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416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6篇
  3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改制腰麻联合硬膜外穿刺针在腹腔镜疝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腹腔镜下疝修补缝合针多为Endoclose缝合针及针钩,或其改制品[1,2].我们将腰麻联合硬膜外穿刺针的针内针(细腰穿针)改制成Y字形针尖,叉送7号双丝线,硬膜外麻醉穿刺针行疝内环口缝合,2003年2月~2004年8月临床应用68例(79侧),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已久,而手术室作为给患者实施诊疗的重要场所,最先接触并普及了这项技术,现就套管针在手术室的应用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国内近几年发明的手术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电钻动力驱动下直接钻颅进入血肿,快速建立起清除血肿的硬通道,并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和生化酶技术将固态血肿液化成悬液,通过抽吸、冲洗、引流而经针腔排出颅外,代替开颅手术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我院于2003年引进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骨髓穿刺是儿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由于是有创性检查,临床上常常不能得到家长和患儿的配合,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科2000年3月~2004年12月改用一次性5ml注射器代替传统的骨髓穿刺针进行小儿骨髓穿刺35例次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YL-1型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0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抽吸引流190例,加用尿激酶治疗30例;ADL分级结果1~5级分别为17例,20例,61例,38例,24例,死亡60例。预后良好率44.5%,死亡率27.2%。术后并发症:同侧再抽吸6例,对侧抽吸1例,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7例,合并大面积脑梗死1例,肾衰4例,肺部感染40例。结论YL-1型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8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64例,其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钻孔闭式引流和YL—1型穿刺针引流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2例CSDH病人,45例行钻孔闭式引流术(甲组),17例行YL—1型穿刺针引流术(乙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复发率为6.5%,并发症率为4.1%,乙组复发率为27.7%,并发症率为22.2%。结论钻孔闭式引流较YL-1型穿刺针引流可明显减少CSDH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我们从1997年至今采用YL—l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0例。结果:血肿清除情况,首次清除率:29.5-82.5%,平均为31.7%,总清除率60.2%-91.3%,平均约为84.1%,死亡率:治疗组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54%,再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为8%,对照组为7.1%,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166例中ADLI—Ⅲ级为106例,对照组32例,仅有5例,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常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造成脑组织直接受损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我们治疗病例大部分在6小时。3天内,而再出血机率为8%,与内科保守治疗7.1%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倾向早期穿刺手术,较安全疗效好,总之,微创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要求条件简单,适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又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卒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红瑶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66-3467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治疗重点和难点,临床治疗效果差,致死率高。目前,采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后,经过系统的精心护理,死亡及致残率明显降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1 ̄78岁,平均年龄60.4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