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146篇
  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rh EGF)联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锌软膏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rh EGF凝胶联合纳米抗菌凝胶换药治疗。在治疗后7 d、14 d、21 d、28 d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鉴定,并观察记录2组创面的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烧伤创面总体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烧伤创面在治疗7 d后及28 d后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14 d后,21 d的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h EGF凝胶联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加纳米银敷料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Ⅱ度烧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对照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生成情况。结果治疗组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8,P<0.05);治疗组外用rhEGF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EGF加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能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3.
我站自2012年6月-2013年5月应用纳米银凝胶外用+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3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0例均为我站门诊及妇科体检患者.年龄25~5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乳白色黏液状,有时候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司菲纳米银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Ⅱ行LEE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术后即宫颈创面推注司菲纳米银1支,以后每天1支推注,至术后2周;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观察2组术后阴道排液情况、出血率、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等.结果 2组LEEP术锥切宽度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排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创面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菲纳米银应用在LEEP术后能减少阴道排液及术后出血量,促进宫颈创面愈合,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纳米银(AgNP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毒性效应的影响,为AgNPs生物安全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gNPs(0、6.25、12.5、25、50、60、80μg/ml)和RAW264.7共同培养,8、24 h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MTT)测定各组细胞的活力,选取2.5、5μg/ml两个无明显细胞毒性的浓度进行后续研究,检测应激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用2.5、5μg/ml的AgNPs处理细胞,24 h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见AgNPs进入细胞内,且5μg/ml组的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变;8、24 h后ELISA结果显示,IL-6无明显变化,在5μg/ml的24 h处理组TNF-α表达有显著升高,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在5μg/ml的24 h处理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RAW264.7细胞暴露于低剂量的AgNPs后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并且与暴露剂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低剂量AgNPs能够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暴露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纳米银凝胶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在骨科压疮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本院骨科病房里确诊为压疮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菌检出率、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米银凝胶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治疗骨科压疮优于传统换药方式,操作简单方便,起效迅速,经济实惠,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适合在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纳米银抗菌辅料对烧伤患者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外科收治的78例不同程度烧伤患者,在入院经过清创处理消毒创面后,均选择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进行换药治疗,同时辅以抗感染、抗休克治疗,责任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和伤口创面变化,同时进行精心的心理和饮食护理。结果78例患者创面均达到I期愈合,未发生并发症,未留有明显瘢痕。结论应用纳米银抗菌敷料治疗烧伤具有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促进愈合、方法简便等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和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换药疼痛评分、创面愈合质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瘢痕评分、色素沉着率及治疗前后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随访瘢痕评分及色素沉着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纳米银抗菌凝胶,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换药疼痛,降低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程度,并有助于上调VEG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比较纳米银及其释放的银离子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Ha Ca T)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纳米银的吸附作用对炎性因子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对照)~100μg/ml]的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24 h,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测定纳米银的细胞毒性;选择0(对照)、2.5、5、10、20和40μg/ml的纳米银或其释放的银离子[0(对照)、0.05、0.1、0.2、0.4和0.8μg/ml]染毒Ha Ca T细胞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含量。在无细胞体系中,将终浓度为0(对照)、5、40和100μg/ml的纳米银与IL-6或IL-8标准品溶液混匀静置6 h后离心去除纳米银颗粒,采用ELISA测定上清液中IL-6、IL-8的含量。结果纳米银浓度低于75μg/ml时无明显细胞毒性。与对照组比较,2.5、5、20μg/ml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IL-6的分泌量和5、10、20μg/ml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IL-8的分泌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仅0.1、0.8μg/ml银离子染毒Ha Ca T细胞IL-8的分泌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银离子染毒Ha Ca T细胞IL-6的分泌量均无明显改变。在无细胞体系中,与对照组比较,40、100μg/ml纳米银暴露后体系中IL-6的含量和100μg/ml纳米银暴露后体系中IL-8的含量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低浓度纳米银可诱导Ha Ca T细胞IL-6和IL-8的分泌量增加,其对IL-6分泌量的影响可能与纳米银颗粒密切相关,而对IL-8分泌量的影响可能与悬液中释放的银离子有关;高浓度纳米银对IL-6和IL-8具有吸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