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6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32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619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2271篇
内科学   52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5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724篇
综合类   5835篇
预防医学   2111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2150篇
  47篇
中国医学   1564篇
肿瘤学   255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07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1032篇
  2013年   948篇
  2012年   1201篇
  2011年   1298篇
  2010年   1225篇
  2009年   1139篇
  2008年   1249篇
  2007年   914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852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535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王爱兵 《医学信息》2006,19(9):1614-1616
随着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减少因该骨折后长期卧床、防止并发症,满足患者和家属早日离床的要求,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至2001.1-2005.12月对1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应用空心螺钉治疗的1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时间与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例患者获平均(3.2±2.5)年(1~11年)随访。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骨折内固定失败6例,骨折周围再骨折2例,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年龄是引起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还与骨质情况及内固定技术有关。本组16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坏死率为13.8%。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主要是骨折类型,其次为骨折复位情况。结论①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对多。②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③内固定术应尽可能解剖复位、坚强牢靠,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加压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与临床疗效。方法1994~2004年分别使用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内固定组43例)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46例)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共89例,随访并比较分析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内固定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与置换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患者获得24~56个月(平均48.5个月)的随访;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内固定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79.6分,置换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90.4分,两组术后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rdenⅢ型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65岁)宜首选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年龄相对较大(>65岁)的GardenⅢ、Ⅳ型患者宜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24.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6—06~2006—08使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1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5.
26.
27.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栓塞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其高龄患者,体质弱,各种脏器机能减退,上述并发症发病率高.做好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正确及时地护理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上述并发症发生.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对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日渐延长,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日益增多。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萎缩,股骨颈脆弱,所以轻度的外力即可致骨折。创伤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的生理功能减弱,组织的修复能力降低;而且不少老年人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气管炎、哮喘病、糖尿病,所以应及时、认真、细致的治疗和护理。预防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探讨其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方法:68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男28例,女40例;年龄70~88岁,平均76.4岁。所有患者于关节置换术前采用有效的降糖,降压,营养心肌,保肝,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综合处理,控制合并症。患者全身情况、脏器功能状况可耐受手术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切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早期出现腹泻并发症,经应用制霉菌素及金双岐调节肠道菌群,腹泻控制。按Harris标准评价疗效,优39例,良24例,可5例,优良率92.6%。结论: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处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0.
随着人口老龄化比重的日益增加,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越来越多见。我院自1990年4月至2001年10月为46例6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1990年4月至2001年10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术前有各种合并症的10例(II型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5例;心律失常2例)。新鲜骨折28例,陈旧骨折(伤后超过1个月)6例,股骨头坏死2例。患者的年龄及骨折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