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微小胆结石或胆泥的关系。方法:对腹部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未发现胆道结石且无其他明确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例急诊逆行胰胆管造影(入院24~48 h)过程中所获取胆汁进行微结石或胆泥检测。结果:15例中有13例检测到微结晶,检出的结晶以胆红素钙颗粒为主(84.62%),仅2例(15.38%)检出胆固醇单水化合物晶体。结论:胆道微结石或胆泥是特发性急性胰腺炎不容忽视的病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B型超声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95例临床资料,与手术后诊断相对照。结果:该组95例B型超声诊断的典型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结果3例非胆囊结石误诊,4例胆囊颈部结石漏诊。结论:超声对胆囊内结石的诊断率高,如果操作时对图像仔细观察并结合病史,会使诊断率更高。 相似文献
33.
钱美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90-90
<正>患者,女,56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月余近期加剧而就诊。查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右肋缘下可触及增大胆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清转氨酶、AK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超声所见:胆囊大小10.5cm×5.2cm,壁厚薄不均最厚处0.7cm。胆囊腔见中等回声团约占囊腔2/3体积,胆囊近底部探及一大小约1.8x1.2c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反复改变体位摇动身体,中等回声团及强光团位置均无明显改变。CDFI示中等回声团似见星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34.
介绍周奚钟教授治疗肠粘连、急性肠炎、胆泥等消化系统急症的经验。治疗肠粘连善用大黄;治疗急性肠炎善用苍、白二术;治疗胆泥善用金钱草、郁金。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与专病专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对临床工作有一定参考作用,并附治疗验案。 相似文献
35.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可引起移植后肝失功,超声是移植肝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目的:探讨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92例肝移植患者,男81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其中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90例,活体部分肝移植2例;胆道重建方式均为胆管-胆管端端吻合。回顾性分析肝移植后常规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着重分析患者有无胆漏、胆道狭窄、胆泥或胆石形成,部分患者于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中超声诊断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14例:胆漏5例;胆道狭窄4例,其中吻合口狭窄2例,非吻合口狭窄2例;4例胆泥形成;1例胆管结石。提示肝移植胆道并发症患者有特征性超声表现,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6.
肝移植术后胆泥、胆结石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胆道并发症,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0%~29%,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严重危害[1,2]。本研究结合文献,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泥、胆结石产生的原因、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其处理。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7例肝移植病人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8~63岁,平均38.3岁,肝豆状核变性2例,晚期肝硬化8例(其中胆汁性肝硬化2例),原发性肝癌7例(TMN分期:Ⅰ期2例、Ⅱ期2例、Ⅲa期1例、Ⅵ期2例),供体均为脑死亡病人,年龄为20~32岁,采用快速肝肾联合获取法,经动脉、门静脉双重灌注,先期肾保存液灌注,后用UW液灌注后,UW液冷藏… 相似文献
3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腹部超声检测水平的提高,胆泥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检测率呈上升趋势,而由胆泥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如胆管炎、胰腺炎、胆汁郁积性肝炎、胆囊炎等相继增多.内镜下经鼻胆引流术(ENBD)不仅能充分引流胆汁,而且能冲洗胆管,去除结石,解除梗阻,有利于控制胆道感染[1].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泥形成的原因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 3例肝移植术后胆泥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供肝切取采用原位灌注多器官联合切取法 ,灌洗液为 U W液。热缺血时间为 0 ,冷缺血时间 <1 1 h,供肝植入时存在反复阻断肝动脉、门静脉重新吻合的情况 ,病程中均有排斥反应经历。 3例患者临床上均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表现 ,经 T管造影获确诊 ,经 T管窦道取胆泥及多次内镜 oddi括约肌切开取出多量胆泥 ,1例因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另 2例存活至今已分别 1 4、2 0个月。结论 :肝移植术后胆泥形成的原因可能有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胆管血供不足、胆道冲洗不充分、排斥反应、胆汁动力学的改变及胆管内异物等 ;诊断首先应排除排斥反应及血供障碍 ,通过 T管造影、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大多数的胆泥患者可经内窥镜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网篮取泥在肝移植术后胆泥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2013年5月,经T管窦道网篮取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泥综合症的39例病人。所有病人均于术后3个月经T管造影诊断为胆泥形成。所有病人均采用3F网篮取除胆管内胆泥,并对伴有胆道狭窄的病人行球囊扩张,最后留置6~10F引流管。
结果39例病人中29例1次性完整取出胆树状铸型胆泥,10例取出部分絮状胆泥,6例病人因胆泥复发再次行经T管窦道网篮取泥治疗。除3例病人术后并发严重胆管炎外,无其他与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T管窦道网篮取泥可早期解除胆管梗阻,可作为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胆管内胆泥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老年组胆囊恶性癌肿的声像图特点及B超误诊原因,探讨早期B超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B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老年胆囊恶性肿瘤病例。结果本组B超诊断符合率为75.7%(28/37),误诊率为24.3%。经B超检查发现而手术者,预后好。仅从声像图特征难以区别胆囊腺癌与非腺癌类肿瘤。结论病人早期就诊行B超检查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