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3篇
  免费   1091篇
  国内免费   455篇
耳鼻咽喉   312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401篇
口腔科学   231篇
临床医学   3042篇
内科学   674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434篇
特种医学   7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606篇
综合类   7223篇
预防医学   1043篇
眼科学   204篇
药学   2476篇
  77篇
中国医学   1717篇
肿瘤学   363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989篇
  2022年   842篇
  2021年   1097篇
  2020年   1077篇
  2019年   980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728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899篇
  2014年   1419篇
  2013年   1454篇
  2012年   1555篇
  2011年   1580篇
  2010年   1462篇
  2009年   1372篇
  2008年   1455篇
  2007年   1309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171篇
  2004年   994篇
  2003年   1061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612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GustiloⅢ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一期或择期采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重建四肢GustiloⅢC损伤患者16例,年龄18 ~62岁(平均37.5岁),受伤至进行皮瓣手术的时间为5 h~ 16 d(平均6.7d),血管缺损长度为6一16 cm(平均12 cm).前臂外伤患者4例,下肢外伤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软组织缺损及节段性血管缺损,肢体存在循环障碍.4例患者一期手术修复,12例患者一期清创负压吸引敷料覆盖1周或数周后,二期行游离皮瓣手术. 结果 术后1例出现创面感染,1例患者术后1d出现血管危象,2例皮瓣边缘局部坏死,皮瓣供区未见并发症.所有患者皮瓣均成活.1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40个月(平均22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好,质地柔软,弹性好.术后下肢Johner-Wruhs评分的优良率83.3%,上肢功能Berton评分的优良率75.0%. 结论 Flow-through皮瓣能够不牺牲主干血管,同时实现重建血管、覆盖创面的目的,尤其适用于受伤肢体仅存1支主干血管的病例,重建效果满意,术后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臂外侧穿支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新鲜尸体10具(20侧),使用动脉显影技术进行灌注.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图形工作站,对臂外侧穿支血管三维重建,并模拟皮瓣设计,所有标本CT扫描后统一进行尸体解剖;从2007年4月-2011年7月,对18例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缺损面积3 cm ×4 cm~6 cm ×9cm,采用游离臂外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术后随访其疗效. 结果 尸体解剖结果显示,肱深动脉穿支管径为(0.71±0.15)mm,肌穿支(Mc)蒂长与肌间隙穿支(Sc)蒂长之比为(2.74 ±0.42) cm:(2.96 ±0.37) cm;桡侧副动脉后支的穿支管径为(0.94±0.22) mm,肌穿支(Mc)蒂长与肌间隙穿支(Sc)蒂长之比为(4.78±0.63)cm:(4.86 ±0.51)cm.三维重建的结果显示,上臂外侧穿支血管主要来源于肱深动脉和桡侧副动脉后支的穿支.皮瓣一期全部成活,供区伤口直接缝合或植皮,一期愈合,所有18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皮瓣外观稍臃肿,质地和感觉恢复较好. 结论 臂外侧穿支皮瓣营养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和感觉恢复好,是修复手指外伤后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移植加移位修复前臂上段肘关节平面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移植加移位修复桡神经损伤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 ~ 52岁,平均34.5岁.受伤原因:电锯伤7例,磨具伤2例,挫裂伤2例.受伤部位:前臂上段肘关节附近,桡神经深、浅分支处,深、浅支均断裂伴缺损.急诊行神经修复术,术中将前臂外侧皮神经切断,近端神经移位与桡神经浅支远端吻合,远端作为供体切取神经段,游离移植桥接桡神经深支的缺损.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 ~24个月,桡神经浅支感觉功能恢复时间为4~9个月,平均5.4个月,其中5个月开始恢复功能9例,9个月开始恢复功能2例,虎口区两点辨别觉3 ~6 mm,平均4.5 mm.桡神经深支功能恢复平均时间7.6个月,6个月开始恢复4例,7个月开始恢复2例,8个月开始恢复5例.有9例肌力恢复至五级,平均时间19个月. 结论 前臂外侧皮神经移植加移位修复桡神经损伤应用同一神经既恢复了运动功能,又恢复了手虎口区感觉功能,为临床提供了一种修复桡神经损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王想福  王兴盛 《中国骨伤》2013,26(7):587-590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植骨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4~55岁,平均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5d,平均3d。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平地滑跌伤7例,交通事故伤20例,重物压砸伤4例。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排除病理性骨折,并测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距中线的距离,制定个性化方案,经椎弓根植骨器械采用自制改装套管针(用于椎体成形术)。骨折按AO分型:A1型压缩型骨折33例,A2型劈裂骨折5例,A3型爆裂型骨折18例。56例中16例伴有脊髓损伤。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2例,D级9例。术前腰痛Denis分级均为P5。按Frankel分级、腰痛Denis分级对神经功能及腰痛情况进行评估;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价矫正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均超过24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2例,D级4例,E级7例。腰痛Denis分级:P1(无痛)32例,P2(偶有微痛,不需治疗)18例,P3(中度痛,偶服药)6例。伤椎前缘高度由(13.38±4.72)mm增加至(22.18±1.44)mm,Cobb角由(28.39±2.64)°减少至(10.07±3.05)°,术后无断钉、断杆、内固定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结论:Wiltse椎旁入路结合椎弓根植骨应用于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避免复位后的"蛋壳"椎体。掌握显露途径、制定详细术前计划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腰椎周围肌间隙的解剖学与影像学特点,为腰椎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和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18具成人尸体湿性躯干标本,一侧行局部解剖观察腰椎周围肌肉及其毗邻结构,另一侧行模拟肌间隙手术入路,观察不同肌间隙的解剖构成及其显露腰椎相关结构的特点;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的腰部MRI与CT图像,观察肌间隙的影像学显示特点.