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43篇 |
免费 | 1909篇 |
国内免费 | 12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5篇 |
儿科学 | 207篇 |
妇产科学 | 227篇 |
基础医学 | 1209篇 |
口腔科学 | 125篇 |
临床医学 | 4266篇 |
内科学 | 2838篇 |
皮肤病学 | 958篇 |
神经病学 | 362篇 |
特种医学 | 6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1195篇 |
综合类 | 10563篇 |
预防医学 | 2813篇 |
眼科学 | 153篇 |
药学 | 10005篇 |
136篇 | |
中国医学 | 5090篇 |
肿瘤学 | 4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4篇 |
2023年 | 897篇 |
2022年 | 1136篇 |
2021年 | 1963篇 |
2020年 | 1101篇 |
2019年 | 1215篇 |
2018年 | 593篇 |
2017年 | 1097篇 |
2016年 | 1151篇 |
2015年 | 1258篇 |
2014年 | 2004篇 |
2013年 | 1997篇 |
2012年 | 2270篇 |
2011年 | 2440篇 |
2010年 | 2128篇 |
2009年 | 1982篇 |
2008年 | 2021篇 |
2007年 | 1846篇 |
2006年 | 1592篇 |
2005年 | 1554篇 |
2004年 | 1427篇 |
2003年 | 1249篇 |
2002年 | 1035篇 |
2001年 | 983篇 |
2000年 | 747篇 |
1999年 | 687篇 |
1998年 | 627篇 |
1997年 | 585篇 |
1996年 | 653篇 |
1995年 | 561篇 |
1994年 | 515篇 |
1993年 | 346篇 |
1992年 | 305篇 |
1991年 | 336篇 |
1990年 | 305篇 |
1989年 | 245篇 |
1988年 | 90篇 |
1987年 | 75篇 |
1986年 | 74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甲腈咪胍致心脏起搏传导系统障碍7例报告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发电厂职工医院(112003)李晓东,刘丽芬甲腈咪胍(cimetidine,CIM)为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最常用药物之一。短期治疗时毒性低,副作用仅2%~3%。常见有头痛、头晕、肌痛、嗜睡、...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86.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纤溶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氨甲环酸给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给药;观察组采取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给药。比较两组围术期失血量、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异体输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观察组FDP、D-D、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期间使用静脉注射联合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的方式较局部注射单用可减少围术期失血,抑制纤溶及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87.
复方18甲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对恒河猴的远期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0例成年健康雌性恒河猴(Macaca mulatta)为实验对象,随机将猴均分为两组。服药猴每月定日喂复方18甲1次,剂量按体重计算,约为妇女月用量的两倍。连续给药6年,停药观察4年。对照猴不给药,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观察10年。10年内先后进行了药物与肿瘤学、细胞遗传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等方面的观察。结果表明:该药未能诱发猴的恶性肿瘤;没有造成猴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明显变化和损伤;不引起猴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和SCE 频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服药期间猴的排卵被抑制,停药一段时间后,排卵恢复,并能生育,说明恒河猴长期用该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8.
系统观察57例健康人口服灵芝(灵芝多糖体55mg/片)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服药前后大、小动脉血压无显著变化;口服灵芝3天后输入枝口径及输出枝口径均有明显扩张;管袢密度、红细胞流速增加不显著。口服灵芝7天的动态变化显示,服药8h后输入枝、输出枝口径即有显著扩张,第7天管袢密度开始明显增加。服用不同剂量灵芝(2片、4片、8片,3次/日)3h后,管袢密度、输入枝、输出枝口径、流速均有增加趋向,但P>0.05,其中8片组管袢口径、管袢密度有显著增加(P<0.05),但红细胞流速却有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连续、适量(2片,3次~4次/日)服用灵芝,可显著改善微循环灌流量,从而改善和保护组织及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89.
对84例周围血管病(脉管炎68例,静脉炎16例)和2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了足甲襞微循环的对比观察。结果:患病组足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形态、流态、管周状态均较正常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更接近病变部位的局部微循环观察更能代表病变的程度,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选择用药和疗效观察都有很大帮助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应用多抗甲素对重症肝炎的疗效及甲襞微循环改变。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男22例 ,女20例 ,ALT均在200u以上 ,HBsAg滴度均>1∶64。随机把病人分为两组 ,甲组为治疗组 ,乙组为对照组 ,甲、乙两组各有男11例 ,女10例。两组除按常规治疗外 ,甲组加用多抗甲素5mg肌注每日1次 ,一周后改为10mg肌注每日1次 ,第三周改为静脉滴注 ,每日1次 ,连续两周。第一疗程共20d ,休息2d后作肝功能检查 ,HBsAg滴定度。第五周开始用10mg肌注每日1次至第七周末 ,休息4d后改用5mg肌注每日1次一周即为第二疗程。结果第一疗程结束 ,甲组21例患者ALT下降至100u以下者18例(85.7 %),HBsAg滴度降至1∶64以下者17例 (80.7 % )。对照组ALT下降至100u以下者10例 (47.6 % ),HBsAg滴度下降至1∶64以下者2例 (9.5 % ) ,第二疗程结束甲组ALT正常19例 (90.4 % ),HBsAg 滴度<1∶6419例 (90.4 % ) ,而对照组ALT正常者13例(60.9 % ),HBsAg 滴率<1∶64共16例 (70.6 % )。观察甲襞微循环在用多抗甲素前后 ,都有明显改变。结论多抗甲素对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治疗中无一例有不良反应 ,是肝病的治疗佐剂 ,具有临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