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988篇
  免费   19588篇
  国内免费   11477篇
耳鼻咽喉   5858篇
儿科学   1269篇
妇产科学   3542篇
基础医学   14141篇
口腔科学   2832篇
临床医学   44453篇
内科学   19587篇
皮肤病学   1273篇
神经病学   3124篇
特种医学   143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3篇
外科学   34457篇
综合类   78549篇
预防医学   12634篇
眼科学   1532篇
药学   24872篇
  461篇
中国医学   11062篇
肿瘤学   59673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3040篇
  2023年   5817篇
  2022年   6925篇
  2021年   9088篇
  2020年   8310篇
  2019年   6291篇
  2018年   3583篇
  2017年   5675篇
  2016年   6913篇
  2015年   7327篇
  2014年   11529篇
  2013年   11745篇
  2012年   15967篇
  2011年   17457篇
  2010年   17105篇
  2009年   17762篇
  2008年   18308篇
  2007年   16631篇
  2006年   15484篇
  2005年   15694篇
  2004年   14432篇
  2003年   11205篇
  2002年   10304篇
  2001年   10280篇
  2000年   8731篇
  1999年   8225篇
  1998年   8148篇
  1997年   8716篇
  1996年   7844篇
  1995年   6406篇
  1994年   5508篇
  1993年   3883篇
  1992年   3564篇
  1991年   2521篇
  1990年   1541篇
  1989年   1312篇
  1988年   235篇
  1987年   211篇
  1986年   159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评价结肠J型袋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14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结肠J型袋结肛吻合术,观察术后3、6和12个月的控便功能。140例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按照徐忠法标准排便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4%、90%和94%。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结肠J型袋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程配合化疗在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中的价值,将1997年6月~2000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首治鼻咽癌130例,随机分为放射治疗 后程化疗组(研究组)85例,和单纯放射治疗组(对照组)45例,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示,研究组1、3年局控率分别为97.6%(83/85)、89.4%(76/85),高于对照组的88.9%(40/45)、75.6%(34/45),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8.8%(84/85)、70.6%(60/85),高于对照组的95.6%(43/45)、62.2%(28/45),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及口咽部黏膜反应,研究组发生Ⅲ级以上口咽部黏膜反应的概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鼻咽癌放疗后程配合化疗对提高鼻咽癌治疗的局控率有潜在性的增益。其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将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93.
腹膜后脂肪肉瘤CT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例经手术确诊且CT检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男10例,女14例。发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岁,中位年龄58.5岁。其中发生于肾周围囊者13例,肾周围囊外11例。单发者22例,多发2例。肿瘤直径>10cm者23例,<10cm者1例。瘤体内含有脂肪组织密度者20例,其中10例呈均匀脂肪密度改变,9例可见脂肪组织与条片状或块状肌肉样组织混合存在,1例以肌肉样改变为主。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9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含有脂肪组织密度的巨大腹膜后肿块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CT扫描能准确地判断腹膜后肿瘤的大小、范围、术后复发及周围组织受侵程度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应用策略。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第1个周期中曾出现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者32例,化疗方案为AC、FEC100和EC方案。采用3种预防应用rhG-CSF的方法:皮下注射300μg/d,方法1为化疗后第2~15天注射;方法2为第3~10天注射;方法3为第6~13天注射。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1~3比较组和2~3比较组,在化疗的第2、3个周期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进行比较。结果:方法1的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化疗后无明显下降,在第16~18天时出现高峰。方法2的ANC化疗后出现短暂上升,第10~12天最高,之后下降较明显。方法3的ANC变化较平稳,无明显下降也无明显高峰;方法1和方法3的平均ANC最低值、ANC<2·0×109L-1持续天数及ANC减少症发生率均相似,方法2的平均ANC最低值明显低于方法3,P=0·033;方法1的骨骼肌肉疼痛和注射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方法3,P=0·023和0·029。结论:3种方法总体上均显示了预防化疗后ANC减少的作用,方法3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而言,是一种更好的预防用药策略。  相似文献   
995.
