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10篇 |
免费 | 2125篇 |
国内免费 | 200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3篇 |
儿科学 | 147篇 |
妇产科学 | 415篇 |
基础医学 | 2698篇 |
口腔科学 | 429篇 |
临床医学 | 2398篇 |
内科学 | 2803篇 |
皮肤病学 | 285篇 |
神经病学 | 437篇 |
特种医学 | 5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4篇 |
外科学 | 1625篇 |
综合类 | 8112篇 |
预防医学 | 1081篇 |
眼科学 | 206篇 |
药学 | 2247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1044篇 |
肿瘤学 | 53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7篇 |
2023年 | 1348篇 |
2022年 | 1426篇 |
2021年 | 1694篇 |
2020年 | 856篇 |
2019年 | 772篇 |
2018年 | 365篇 |
2017年 | 560篇 |
2016年 | 554篇 |
2015年 | 566篇 |
2014年 | 755篇 |
2013年 | 781篇 |
2012年 | 1150篇 |
2011年 | 1215篇 |
2010年 | 1179篇 |
2009年 | 1170篇 |
2008年 | 1274篇 |
2007年 | 1266篇 |
2006年 | 1171篇 |
2005年 | 1414篇 |
2004年 | 1368篇 |
2003年 | 1367篇 |
2002年 | 1202篇 |
2001年 | 1274篇 |
2000年 | 1241篇 |
1999年 | 924篇 |
1998年 | 797篇 |
1997年 | 620篇 |
1996年 | 569篇 |
1995年 | 322篇 |
1994年 | 182篇 |
1993年 | 118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通过对喉癌、下咽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及 p16蛋白的定位、半定量研究 ,探讨其在喉癌、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研究TGFβ1与 p16蛋白的表达 ,并对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GFβ1位于胞浆 /胞膜 ,p16蛋白位于胞浆 /胞核。TGFβ1强表达率为61% ,p16蛋白强表达率为 66%。高分化与中、低分化肿瘤的TGFβ1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高分化与低分化肿瘤的 p16蛋白表达具统计学差异 (P <0 .0 5)。TGFβ1和 p16蛋白之间存在正相关系 (P <0 .0 5)。TGFβ1和 p1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病程、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 结论 :TGFβ1与 p16蛋白在喉癌、下咽癌中存在缺失表达 ,在高分化肿瘤中有更高的表达 ,在细胞周期中具有共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30例宫颈癌、 30例宫颈炎、 8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 HCMV早期 (IE)、晚期 (L)基因片段、 HCMV79- aa ORF癌基因及 HPV16、 18、 32、 5 2 b、 5 8型 DNA。结果表明 :除 HCMV L 基因外 ,以上各基因在宫颈癌组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 ,且宫颈癌组 IE和 L 基因、HPV高危型和 HCMV同时感染的比值比 (OR)分别高于 IE或 L 基因、HPV高危型或 HCMV单独感染的 OR值之和。提示人巨细胞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可通过其 IE基因启动、激活 HPV的致癌作用 ,HCMV79- aa ORF癌基因的整合也可能是致宫颈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治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方法将槲皮素作用于培养的NB4细胞株,应用RT-PCR及Westem bolt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槲皮素(30、60、90μmol/L)诱导细胞24、48、72、96、120h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中突变型p5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证实其在30~90μmol/L浓度时对突变型p53基因无影响,而对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为槲皮素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p21 waf1/cip1调控途径中p53、p21 waf1/cip1、cyclinD1、cyclin E基因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于17例乳腺良性组织、19例癌前病变、69例乳腺癌(20例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中检测4种基因蛋白表达,原位RNA分子杂交、原位DNA分子杂交方法于25例乳腺癌、15例癌前病变(大部为cyclinD1蛋白过表达)中检测cyclinD1 mRNA水平及基因状况.