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60篇
  免费   3276篇
  国内免费   1883篇
耳鼻咽喉   276篇
儿科学   474篇
妇产科学   236篇
基础医学   3002篇
口腔科学   751篇
临床医学   14527篇
内科学   6367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2931篇
特种医学   3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2082篇
综合类   27244篇
预防医学   3868篇
眼科学   335篇
药学   10303篇
  182篇
中国医学   5437篇
肿瘤学   2500篇
  2024年   531篇
  2023年   1910篇
  2022年   1684篇
  2021年   2175篇
  2020年   2138篇
  2019年   2266篇
  2018年   1021篇
  2017年   1952篇
  2016年   2212篇
  2015年   2772篇
  2014年   4703篇
  2013年   4700篇
  2012年   5786篇
  2011年   6299篇
  2010年   5638篇
  2009年   5368篇
  2008年   5639篇
  2007年   5349篇
  2006年   4663篇
  2005年   4746篇
  2004年   3953篇
  2003年   3489篇
  2002年   2801篇
  2001年   2395篇
  2000年   1809篇
  1999年   1509篇
  1998年   1238篇
  1997年   1117篇
  1996年   955篇
  1995年   839篇
  1994年   669篇
  1993年   408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TN患者随机分为MVD组和PBC组各70例。对比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分析治疗前后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差异。结果 PBC组中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MVD组(P0.05)。PBC组术后即刻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MVD组(P0.05),而2组术后3个月、术后1 a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咀嚼无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VD组(P0.05);术后6 h,PBC组患者血清NE、Cor、MPO水平均低于MVD组(P0.05)。结论 MVD和PMC术治疗TN的远期疗效均较好,且复发率低;MV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MC,但PMC手术应激刺激低于MVD,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54.
王东 《保健与生活》2020,(10):13-13
随着健康体检的广泛普及以及腹部超声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检出率日益增高。对于突然而来的胆囊息肉,很多人为此非常担心,甚至焦虑。下面为大家答疑解惑。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胆囊息肉应该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局限性隆起的病变。由于胆囊息肉常常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相关,因此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症状类似,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右上腹隐痛、右肩部放射痛等。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余华伟 《中外医疗》2016,(20):79-8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组与B组, A组32例,B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术后30 d、1年的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d、1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患者中超过80岁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明显低于80岁以下年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超过80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9.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