石上柏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中药石上柏对晚期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急性放射反应,选择16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单放组(80例)和中药组(80例)进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单放组患者仅接受单纯放疗;中药组从放疗第1天开始,每日用石上柏30g煎水50mL口服,至放疗结束。中药组患者鼻咽原发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CR率分别为37.50%(30/80)和56.25%(45/80),均高于单放组的22.50%(18/80)和40.00%(3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86和4.231,P值分别为0.038和0.040。中药组患者的急性放射反应较单放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石上柏对晚期鼻咽癌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并且能减轻急性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996.
回顾性分析5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肺功能变化,采用自身配对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肺通气、线速容量曲线、弥散功能和残气容积项目。结果:对术后放疗前肺功能检查显示轻、中、重肺功能不全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仍可耐受5周50Gy/25次的预防性放疗剂量,但该剂量对弥散功能下降是有影响的。弥散功能DLCO/SB(58.20±18.30、44.67±17.42,P=0.001)、DLCO/VA(77.39±18.00、66.39±20.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弥散功能DLCO/SB、DLCO/VA指标在观察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后肺功能变化可能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13例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及10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与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情况。结果: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mdr1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与对照组组织(无阳性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0,P=0.00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mdr1阳性表达率为22.5%(9/40),高于对照组(无阳性表达),χ2=4.486,P=0.034;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dr1的表达率为53.8%(7/13),高于化疗前外周血mdr1的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5,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先天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检测肿瘤组织和外周血mdr1表达对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用胰岛素提高肿瘤细胞生长代谢水平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BA-MD-543)为靶细胞,以胰岛素作为代谢促进剂,运用四氮唑盐、直接细胞计数等方法观察化疗药物诺维本与胰岛素对MBA-MD-543细胞活力及细胞代谢,细胞总数等的影响。结果:胰岛素(0.5~16mU/mL,8~18h)使MBA—MD-543的细胞活力及细胞代谢增加,胰岛素(7.5mU/mL)可以增加诺维本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在体外,胰岛素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BA-MD-543增殖,胰岛素对诺维本有一定的化疗增效作用,其用药时机和浓度的选择是实现增效的关键。“提高癌细胞的生长代谢水平,继之给予化疗,可提高化疗药物细胞毒作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与胃癌患者对5-FU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和毒性的关系。方法:晚期胃癌患者106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定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白细胞DNAMTH-FR基因型。所有患者经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结果:1)在106例晚期胃癌患者中,MTHFRC677TCC、CT、TT基因型分别占31·1%、46·2%和22·6%;MTH-FRA1298CAA、AC、CC基因型者分别为69·8%、29·2%和0·9%;化疗总有效率35·8%。2)MTHFRC677TTT基因型携带者化疗有效率(83·3%)明显高于C677TCT(24·5%;P=0·000)和C677TCC(18·2%;P=0·000)。而MTHFRA1298CAA组有效率(43·2%)亦明显高于A1298CAC CC组(18·8%,P=0·009)。3)在CFL、CFH、LFP方案治疗的患者中,C677T变异子携带者对化疗敏感性更高。对A1298C多态性,患者接受CFL方案化疗时,1298AA纯合子携带者有效率高于1298CT/CC患者。4)MTHFRC677TTT、CT或A1298CAA多态性携带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多态性者。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能是晚期胃癌患者接受5-FU为基础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近10年侵犯胸壁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NSCLC)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1981年1月~2000年12月,2136例NSCLC侵犯胸壁179例(8.4%),均行手术治疗,不包括肺上沟瘤、侵犯膈肌和纵隔。结果2例(1.1%)术后死亡,5例(2.8%)严重并发症。1981~1990年,107例患者中,19例剖胸探查,79例根治性切除(ⅡB期48例,ⅢA期31例),根治性切除5年生存率15.1%(ⅡB期24%,ⅢA期为0),3年生存率为16%。1991~2000年,72例患者中,3例剖胸探查,4例胸腔镜检查,65例根治行切除(ⅡB期37例,ⅢA期28例),5年生存率为51%(ⅡB期80%,ⅢA期9.1%)。结论近10年死亡率较低,生存期明显改善,侵犯胸壁的NSCLC主张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