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323篇 |
免费 | 2342篇 |
国内免费 | 9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58篇 |
儿科学 | 205篇 |
妇产科学 | 318篇 |
基础医学 | 1354篇 |
口腔科学 | 273篇 |
临床医学 | 13896篇 |
内科学 | 6102篇 |
皮肤病学 | 362篇 |
神经病学 | 2481篇 |
特种医学 | 258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10113篇 |
综合类 | 25455篇 |
预防医学 | 4907篇 |
眼科学 | 916篇 |
药学 | 9905篇 |
293篇 | |
中国医学 | 2872篇 |
肿瘤学 | 11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68篇 |
2023年 | 1564篇 |
2022年 | 1877篇 |
2021年 | 3016篇 |
2020年 | 1947篇 |
2019年 | 1897篇 |
2018年 | 948篇 |
2017年 | 1793篇 |
2016年 | 1972篇 |
2015年 | 2360篇 |
2014年 | 4190篇 |
2013年 | 4171篇 |
2012年 | 5203篇 |
2011年 | 5369篇 |
2010年 | 5004篇 |
2009年 | 4746篇 |
2008年 | 4932篇 |
2007年 | 4561篇 |
2006年 | 4107篇 |
2005年 | 4287篇 |
2004年 | 3400篇 |
2003年 | 2963篇 |
2002年 | 2465篇 |
2001年 | 2159篇 |
2000年 | 1486篇 |
1999年 | 1274篇 |
1998年 | 1074篇 |
1997年 | 978篇 |
1996年 | 888篇 |
1995年 | 744篇 |
1994年 | 540篇 |
1993年 | 343篇 |
1992年 | 234篇 |
1991年 | 211篇 |
1990年 | 163篇 |
1989年 | 191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5岁,因“头面部被树干打伤lOh,昏迷约lOmin”入院。剧烈头痛,伴恶心及呕吐数次,无抽搐及二便失禁。查体:神志恍惚,CCS约13分,烦躁不安,头额部有软组织青紫、肿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脑脊液漏,双侧鼻唇沟对称,颈稍强直,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略减低,查颅脑CT示纵裂池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速公路的建成,汽车、摩托车的增多,使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外伤造成的颅脑损伤逐年增长,现浅谈我院收入一名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5例,经一系列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RSL组25例,RLU组20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18例;7例不成功,其中3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18例,2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1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50例多浆膜腔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浆膜腔积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浆膜腔(胸、腹、心包、盆腔)内同时出现积液.临床上较少见,其病因诊断较为复杂,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作者自 1995年 1月~ 2002年 12月期间收治多浆膜腔积液患者共 50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渗性昏迷是内科急症之一,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可达40%。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样来势凶险,预后较差。其中由颅内动脉瘤出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约40%。由脑血管畸形引起的病死率也达到10%-25%。如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同时合并发生,其病死率更高。我们经过积极抢救,获得成功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改进后的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效果,为降低引流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将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腰穿置管引流.观察组改进穿刺手法,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依次连接输液延长管、三通及引流袋.结果 两组置管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堵管、疼痛发生率分别为0、2.78%,对照组分别为16.67%、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改进后的腰池置管引流方法可减少引流管堵塞率、减轻患者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20.
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加勤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10):3-4
为了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出血的关系。采用CA-6000血凝仪对198例出血患者和30例健康人员进行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结果显示脑出血、尿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产后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从而显示出血患者体内存在纤溶活性的活化、还可能存在着凝血因子的活化,血中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等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