结果①p53在良性、癌前病变组织中失表达,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8%;②p21表达与p53表达无负相关性;③p21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率为29%;cyclinD1、cyclin E过表达率为46%、51%,显著高于癌前病变及良性组织;cyclinD1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cyclinE过表达与肿块大小呈正相关;④cyclinD1蛋白过表达的乳腺癌中其相关的基因扩增率为32%;⑤p21表达与cyclinD1、cyclinE表达正相关.结论①突变型p53基因参与乳腺癌发生;②乳腺癌中p21表达不完全依赖于野生型p53基因;③正、负性调控因子p21、cyclinD1、cyclinE基因表达异常及cyclinD1基因异常是乳腺癌早期频发的分子事件,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证实了周期失控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④基因扩增是cyclinD1 mRNA过表达及蛋白过表达的分子机制之一;⑤p21可能间接调控cyclinD1、cyclinE表达.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P75NGFR介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转染了P75NGFR的大鼠小脑神经细胞株R2L2为细胞模型,应用酵母双向杂交系统(two-hybrid system)筛选和鉴定P75NGFR胞内区P75ICD作用的蛋白。结果:和P75NGFR作用的蛋白由一个600bp大小的CDNA片段编码。结论:该工作将有助于探讨P75NGFR介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信号,为勃勃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病因、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探讨LINC00240调节miR-124-3p/环指域泛素样蛋白1(UHRF1)轴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食管鳞状癌(ESCC)组织与癌旁组织,ESCC细胞系(ECA109、TE-13、EC9706和KYSE-150)与正常食管上皮HET-1A细胞中LINC00240、miR-124-3p、UHRF1 mRNA表达水平;以ECA10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组分别为shRNA-NC组(转染shRNA阴性对照)、sh-LINC00240组(转染LINC00240 shRNA)、sh-LINC00240+miR-124-3p-inhibitor组(共转染sh-LINC00240与miR-124-3p-inhibitor)、sh-LINC00240+inhibitor-NC组(共转染sh-LINC00240与inhibitor-NC),并以未经处理的ECA109细胞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UHRF1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双荧光素酶验证miR-124-3p与LINC00240、UHRF1关系。通过裸鼠注射ECA10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实验,单细胞悬液(4×106细胞/ml)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皮下注射到裸鼠背部,并依次分为模型组、NC组、干扰LINC00240组,分离肿瘤,分析肿瘤质量及成瘤个数。结果 ESCC组织及细胞中LINC00240、UHRF1 mRNA表达显著增加,miR-124-3p表达显著降低(P<0.05)。sh-LINC00240组增殖率、侵袭与迁移数、LINC00240、MMP-2、UHRF1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shRNA-NC组显著降低,P21、miR-124-3p表达显著增加(P<0.05);sh-LINC00240+miR-124-3p-inhibitor组增殖率、侵袭与迁移数、MMP-2、UHRF1 mRNA及蛋白表达较sh-LINC00240+inhibitor-NC组显著增加,P21、miR-124-3p表达显著降低(P<0.05),LINC00240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miR-124-3p与LINC00240、UHRF1具有靶向关系。干扰LINC00240组较模型组、NC组肿瘤质量、成瘤个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干扰LINC00240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上调miR-124-3p/UHRF1轴有关。 相似文献
79.
P53与ras癌基因产物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直肠癌术前活检的诊断率。方法5年来手术治疗的168例直肠癌病人中,有20例(11.9%)第一次手术前活检不能明确诊断。对其中17例患者的活检组织石蜡标本(实验组)和10例正常肠粘膜活检标本(对照组)进行常规病理、P53与ras癌基因产物检测。结果实验组中P53与ras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与47%,阳性率均高于常规病理,有显著性差异。17例标本中,11例为不典型增生,5例仅有慢性炎症。不典型增生的P53与ras基因表达分别为11例和7例,而慢性炎症则全部为阴性。二者之间,两种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还显示P53与ras基因表达有较好的一致性。对照组的10例正常肠粘膜的活检标本P53与ras基因检测结果均阴性,与实验组比较,P53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P53与ras基因表达检测,可以作为常规病理的补充,提高直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力。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