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44篇
  免费   3184篇
  国内免费   2417篇
耳鼻咽喉   507篇
儿科学   864篇
妇产科学   827篇
基础医学   3833篇
口腔科学   805篇
临床医学   11018篇
内科学   7419篇
皮肤病学   1515篇
神经病学   1863篇
特种医学   41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9篇
外科学   7475篇
综合类   26858篇
预防医学   4271篇
眼科学   811篇
药学   8598篇
  115篇
中国医学   5972篇
肿瘤学   4894篇
  2024年   466篇
  2023年   1536篇
  2022年   1733篇
  2021年   1907篇
  2020年   1746篇
  2019年   1591篇
  2018年   709篇
  2017年   1299篇
  2016年   1529篇
  2015年   1762篇
  2014年   3115篇
  2013年   3097篇
  2012年   3828篇
  2011年   4126篇
  2010年   4027篇
  2009年   3906篇
  2008年   5473篇
  2007年   4412篇
  2006年   5181篇
  2005年   5749篇
  2004年   4471篇
  2003年   4360篇
  2002年   3885篇
  2001年   3878篇
  2000年   2868篇
  1999年   2133篇
  1998年   2176篇
  1997年   1758篇
  1996年   1687篇
  1995年   1852篇
  1994年   1252篇
  1993年   934篇
  1992年   747篇
  1991年   779篇
  1990年   727篇
  1989年   695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36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肺炎性假瘤并不少见,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增生肿块,其CT表现,临床表现与肺内其他肿瘤样病变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肺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心肌的病理改变及脑再灌注对心肌病理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脑缺血组、脑缺血/再灌注组、手术对照组,每组再分成0,6,12,24,48,72h组,用TTC染色法观察各组的脑组织坏死面积和心肌的病理变化。结果在大鼠脑缺血组随着时间延长脑坏死面积逐渐增大,至12h达高峰(P〈0.05),之后有逐渐下降趋势;再灌注组脑坏死面积在24,48h(P〈0.01)及72h(P〈0.05)脑坏死面积明显减少;在脑缺血组心肌病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心内膜炎,部分可见肌纤维变性、灶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再灌注组心肌的纤维变性、灶状坏死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脑缺血可引起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心内膜炎,部分可见肌纤维变性、灶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脑缺血再灌注可保护脑组织,但使心肌的病理改变加重,加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83.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曾名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以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HV)引起的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自1932年由前苏联最早描述后,该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均有显著进展,本文就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我们首次报道一例雷公藤多甙中毒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例,其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和转归于以往的报道颇有不同。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告了暗纹节菱孢[Arthinium phaeospemum(Corda)Ellis]所致皮肤真菌病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HE、PAS、镀银染色(Szatri)法及铅铀染色,对皮损的组织病理改变,进行了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光镜下发现暗纹节菱孢引起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广泛性病理浸润,由多种细胞构成的肉芽肿,尤其对皮肤附属器严重破坏。在病理浸润中可见球形、卵圆形、菱形及晶体形,玫瑰红色、棕色及褐色孢子。透射电镜下见真皮成纤维细胞胞浆内吞噬多数界线清楚的圆形小体,空泡内也有相同的小体,胞浆空泡甚多,胞核完整。同时见到破坏的溶酶体。病理浸润内形态各异的孢子及不同颜色,是孢子生长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8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纤维化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认为肺纤维化发生于ARDS晚期(增生及纤维化期),最近的研究表明,早期(渗出期)即可发生明显纤维化,针对ARDS早期肺纤维化的机制进行干预,是目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诱发的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因素,血小板是惟一参与这两个病理生理过程的细胞,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关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相继发布,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主要评述近年来新发表的有关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及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8.
杨惠 《中原医刊》2006,33(6):47-48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病理即内镜特征以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为10.87%。其中腺瘤性息肉占52.13%。大小不等腺瘤性息肉恶变率与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体积大恶变率高,且多广基无蒂或亚蒂,以绒毛状腺瘤为主。炎性息肉以≤1.0cm的为最多。结论大肠息肉的癌变以腺瘤型为主。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腺瘤体积为大绒毛结构者易癌变。  相似文献   
89.
烧心在AC患者中较常见;AC有多种病理组织学改变;原发性AC患者食管黏膜活检的DNA分析;AC患者血清改变了胃底肌间神经丛表型和NO介导的运动;磁共振透视检查可评价食管动力失调;腹腔镜肌层切开术治疗AC。  相似文献   
90.
下尿路NO信号通路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广泛的信号分子,在人体大多数器官系统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NO的研究较多.现就其在下尿路NO信号通路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