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6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384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511篇
口腔科学   136篇
临床医学   528篇
内科学   598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47篇
综合类   1941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97篇
  4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3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烧伤后创面组织原癌基因c-fos、c- myc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的表达顺序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2 只大鼠分为7 组,即正常对照组、烫伤后3 h、6 h、1 d、3 d、7 d 和14 d 组。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烫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源性c-fos、c- myc 和bFGF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烧伤可以诱导c-fos、c- myc 和bFGF表达,但三者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正常皮肤即有c-fos 表达,伤后3 h 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 天以后降至最低水平,其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细胞胞浆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胞核内。c- myc 的表达在伤后3 天达最高值,阳性信号分布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而bFGF则在伤后6 h 开始出现,伤后第1 天达最高值,主要分布于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结论:烧伤可以诱导皮肤创面组织原癌基因c-fos、c- myc 及bFGF的表达,其表达具有时相与部位分布特征。三者表达的时相性提示在烧伤后早期原癌基因与生长因子基因之间具有相互调控作用,而这种调控作用对后期组织修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肝外胆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发现与肝外胆管癌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和蛋白,并对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肝外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从基因水平研究 MDM2和 P5 3 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 ,观察其在骨肉瘤发病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研究 40例骨肉瘤 MDM2和 P5 3表达 ,并分析两种基因表达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MDM2及 P5 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7.5 % (31/ 40 )、6 7.5 % (2 7/ 40 )。 MDM2与 P5 3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 .0 5 )。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与否及生存率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MDM2和 P5 3基因改变是骨肉瘤的常见现象 ,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其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判断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及预测肿瘤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C-myc基因扩增、p16基因变异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与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d-PCR)分析C-myc基因扩增,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p16基因变异,用PCR法检测整合型HBV-DNA。结论 (1)HCC组外周血、癌和癌旁肝组织中C-my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8%(14/29)、45%(13/29)和52%(15/29),3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008,P>0.05,自由度ν=2),但明显高于肝硬化(LC)组外周血和LC组织阳性率[0(0/12)和8%(1/12),P均小于0.05]。(2)29例癌组织中有3例p16基因纯合性缺失,未发现点突变。(3)正常肝、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整合型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4/5(2/14)、67%(8/12)和97%(28/29),3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x^2=29.4345,P<0.01)。结论(1)HCC的发生与C-myc基因扩增密切相关;(2)HCC中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发生频率为10%;(3)HBV-DNA整合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4)对外周血的检测能反映肝细胞(C-myc基因扩增和HBV-DNA整合情况。  相似文献   
95.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fragilehistidinetriad ,FHIT)可能是定位于染色体 3P1 4 .2的一个抑癌基因 ,由于FHIT基因的许多分子生物学特性与经典的抑癌基因不同 ,因此对其是否为抑癌基因还存在许多争论。本文对该基因与泌尿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可能是定位于染色体3P14.2的一个抑癌基因,由于FHIT基因的许多分子生学特性与经典的抑癌基因不同,因此对其是否为抑癌基因还存在许多争论。本文对该基因与泌尿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单亲二体(UPD)是指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其上的一部分均来自于双亲中一方的一种染色体缺陷,能够造成基因印记障碍或基因纯合突变,从而导致各类疾病,包括癌症。UPD的形成机制多样,主要由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未正确分离所致。UPD不改变基因拷贝数,导致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手段难以对其进行有效鉴定。近年来,随着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等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UPD相关病例被检出,并发现其以非随机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UPD的形成机制、检测方法、影响区域、涉及基因、临床预后价值等方面,综述UPD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目的: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希佩尔林道抑癌基因(VHL)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83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者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绒毛组织HIF-1α、VHL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HIF-1α与VHL蛋白表达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绒毛组织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VHL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IF-1α蛋白表达与VHL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04,P<0.05);观察组孕妇被动吸烟、人工流产≥3次、作息不规律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人工流产≥3次、作息不规律及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均是发生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VHL蛋白阳性表达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TIP30/CC3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食管癌组织和7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TIP30/CC3基因的表达.结果: 7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有63例(87.5%) TIP30/CC3基因表达.64例食管鳞癌中有38例(59.38%) TIP30/CC3基因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TIP30/CC3基因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8.13% (25/32)、 42.11% (8/19)、 38.46%(5/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30/CC3基因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中为39.13% (9/23),明显低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70.73% (29/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TIP30/CC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