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3篇
  5篇
中国医学   24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评估经络刮疗联合关节操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6例处于活动期且基线一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络刮疗和关节操,共治疗12 w,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HAQ)、病情控制评价(ACR20)、安全性评价。结果 在减少HAQ评分和晨僵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后ACR20达标率以及治疗12 w后ESR、CRP的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络刮疗联合关节操可帮助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减轻晨僵,降低临床炎症指标,提高临床缓解率,从而改善关节功能,优化生活质量,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耳内吹粉疗法是将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吹布于外耳道内或鼓膜上治疗耳部疾病的一种方法。后汉时期华佗已开始用此疗法治疗耳内湿疹、耳烂有脓等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至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较详细地记载耳科外用药的有关方药、方法。"耳净散"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徐大方等名老中医承袭古法研制而成的治疗耳疾的方剂,由硼砂、朱砂、枯矾、冰片、儿茶等组成。  相似文献   
5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特点,致残率高。我科在传统医学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透痹转气法”,将中医内治与外治有机结合,系统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疗效满意。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驵,治疗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20~67岁;病程3个月~20年。对照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18~66岁。病程5个月~17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1)内治:口服透痹逐邪方煎剂,药物组成…  相似文献   
54.
意大利Superiore di Sanita研究所的研究人!对T细胞在囊型棘球蚴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了研究。用绵羊包囊液抗原(SHF)和抗原B(AgB)对8例分别处于不同临床阶段(活动期3例一单囊或多囊型,过渡期4例-子囊型具有角质层剥离,非活动期1例一变性或钙化型)的囊型棘球蚴病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12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41例活动期和17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比较临床病情程度对CRP的影响。结果活动性UC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为(8.58±2.43)mg/L,其中重度UC患者CRP水平为(14.38±4.46)mg/L,中度UC患者CRP水平为(6.68±2.35)mg/L,轻度UC患者CRP水平为(4.94±1.21)mg/L,而缓解期UC患者CRP水平为(3.05±0.88)mg/L。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表达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2,P〈0.05);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表达率高于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表达率亦高于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6,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能反映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70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38例,非活动期32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19+、NK(CD3+/CD16++CD56+)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CD4+、NK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8+、B(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SLE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比较,CD4+细胞数低于稳定期,CD8+细胞数明显高于稳定期.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的变化与疾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相关联.  相似文献   
57.
刘欣  邹凌云 《广州医药》2010,41(6):30-31
目的观察阿维A联用多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5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病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维A单用,治病组采用阿维A联用润燥止痒胶囊、维生素K4、左旋咪唑片、甲硝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E胶丸、桑叶水等治疗,平均疗程60天。结果治病组有效率96.30%,对照组有效率5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用多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疗效确切、副反应少、方便操作、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之特点。  相似文献   
58.
2012年8月23日至24日,南京军区在某分部组织开展信息化分部试点建设成果检验活动。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观摩了分部信息化建设成果展和基于信息系统支援保障指挥研究性演练,并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卫勤展厅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变化.方法 选择14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和27例UC患者(活动期12例,缓解期15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应用罗氏Light Cycler荧光定量PCR仪检测PBMC中Foxp3 mRNA的含量.结果 UC活动期患者CD4+CD25+T细胞、CD+4T细胞的比例,CD4+CD25+T/CD+4T细胞比值及Foxp3 mRNA含量与正常时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缓解期患者CD4+CD25+T细胞、CD+4T细胞的比例及Foxp3 mR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25+T/CD+4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和Foxp3 mRN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者,可见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改变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OCS-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UC活动期患者12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 次/d,连续治疗2周。治疗组在美沙拉嗪肠溶片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30 ml加入150 ml 0.9%生理盐水稀释并加温至37℃后灌肠,每次灌肠时间20~30 min,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主要症状积分、肠道黏膜病变程度(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HMGB1、MCP-1、SOSC-3、Beclin1水平及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 结果治疗组UC活动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vs 78.33%,P<0.05)。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指标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HMGB1、MCP-1、SOSC-3和Beclin1水平、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MGB1、MCP-1、Beclin1水平均下降,SOSC-3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IB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对UC活动期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机制可能与HMGB1、MCP-1、Beclin1的下调及SOSC-3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