结果:Wiltse间隙位于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由脂肪及疏松结缔组织填充,无血管、神经穿行;通过该间隙可清晰显露腰椎关节突关节、椎间孔及横突;75.0%的CT片和93.3%的MRI片可显示Wiltse间隙.LIMP间隙位于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由一层薄而透明的筋膜分隔两肌,69.4%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肌支穿行间隙内;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区及椎弓根;41.6%的CT片和56.6%的MRI片可显示LIMP间隙.Watkins间隙位于髂肋肌与腰方肌之间,由腰背筋膜中层及少量脂肪分隔肌肉形成,75.0%标本可见脊神经后支的皮支及伴行血管走行;该间隙可满意显露椎间孔及椎体两侧;63.3%的CT片和86.6%的MRI片可显示Watkins间隙.结论:熟悉腰椎不同肌间隙的形态特点及穿行结构,术前影像学准确观测有助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选择与操作.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比较经后正中入路与经肌间隙入路行腰椎融合术的效果及其对椎旁肌损伤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患者40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肌间隙入路组(A组)和后正中入路组(B组),每组20例。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外周血中肌酸磷酸激酶(CK)浓度,在肌肉暴露后即刻、术后(松开牵开器后)提取肌肉标本,测定组织内CK浓度,记录术中肌肉牵拉时长、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腰痛及腿痛评分。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测椎间隙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完成术后1个月、6个月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25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A组与B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P<0.01), 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肌肉牵拉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椎旁肌及外周血CK水平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A组椎旁肌组织内CK降低幅度小于B组(P<0.05), 术后外周血CK升高幅度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6个月较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腰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6个月较术前缓解程度大于B组(P<0.01),腿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6个月较术前缓解程度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行腰椎融合术有着对椎旁肌损伤小、术中及术后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较经后正中入路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7.
【摘要】 目的:探讨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行上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0年9月采用胸骨上端部分截骨前入路手术治疗17例上胸椎病变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7~77岁,平均57.7岁。T3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T2~T3结核7例,T3~T4结核3例,T2骨巨细胞瘤2例,T3骨巨细胞瘤2例,T2软骨肉瘤1例。术前分析上胸椎矢状位CT片,确定手术需要显露的范围。半月形去除胸骨柄上部部分骨质,保留两侧胸锁韧带,从头臂动脉内侧窗或外侧窗显露病变部位,行病灶清除或切除、植骨或重建内固定。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经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上胸椎病灶显露良好。3例患者术中出现心跳缓慢、低血压或气道阻力增加,去除牵拉后很快恢复。手术时间2~3h,出血量200~700ml,平均400ml。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17~27个月,平均22.7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颈胸段生理弧度恢复,无内固定失败,脊柱稳定性好。17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可以在完整保留胸锁关节下有效显露T2~T4范围,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是处理上胸椎病变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998.
从来没化过妆的你,连修眉都不会?买了N多化妆书,觉得图片挺漂亮,但统统不实用?那是因为这本超级简单又实用,看的时候还会乐出来的畅销书还没到中国!无论你基础底子怎么样,看过后都能轻松打造出精致迷人的妆容。这就是一本囊括约会郊游、晚宴party、上课逛街、入职面试……让你一人千面,成功变身李孝利、蔡琳、宋慧乔等超级明星look的化妆书!边惠玉的每一篇妆容指导都能引发韩国国内的化妆大热潮。从底妆、眼妆、轮廓整形妆、唇妆到卸妆,作者将她受追捧的所有精华全部收录进此书中,并且每个妆面都是亲自打造并附上详细自拍讲解,绝无PS!对自己更好一点,让自己更美一些,这本就是你最需要的化妆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腹膜后入路手术治疗胰腺坏死并感染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rious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生胰腺坏死并感染在局麻或者全麻下实施了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经过1次手术,4例经过2次手术;8例首次手术为双侧清除引流,1例为单侧.结果 术后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迅速缓解,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首次手术时间60~80 min,平均(73±5.7) min,随访期间8例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无复发,1例患者于术后6周死于心肌梗塞.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并感染的患者,腹膜后入路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是直接、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治疗盘源性腰痛临床疗效。方法16例患者DSA引导下将射频套管针侧入路水平穿刺,到达椎间盘后缘行热凝纤维环修补。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行腰痛VAS评分,术后末次VAS评分时按照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腰痛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VAS评分时,根据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2例(75%),良4例(25%),优良率100%。结论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适用于L3-4、L4-5盘源性腰痛患者,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