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60篇
  免费   4398篇
  国内免费   7318篇
耳鼻咽喉   845篇
儿科学   1838篇
妇产科学   1450篇
基础医学   9143篇
口腔科学   3422篇
临床医学   19770篇
内科学   7708篇
皮肤病学   1269篇
神经病学   2280篇
特种医学   36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篇
外科学   10014篇
综合类   28419篇
预防医学   13490篇
眼科学   1469篇
药学   10330篇
  111篇
中国医学   5099篇
肿瘤学   3488篇
  2024年   419篇
  2023年   1661篇
  2022年   1585篇
  2021年   1855篇
  2020年   1938篇
  2019年   1709篇
  2018年   1026篇
  2017年   1593篇
  2016年   2164篇
  2015年   2715篇
  2014年   5094篇
  2013年   5163篇
  2012年   7117篇
  2011年   8491篇
  2010年   7292篇
  2009年   7363篇
  2008年   10775篇
  2007年   8887篇
  2006年   7728篇
  2005年   8691篇
  2004年   6080篇
  2003年   4647篇
  2002年   3456篇
  2001年   3009篇
  2000年   2173篇
  1999年   1954篇
  1998年   1532篇
  1997年   1374篇
  1996年   1128篇
  1995年   1131篇
  1994年   980篇
  1993年   580篇
  1992年   574篇
  1991年   593篇
  1990年   499篇
  1989年   467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62例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患者的病理切片,另选取相同病理癌变旁边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 Vision 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IF、MMP-9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F、MMP-9及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病理分期(c TNM)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MIF与MMP-9及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MIF、MMP-9和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三个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检测三个因子的表达来诊断食管鳞癌。  相似文献   
42.
目的调查嘉兴市新居民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改善新居民儿童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居民儿童548例,本地儿童1248例,采用自编量表评估儿童家庭影响因素,长处与困难问卷评估儿童心理发育行为问题,心理痛苦温度计评估主观心理痛苦程度,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评估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量表评估社会支持程度。结果新居民儿童主观评定心理痛苦程度高于本地儿童(P=0.002)。新居民儿童亲社会化行为低于本地儿童(P=0.000),多动/注意缺陷问题高于本地儿童(P=0.011)。儿童忽视虐待量表本地儿童5个因子得分低于新居民儿童:责骂因子(P=0.000)、恐吓因子(P=0.000)、情感忽视因子(P=0.000)、教育忽视因子(P=0.000)、身体忽视因子(P=0.000)。社会支持量表本地儿童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新居民儿童:客观支持(P=0.032)、主观支持(P=0.000)、对支持的利用度(P=0.000)。新居民儿童在新居民儿童学校、混合学校、本地儿童学校的3类学校中亲社会化行为、忽视因子、虐待因子、社会支持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新居民儿童较本地儿童心理发育行为明显落后,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其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 比较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早期合理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西电集团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接受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原发性呼吸暂停(AOP)早产儿62例作为研究组;2011 年 12 月-2014年5月同在中国西电集团医院新生儿科住院采用氨茶碱治疗的AOP患儿69例作为对照组。出生3~8 d及矫正胎龄40周时分别行头颅MRI检查,评估脑白质损伤(WMD)并进行两组比较;6个月及12个月时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比较两组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胎龄及体重、产前孕母糖皮质激素应用及分娩方式、5 min Apgar评分、辅助通气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头颅MRI显示两组患儿W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40周时头颅MRI显示,咖啡因组WMD较氨茶碱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个月及12个月时Ges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随访至校正6月龄时,咖啡因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及个人-社交评分均高于氨茶碱组(P<0.05);随访至校正12月龄时,咖啡因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评分均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可明显改善AOP患儿6个月及12个月时的神经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对应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比较传统缝合法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切口的愈合效果,探讨Histoacryl组织胶水促进皮肤切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8例腹股沟疝择期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组织胶水组和传统缝合两组,传统缝合组(135例)采用传统皮内缝合切口,组织胶水组(143例)采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黏合切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切口美观度、术后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切口甲级愈合无差异(P>0.05);术后6 h、12 h胶水组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P<0.05),术后24 h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水组患者住院时间较传统缝合组明显缩短(P<0.05);应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黏合切口患者对切口愈合满意度优于传统缝合组(P<0.05)。结论:Histoacryl组织胶水在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切口应用能更好地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手术切口外观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手部皮瓣的临床效果及研究8种手部皮瓣修复方法及优、缺点。方法针对于特殊急诊手外伤患者病情决定应用其8种任意手部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相互比较皮瓣术式选择性适应类型及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76例均保留患指受伤以后现有手指长度,随访2~12个月,患指皮肤感觉、耐磨性、指体运动及指外观均恢复优良,患指活动不受限,植皮区成活,患者均表示满意。TAM功能评分结果:优194指,良19指;感觉:S3+优145指,S3良59指,可9指。结论任意手部皮瓣是治疗急诊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方法 ,术后效果明显,局部转位皮瓣对它处损伤小,患者痛苦轻,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倪杨  刘爱君 《中国校医》2019,33(1):74-77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革新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4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医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提出建立医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高”、行为动机“强”、组织和管理模式“优”和保障措施“全”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4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0):I0001-I000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重点出版来自构建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干细胞、组织构建及其临床应用4大领域的相关实验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应用研究、转化医学研究等优秀成果的文章,尤为关注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组织工程领域学术技术研究的创新项目,关注体现组织工程研究过程中具有在体客观量化评价指标的优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0.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再发率均高,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脑血管病的危害在逐渐上升。虽然静脉使用阿替普酶及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低治疗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发病时间不能确定或就诊时间的延误造成的。醒后卒中患者因发病时间无法界定,因而无法行再灌注治疗。随着一些重要研究的开展及成功,使我们重新思考简单按时序表达的"时间窗"概念,认识到即使在超过指南推荐的时间窗,仍有可能存在可挽救有梗死风险的脑组织,逐渐形成了"组织窗"的治疗理念。这一转变,离不开先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项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医师可以根据临床评估及影像成像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可挽救组织的存在,可能会使更多的卒中患者获得再灌注治疗的益处。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试图通过影像学和临床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患者的发病时间和寻找缺血半暗带存在的证据。在这篇综述中,将探讨目前接受再灌注治疗的醒后卒中患者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