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8例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有结核病接触史14例(24.1%),未接种卡介苗8例(13.8%)。其中发热50例(86.2%),胸痛21例(36.2%),咳嗽27例(46.5),气促4例(6.9%),盗汗20例(34.5%),合并肺结核19例(32.7%),结核性腹膜炎4例(6.9%)。全部病例通过全程抗结核治疗和合理使用激素及对症治疗,痊愈58例(100%),其中需手术治疗4例(6.9%)。结论该病起病较隐蔽,应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资料,结合胸部B超/CT及胸水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应尽早联合抗结核治疗,合理使用激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2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其中首次破裂198例,2次破裂10例;动脉瘤的位置: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45例,前交通动脉瘤56例,后交通动脉瘤78例,眼动脉瘤2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瘤1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5例.病人分级:Hunt-Hess Ⅰ级12例,Ⅱ级114例,Ⅲ级76例,Ⅳ级5例,Ⅴ级1例.Fisher CT分级Ⅰ级2例,Ⅱ级17例,Ⅲ级164例,Ⅳ级25例.采用可脱卸弹簧圈(GDC、EDC、DCS、NXT、MicroPlex、HydroCoil)早期栓塞治疗,185例于3 d内治疗,23例于6 d内治疗.结果 208例中213个动脉瘤,100% 栓塞113个,95%栓塞89个,90% 栓塞11个.疗效按GOS分级:恢复良好者(Ⅴ级)196例(94.23%).中残(Ⅳ级)4例(1.92%);重残(Ⅲ级)3例(0.96%);植物状态生存(Ⅱ级)2例(0.96%),死亡(Ⅰ级)3例(1.44%).结论 采用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三维脑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瘤的部位、形态、是否存在子囊,测量瘤体长度、最大直径和瘤颈宽度,并计算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之比(aspect ratio,AR).结果 共纳入243例患者(289个动脉瘤),其中破裂组149例(171个动脉瘤),未破裂组94例(118个动脉瘤).破裂组女性(71.1%对51.1%;x2=12.13,P< 0.01)、高血压(57.7%对38.3%;x2=8.69,P=0.003)、吸烟(53.0%对39.5%; x2=4.12,P=0.045)、动脉瘤存在子囊(63.7%对39.8%;x2=16.07,P<0.01)以及最大直径>5 mm(80.7%对66.9%;x2 =7.06,P<0.01)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而最大直径> 10 mm(31.6%对52.5%;x2=12.77,P<0.01)比例显著低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动脉瘤最大直径小于未破裂组[(8.68 ±5.79)mm对(10.67±5.78)mm;t=-2.91,P=0.004],而瘤体长[(8.27±4.19)mm对(6.94±4.77) mm;t=2.50,P=0.013]和AR[(2.32±1.18)对(1.42± 1.21);=6.34,P<0.01]长于和高于未破裂组.在289个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103个,后交通动脉瘤8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6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2个,颈内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动脉瘤25个,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率(分别为63.1%、79.8%、41.1%、33.3%、33.3%和36.0%,P<0.01)存在显著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优势比(odds ratio,OR)6.31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673 ~ 10.844;P<0.01]、存在子囊(OR2.789,95% CI 1.624 ~4.792;P<0.01)以及最大直径>5mm(OR 1.866,95% CI 1.012~3.437;P=0.046)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动脉瘤患者发生率和破裂率均高于男性,高血压、吸烟史、存在子囊、动脉瘤部位、动脉瘤最大直径、瘤体长度以及AR均是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其中女性、存在子囊和最大直径>5 mm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肾错构瘤破裂出血者33例临床资料,男15例,女18例,年龄16~62岁,平均39岁。33例多因腰腹部疼痛不适或肉眼血尿入院。疼痛多表现为胀痛。首诊中以无诱因腰腹部疼痛入院者28例,其中突发性疼痛者14例,单纯性血尿3例,疼痛伴发血尿4例,血尿伴感染2例,外伤致血尿者2例。21例采用肾脏手术治疗,12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结果:2l例手术者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异常并发症。术后均证实为错构瘤。结论:肾错构瘤存在自发性破裂的可能,外伤亦能诱发瘤体破裂。瘤体直径〈4cm时,破裂出血几率较小;直径超过4cm时,自发性破裂的发生牢明显增加。超声和增强CT检查是诊断肾错构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