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805篇 |
免费 | 2982篇 |
国内免费 | 27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0篇 |
儿科学 | 254篇 |
妇产科学 | 154篇 |
基础医学 | 2498篇 |
口腔科学 | 321篇 |
临床医学 | 9180篇 |
内科学 | 5936篇 |
皮肤病学 | 58篇 |
神经病学 | 2218篇 |
特种医学 | 329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0篇 |
外科学 | 6666篇 |
综合类 | 19119篇 |
预防医学 | 2135篇 |
眼科学 | 617篇 |
药学 | 7063篇 |
126篇 | |
中国医学 | 4901篇 |
肿瘤学 | 17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9篇 |
2023年 | 1186篇 |
2022年 | 1496篇 |
2021年 | 2005篇 |
2020年 | 1284篇 |
2019年 | 1357篇 |
2018年 | 720篇 |
2017年 | 1269篇 |
2016年 | 1540篇 |
2015年 | 1779篇 |
2014年 | 2605篇 |
2013年 | 2638篇 |
2012年 | 3574篇 |
2011年 | 3966篇 |
2010年 | 3809篇 |
2009年 | 3929篇 |
2008年 | 4068篇 |
2007年 | 3591篇 |
2006年 | 3550篇 |
2005年 | 3782篇 |
2004年 | 3213篇 |
2003年 | 2816篇 |
2002年 | 2301篇 |
2001年 | 1968篇 |
2000年 | 1469篇 |
1999年 | 1238篇 |
1998年 | 989篇 |
1997年 | 886篇 |
1996年 | 793篇 |
1995年 | 659篇 |
1994年 | 524篇 |
1993年 | 363篇 |
1992年 | 248篇 |
1991年 | 216篇 |
1990年 | 166篇 |
1989年 | 135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T2 W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预测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有病理或追踪结果的 4 8例脑病变患者 ,其中胶质瘤 2 5例 (高、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 16例和 9例 ) ,非胶质瘤病变 2 3例。全部病例均行常规T1WI、T2 WI和EPI SE序列动态增强MR灌注成像。计算每个病灶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 (rCBV)比值 (病灶最大rCBV/对侧正常脑白质rCBV)。分析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与其组织学级别的关系 ,并比较胶质瘤与非胶质瘤的灌注异常及常规MRI强化表现。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 ( 16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4 .6 0± 1.98( 2 .5 5~ 9.2 2 ) ,低级别胶质瘤 ( 9例 )的最大rCBV比值为 1.86± 1.5 2 ( 0 .85~ 5 .72 ) ,经t检验 ,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脑膜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均显示有局部高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5 .35± 2 .39( 3.15~ 12 .39) ,而有强化表现的脑梗死、脑炎性灶及放射性脑损伤表现为低、等灌注 ,最大rCBV比值为1.2 7± 0 .36 ( 0 .85~ 1.72 )。结论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的术前影像学分级预测上有重要价值 ,在脑胶质瘤的某些鉴别诊断上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经常遭遇到的心脏异常 ,其中致死性心律失常 ,由于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而发生晕厥、猝死 ,危及生命。近年 ,有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治疗 ,均有令人瞩目的进展。《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0卷第 7期 ,特集———不整脉———致死性不整脉の最新治疗法を中心に ,用整集 ,分总论、最新基础研究进展、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对策和各种病态时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四个主题 ,载文共 2 7篇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际对心律失常 ,尤其致死性心律失常做了系统、细致地探讨 ,颇值得心血管内、外科医生的参考。本杂志选择其中 2 0篇 ,分两期刊完。全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33.
ZHANGWei SHENHong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1(6):426-427
该研究采用大鼠提睾肌动脉溶栓模型,对溶栓治疗中形成的微栓塞同组织再灌注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观察了相关辅助干预方法改善组织再灌注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为:建立了一种新的动物溶栓模型,从微循环角度直观、半定量地评价溶栓对组织再灌注的效果,并从形态学上观察到了微栓子及微栓塞的存在及微栓子的形成过程;对微栓塞的产生机理阐述了新的看法;论证了微栓塞与组织再灌注障碍的关系,并通过延长溶栓剂的静脉维持时间来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4.
35.
36.
腺性膀胱炎三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腺性膀胱炎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8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别行膀胱药物灌注、经尿道电切、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治疗。随访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和膀胱镜病检结果 1年。结果 73例完成了随访调查 ,占 84.9%。三种方法治疗后症状缓解程度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膀胱镜病检复查 ,灌注治疗效果好于电切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效果好于电切治疗效果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比较灌注治疗后膀胱镜病检阴性例数 ( 2 2 /2 8)与综合治疗后膀胱镜病检阴性例数 ( 3 0 /3 4)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χ2 =1.0 60 ,P =0 .3 0 3 )。结论 膀胱药物灌注和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的膀胱镜病检复查 ,效果好于电切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38.
39.
我院自1989年1月~1993年2月采用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TAI)并栓塞(TAE)治疗原发性、转移性肝癌5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0.
出血性脑梗死的出血转变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出血性脑梗死的出血转变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有各种不同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如再灌注、血管破裂、大灶梗死及抗凝溶栓药物的作用等。本文结合病理、临床及放射学特征,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