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04篇
  免费   11679篇
  国内免费   8077篇
耳鼻咽喉   3381篇
儿科学   3929篇
妇产科学   2911篇
基础医学   4588篇
口腔科学   911篇
临床医学   54313篇
内科学   32696篇
皮肤病学   3183篇
神经病学   2647篇
特种医学   166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2236篇
综合类   51798篇
预防医学   15089篇
眼科学   3109篇
药学   32371篇
  179篇
中国医学   13795篇
肿瘤学   8192篇
  2024年   1590篇
  2023年   6338篇
  2022年   4598篇
  2021年   4894篇
  2020年   4694篇
  2019年   3082篇
  2018年   3087篇
  2017年   6058篇
  2016年   7742篇
  2015年   9957篇
  2014年   14692篇
  2013年   17487篇
  2012年   26009篇
  2011年   28657篇
  2010年   26637篇
  2009年   19820篇
  2008年   20932篇
  2007年   16937篇
  2006年   12324篇
  2005年   7002篇
  2004年   6635篇
  2003年   4460篇
  2002年   4210篇
  2001年   3998篇
  2000年   2661篇
  1999年   2335篇
  1998年   949篇
  1997年   563篇
  1996年   608篇
  1995年   557篇
  1994年   505篇
  1993年   452篇
  1992年   372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96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加重,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越来越多,结核病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杀手’。如何开展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联合治疗,已经成为目前艾滋病和结核病治疗中非常现实的问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联合治疗,与单纯抗痨治疗相比涉及的问题远要复杂的多,治疗也要困难的多。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供临床治疗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ERβ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ERβ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乳腺cDNA文库中钓取ERβ-AF1 cDNA,构建诱饵蛋白载体pAS2-1-ERβ—AF1,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技术,在乳腺cDNA文库中筛选与ERβ-AF1相互作用的蛋白。将含有pACT2-候选基因的酵母菌与含有pAS2—1-ERp—AF1的酵母菌进行交配实验,利用LacZ报告基因检测ERβ—AF1与候选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然后将ERp—AF1和候选蛋白分别构建到pGEx-KG和pET-28a上,并纯化GST-ERβ-AF1和His-侯选蛋白融合蛋白,利用GST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ERβ-AF1和候选蛋白的体外相互作用。结果:所获取的候选蛋白为CTGF,是CCN多肽家族成员。交配实验表明,CTGF与ERβ-AF1特异相互作用,而不与空载体或BRCT1对照相互作用。GST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CTGF与ERβ、ERα均存在相互作用,但与CTGF同源性较高的NOV蛋白却不与ERβ、ERa结合。结论:CTGF和ERβ存在特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诊断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肺癌胸膜种植转移的CT、手术病理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43例中,术前CT仅诊断8例,其中Ⅲ级5例,Ⅱ级3例,诊断符合率19%(8/43),CT实际显示胸膜转移结节28例,其中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5例,未显示Ⅰ级15例,CT检出率为65%(28/43)。28例中,术前CT漏诊Ⅰ级和Ⅱ级各10例,漏诊率71%(20/28)。20例中,CT漏诊叶间胸膜、肺表面脏层胸膜、纵隔胸膜、肋胸膜、膈胸膜转移,漏诊率分别为0%、33%、36%、43%、80%。结论:CT能准确检出、诊断肺癌中晚期胸膜转移,但检出胸膜早期微小病灶有明显局限性,在CT诊断中,忽视对膈胸膜、肋胸膜、肺表面脏胸膜上Ⅰ、Ⅱ级较早转移灶的观察,是导致漏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小儿神经系统遗传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遗传性疾病(genetic disease)是由于遗传物质异常或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根据受累的遗传物质不同,遗传病分为: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线粒体病及体细胞遗传病等。在遗传病中80%累及神经系统,且绝大多数在小儿期起病,在国内报道较多的疾病有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106.
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结果:15例均成功,随访1~16个月,优良率93.3%,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吸附K值及交叉吸附K值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01、0.001、0.01、0.1、1和1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充分裂解细菌后,测定噬菌体滴度;以MOI=10的比例加入噬菌体及宿主菌,进行一步生长实验;纯化PaP3颗粒,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通过中和反应实验测定PaP3和其抗血清之间的吸附反应常数K值。同时,利用抗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确定本室分离的三株噬菌体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当MOI=0.001时PaP3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根据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一步生长曲线;通过血清交叉中和反应得出不同的吸附常数。结论PaP3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20min,爆发期是60min,平均爆发量约为31,其抗血清反应的吸附常数K值为262。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监测中央型肺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胸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55例110人次中央型肺癌术后胸部增强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复发9例,12人次。胸内淋巴结26例33人次淋巴结短径≥1 cm,其中14例结合临床及CT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中央型肺癌术后复发的监测,螺旋CT是最好手段之一,但对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9.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2):162-162
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于2005年9月发布了一篇有关结核病基础研究方向的报告。全世界平均每年190万人死于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每年新感染约880万例,1/3的世界人口感染了Mtb。为合理地开发新的诊断和防治策略,了解Mtb和宿主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0.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Adultrespiratorydis tresssyndrome)。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弥散性肺损伤,肺脏内血管与组织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导致肺含水量增加,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塌陷,以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紫绀、意识丧失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发病多突然,急进性加重,短时间可导致患者死亡。文献报导病死率为50.0%,晚期达80.0%以上。我院自1994~2004年有18例孕产妇死亡,其中5例死于ARDS,占27.8%。本文7例ARDS患者中,5例死亡,死亡率为71.4%,因此对剖宫产术后并发ARDS的病因、早期诊断、诊断标准、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