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8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73篇
  4篇
中国医学   30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正确的肢体摆放对脑卒中后患者肩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41例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无感觉障碍、无肩痛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2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肢体被动活动、肢体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肢体摆放.2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最大正常活动范围时有无疼痛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个月时,肩痛发生率对照组为65.0%,观察组为19.0%,χ2=8.91,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确的肢体摆放对脑卒中后患者肩痛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2.
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疼痛、水肿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肩痛、水肿、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96.87%,对照组74.19%,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射频热凝与神经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及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共89例确诊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颈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颈神经后支神经阻滞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纪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末次随访时按"划线法国际标准"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显著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神经后支诱发慢性颈肩痛及头痛,神经阻滞以及脊神经后支介入射频热凝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而言,射频热凝能够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缓解时间长、可重复性特点。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肩痛的108例患者分为康复组(47例)和对照组(61例),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肩痛发生率及上肢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肩痛的发生率低(P〈0.01)。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肩痛的发病率,有利于上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的疗效.方法 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及季肋下疼痛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按照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膝胸卧位护理干预,观察2组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肩痛及季肋下疼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术后肩痛及季肋下疼痛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膝胸卧位,配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其疼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症状可表现为剧烈疼痛发作或麻木感、烧灼样痛,或难以忍受的多种多样感觉,症状出现的时间可以是发病当时,也可发病后几个月.这些异常感觉给脑血管病的康复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使患者产生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治疗时难度大、恢复慢.我们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120例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法与传统方法对肩痛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针罐加TDP治疗脑梗塞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塞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针刺、拔罐加TDP、针罐加TDP进行治疗。结果:针罐加TDP组与针刺组及拔罐加TDP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罐加TDP治疗脑梗塞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8.
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偏瘫肩痛患者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四个疗程后观察肩痛程度及上肢功能的变化。结果:肩痛程度明显减轻,上肢功能达Ⅳ级及以上由12%提高到64%。结论: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9.
姜新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42-742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者肝内胆管细胞的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是高发区,男女发病比例为2~5:1.今年来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高敏感的检测方法,结合超声影像学检查及典型的临床症状,确诊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145例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B组采用Bobath疗法康复治疗,c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以VA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对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C组疗效更优于A、B组(均P〈0.05)。结论中药熏蒸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起来,能减轻患者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增加患侧上肢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